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印澳四国联盟,曾被视为一把锋利的“剑”,悬在中国头顶,而今却是一把锈迹斑斑的“钝器”。在拜登政府临走前,这个四边机制完成了最后一次会晤。2024年12月30日,美日印澳四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将继续合作,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愿景。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联合声明中,没有任何国家提及中国。这种现象不禁让人问:这个“抗衡中国影响力”的联盟为什么羞于再谈中国?


在过去几年中,拜登力推的四国机制,本意是要通过美日印澳的合作来制衡中国。毕竟,美国希望在印太地区继续发挥其霸权影响,通过这个平台来牵制增长迅猛的中国。但是,事实和理想总是有些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发现,加入这个所谓的战略同盟,并没有给本国带来实质性利益,反而使经济利益受损,尤其是在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上。

印度最先意识到这一点。虽然一度在边境问题上与中国剑拔弩张,但印度外长苏杰生却在公开场合表示,不欢迎其他国家介入其与中国的边界问题。从更深层次看,印度意识到,与中国的经济联系远比与美国的战略合作重要得多。于是,印度向中国发出来和平信号:吸引中国投资、释放中国工程师的签证。双方关系缓和,印度获得了经济利益的回报。


而澳大利亚的态度也不甘落后。在过去几年中,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的龙虾几乎全军覆没,但在最近的一次沟通后,12月成功恢复了出口。毫无疑问,中澳关系的改善带来了实打实的经济好处。而在日本,新政府上台后,也努力发出积极信号,准备与中国推动新的合作。

那么,为什么这四个国家都选择不再在对华议题上发声?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个简单的逻辑:利益。四国的经济发展与中国市场息息相关。过于激进的反华姿态只会导致“自讨苦吃”,而不是“抗衡成功”。

然而,更大的问题还在于美国自身。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与拜登时期的“多边主义回归”形成鲜明对比,令美国在引导四国机制时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甚至有人预测,未来特朗普可能削减对国际协调的重视,让四国机制陷入更多的不确定性。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四国机制原本设想是通过共同的军事安全合作来实现战略目的。然而,现实并不如愿。在美国的主宰下,其军事承诺受制于国内政治以及资源分配上的限制,无法满足其他三方国家的安全需求。即便美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这种“有名无实”的保障,显然不能吸引和留住合作伙伴。

未来,这个四国联盟可能依然存在,但其内部凝聚力削弱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各自追求不同的战略目标和经济利益时,四国合作的紧密度很难再达到预期。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尽管四国机制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逐渐失去凝聚力,但国际多边合作仍是大势所趋。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互利互惠,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仍将是未来全球化的重要支柱。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应当继续保持开放的姿态,以灵活的外交手段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挑战。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后,走到了寻求自身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个成员国都意识到,与中国的合作不仅是趋势,也是必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