市景并非只有高档百货奢侈品才算的,市景、市井的恰当平衡才是“静安”的,毕竟生活可以离开奢侈品,却离不开市井烟火。

静安寺、长乐路、万春街、江宁路……怎么觉得这些地标路名都很懂,说出了人心的念想和人生之味。长乐万春江宁静安,看淡世相,大智若愚。

文|龚静


▲静安寺 陈钧德

“95后”奉贤姑娘小邓大学时有个执念,要去静安区住几天,心动不如行动,攒了钱订了静安寺附近的民宿。虽匆匆两天,吃吃逛逛的,执念总算放下了,小邓觉得自己这才像一个上海姑娘。彼时已进入21世纪多年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沪上郊区把去市区说成“到上海去”的观念已大大改观。不过在“95后”的小邓心目中,静安区是比奉贤更 “上海”的。

出生成长于上海嘉定直到17岁去复旦大学求学的我,懂小邓姑娘。我们少时去市区就是说去“上海”的,似乎嘉定并不在上海之内,所以我曾经以“在上海的内外”来表达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既疏离又体贴的感受。乃至今天就算在上海之内,大概静安区和杨浦区、长宁区还是有差异的。似乎这些都隐藏在上海人有形无形的城市基因中。好比以前有一种说法,去南京东路的大抵是游客,本地人则去淮海中路和南京西路。


▲摩登上海 陈荣辉

2024年岁末的阳光里,去常德路千彩书坊二楼看薛松丝网版画展,浏览之后,不急离开,楼下的书坊是要进去坐坐的,它就在常德公寓底楼,楼上的51室和65室是作家张爱玲在1942年到1947年间住过的。张爱玲写过《公寓生活记趣》,她说“我喜欢听市声……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从常德公寓阳台看得到对面原来的上海公交运输公司电车一场,其前身为1933年建造、1936年竣工的英商上海电车公司,直至2002年因市政项目拆除。我记得早些年去南京西路,路过常德路,看到过电车公司,弧形的大门总是开着,刚巧和南京西路形成一个拐角。我喜欢路和路形成的拐角,有时这个拐角是一幢楼,楼下开一间铺子,走进去慢慢展开由窄而宽的空间,而从一条路拐向另一条路也分外自然丝滑,毫无滞碍,城市的畅达也常常在此间得到一种柔缓的表达,好比是直中有曲,曲间带直的意思。那天在千彩书坊坐了一个多小时吧,其实我不喝咖啡的,家人点了,对甜点谨慎的我还是要了一块巧克力蛋糕,甜度高,浅尝而已,也就是坐在书架老照片环绕的空间里,感受一下窗外的市景。其实,市景也并非只有高档百货奢侈品才算的,市景、市井的恰当平衡才是“静安”的,毕竟生活可以离开奢侈品,却离不开市井烟火。

从常德路到静安寺就很近了,到这里总会去买一家店的菜馒头,带几个回家,偶尔会去久光转一转,不过中年之后就很少去了,逛商场一需体力,二得有购物的兴奋,如今两者皆乏,那就不费力气了。看看对过静安公园门前的大树,听几句街头艺人的弹唱,携了菜馒头叫车回家,也算是逛了市区了。不过此时的我毫无此地才是上海,郊区非上海的想法了,同一个上海自然有不同的城市褶皱,少了哪一条都少了丰富的质地。

看到路边百货大橱窗里一身米色西装的夏洛特·兰普林,我没仔细看她为哪个品牌代言,我只是喜欢看1946年出生的兰普林不除皱不医美,身板英挺,深邃傲娇帅酷的眼神和薄嘴唇,这是时间沉淀才有的美。我为她停下脚步,在南京西路这头,看那头橱窗。这样的兰普林大概确乎是更适合放在老洋房老弄堂老街区高档百货店星级酒店拼贴合置的南京西路商场橱窗里的。而我喜欢的菜馒头的鲜香清淡,和这一切也并不违和,倒是唯有生活的皱褶才有如此的淡定淡然沉淀。也许,大概,这也是小邓姑娘喜欢静安区的原因之一?


▲南京西路街景

2008年我写过一篇题为《白牡丹在弄堂里盛开》的文章,后来收入了拙著《上海细节》。2024年春偶然从友人发来的视频中,看到有老外博主在苏州河畔的淘书乐市集上,淘到《上海细节》,对着镜头说里面写长乐路。我看了莞尔,长乐路不过是书中一个非常小的细节,在书首开篇的《白牡丹在弄堂里盛开》中提及。我这样写:

“拐进长乐路的这条弄堂,总算抽身繁喧,并不深邃的弄堂已然屏蔽了车流不息的喧哗。是新式里弄的房子,浅中黄的墙壁显然粉刷不久,垃圾房顶上一丛紫藤开得紫烟腾腾的,是从隔壁老式洋房院子爬过来的,倒也是春光共享。底楼厨房窗口探着两位老妇聊天的身影,午后三点的时光尚未沸腾起这里的烟火人间,只是一间底楼屋子正破墙装修,半完工状态的门外木地台似乎暗示了某种商业用途,但愿只是休闲家居的新式装潢吧,否则此间洗刷喧嚣的安静估计难以可持续了。是从巨鹿路而陕西路,走过新乐路,再至长乐路的。去中心城区办事,不如乘此闲走一番,这些曾经闹市里的相对安静之路,如今也一片闹市大同,车流增加,店铺鳞次栉比,摩托车或尖锐或咆哮地驶过,闲逛之心似乎非分了。自然,相比起主干道,周遭的里弄,新村,老公寓,小店面,还是相对都市里难得的平静……小马路还是顽强地延续着一些本土风情。在长乐路,老弄堂里走出一对穿着清爽得体的老夫妇,两人干净斯文,是岁月涤荡了沧桑变故,或者日子漫漫磨蚀之后的——干净,丈夫替太太提东西,太太拢拢头发,拍一拍衣服,慢慢走远。”

“走着,视觉的邂逅,冉冉着一种骨子里的上海感觉。 非表面张扬的,话语的,想象的,视觉媒体中的上海。 恰是日常的上海,非传奇的上海,容易被遮蔽的上海。 ”

最后写到曾经开在长乐路某弄堂笃底的中国蓝印花布馆,是一座带花园的老洋房,花园里一大簇白牡丹偎着竹篱盛开,弄外的喧嚣于此彻底消散了。

巨鹿路长乐路富民路,现在被称为“巨富长”,似乎是某种梧桐区时尚生活的标杆了,其实它的骨子里还是日常且细碎且安然的生活,并不会因网红打卡而失去其真实的质地。生活嘛,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再加点鸡尾酒调调料,鸡尾酒可少,柴米油盐少不得。

写到这里,想起1986年秋冬,那时常收到一位中学女同学的信。高二我们同桌过,她家住静安区,借读在我们学校,高考前她回家备考,我会在复习课堂上除了自己的笔记之外也给她录一份,彼时我的写字速度简直了。各自大学期间,毕业工作了,也有些来往。是年收到她写的几封信,那些文字看着影影绰绰的,以为她发生了什么事,彼时无手机无微信,电话只有传呼,一时心热,就骑上脚踏车直接上她家去了。年轻就是活力,从东安路骑车到万春街,不过出了点汗,脚力还是有劲。看她状态还不错,也放心不少。之后其实有些延续的事情,但我也明白无论如何是他人的生活,哪怕曾走得很近。回想起来,年轻时特别看重友情,也常常会忧虑彼此的心情,现在想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互相关心过,即使走着走着散了,大概也不必太介怀。

记得当时的万春街是一条特别窄的路,从万航渡路穿进去的,那里大多低矮民居,同学住的公房楼已是平房中的特殊。现在那里当然变化巨大,只是我有将近四十年没有去过了。记得1980年代有次去,看到某位圆脸小眼睛的电影演员骑着自行车从万春街出来,车前横杠上坐着一个小女孩,就是平常的温和上海爸爸和小女儿的样子。其实这样的平常状态才能演出好角色的。生活着,体验着,才有银幕上的自然生动。

窄而旧的万春街,和宽敞明亮的南京西路,都是静安。景观化的街景不能替代生活的肌理质地,当然生活的肌理中也会皴染景观化的色彩。


▲万春街旧景

我还记得大学时去南京西路陕西南路口的平安电影院看艺术电影,那时复旦大学中文系会有一些艺术电影的票子。都是独自前往,有时周末下午,有时晚上,在平安电影院度过心潮澎湃的一个多小时,激动但安静地坐公交再回五角场。平安电影院是早就没有了,原址处也商场或饭店地变了很多。在那些去平安电影院的日子里,我倒不会特意关注这里是上海的什么区,我关注的是那些电影里激荡的场景以及伴随而来的心境,依稀记得从大门到影厅是有一条廊道的,走进去,就自动屏蔽了门外的街景。那个时候,我更喜欢电影,而不是街景。也许也使我错过了细致观察街景的机缘。


▲平安电影院旧景

时间到了1990年代,电影和街景在我的视野里是融合的了。曾经在老卢湾区的淮海坊住过十年。出弄堂,往西过了陕西南路就算徐汇区,往北走过茂名北路到长乐路就是静安区地界,购物散步自然也常会跨区的,也会去江宁路的美琪大戏院看场戏,或者南京西路上的老字号饭店吃个饭,新镇江梅龙镇是请客或自食皆宜的地方。乃至移居郊区之后,若去市区还是喜欢走走南京西路,热闹有,但不过分;风情有,但不俗气。2019年还应约专程踏访了愚园路上的施蛰存故居傅雷故居以及沪西别墅,以《木芙蓉花影红砖墙》为题写了文章。在玻璃幕墙和佛寺塔楼的交错间,映照当下的时空。静安寺、长乐路、万春街、江宁路……愚园路(愚园路源自最早建于静安寺附近的私家花园宅邸愚斋),怎么觉得这些地标路名都很懂,说出了人心的念想和人生之味。长乐万春江宁静安,看淡世相,大智若愚。

作家介绍


龚静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已退休)。出版有《会丹青》、《西门,西门》、《花半》、《遇见》、《行色——龚静散文精选集》、《书·生》、《写意——龚静读画》(初版和修订版)、《上海细节》《上海,与壁虎一起纳凉》、《要什么样的味道》、《城市野望》等二十多部散文随笔集。获第三届“上海文化新人”荣誉称号(2000年)。首届朱自清文学奖(散文)(2006年)。第六届冰心散文奖(散文集)(2014年)。2014、2016、2019和2023年度上海市作协会员年度作品奖励(散文集)等。



▲飞鸟相与还 龚静


编者按:

本栏目来源于1994年2月8日创刊的《静安报》副刊《百乐门》。在微信平台,“百乐门”将以全新形式向读者展示。每周定期推送,换个角度阅读静安。投稿可发至 jinganbao2016@126.com

作者:龚静

图片:陈钧德、陈荣辉、龚静、施丹妮;部分来源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鸿美术馆、岁月静安

编辑:施丹妮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