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一天,杭州图书馆内出现了一个瘦弱的身影,和环境格格不入的形象引得人们纷纷侧目。

只见头发已经花白的他背着一根竹竿,竹竿上挂着两袋废品,他小心翼翼的把东西放下,用内衣包着外套的袖口,在洗手池撸起柚子仔仔细细的清洗着双手,连指甲里的污垢都不放过。



他说:“千万不能把书弄花了。”

老人虔诚的态度仿佛在完成一个仪式,随后他小心的从书架上拿着图书,坐在最角落的位置安静的看书。

这个老人视力很差,他把书捧在面前,吃力的看着书上每一个字,就像眼前就是稀世珍宝一样。



图书馆里有些看书的市民遇到老人会嫌弃得掩起口鼻,并向工作人员投诉称老人破坏了读书环境。

然而图书馆馆长却说:“我无权拒绝他们来读书,但是您有权离开。”

图书馆原本就是公益免费开放,这些人也只能狠狠斜楞老人一眼,没好气的又坐了回去。

如此特立独行的拾荒老人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他洗手的照片被发到网上后,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网红”。



虽然生活不如意但是老人仍有这样的精神追求,他对书籍的爱惜和崇敬,对知识的渴求程度也让大家深感敬佩。

由于年纪大,腿脚不灵便,有一次来图书馆途中,他重重摔倒在花岗岩上,当时天黑,加上视力不好,他并没在意小腿的巨痛,照常进图书馆读书。
直到一位好心的女士看到他满腿是血,将他送去医院,这才发现,左小腿摔破的伤口有10厘米长。

即便这样也没有影响到老人,他依然风雨无阻的来到图书馆看书。



图书馆的读者已经习惯了有这样一个爱书的老人存在,哪天没有看到他就会觉得少了些什么。

然而后来这位嗜书如命的拾荒老人再也没有出现在图书馆里。

在2015年11月18号的一个雨夜,他被一辆疾驰而来的出租车撞倒在地,25天后老人因伤势过重去世。

原本一个老人的去世并不能引起太多的人注意,人们只会惋惜世界上少了一个爱读书的人。

但是当老人的女儿收拾他的遗物,打开老人珍藏多年的小铁盒子的时候,眼前的一切让人眼泪喷涌而出,一个被他藏了21年的秘密才终于被揭晓。



01

他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拾荒老人,他叫韦思浩,还有一个令人尊敬的身份:教师。

1938年出生的韦思浩毕业于浙江师院中文系,是名副其实的高材生。



由于文学素养深厚,在上世纪80年代,他还被选中到杭大编写组,参与《汉语大词典》的编写工作。
韦思浩曾先后在杭州朝阳中学等多个重点中学任教是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等各科都能带的全科老师。



作为一级教师的韦思浩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学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1999年就从教育岗位退休的他每月有5600多退休金,这些钱足够他过上衣食无忧,安享晚年。

韦思浩可以完全可以选择过上非常安逸的生活,到处旅游转转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约上三五好友下棋打牌,休闲度日。



韦思浩妻子早逝,三个女儿也都成家立业生活在外地,孝顺的女儿也多次想把已经60岁的父亲接到身边生活,方便照顾他的起居。

但是却被倔强的韦思浩断然拒绝了,更让女儿无法理解的是,自己原本德高望重的教师父亲,居然退休后没多久就过起了拾荒的生活。



作为老人最害怕的就是失去,失去了年轻时的健康的体魄,失去了工作能力和钱财,失去子女的关爱,失去了多年来辛辛苦苦铸就的名声。

然而似乎韦思浩从来都不在乎这些,就连女儿为了方便联系他,给他买的手机也因为觉得电话费太贵而放在了角落生灰。

以至于女儿们每次想要联系上他都要大费周章,她们不明白自己年轻时候知书达理的父亲,老了以后怎么变得这样的不通人情。



老人白天用来看书,晚上才会拿着一个长竹竿,带着两个蛇皮口袋出门,行走在杭州的街头小巷。

韦思浩说:“我晚上捡垃圾,我不能和那些真的流浪者去抢,他们也要生存,我不能影响他们。”

周围很多人都觉得韦思浩头脑不太正常,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何必要这样折腾自己。

但是老人却甘之如饴,丝毫不在乎别人的眼光,除了捡垃圾他其余的时间都在图书馆看书。



02

2014年当一篇关于“拾荒老人看书前自觉洗手”的新闻报道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很多媒体采访蜂拥而至,但是这并不能干扰韦思浩正常的生活,为了避免暴露身份,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化名章楷,大家只知道他是一个普通的拾荒老人,对他的身世来历一无所知。



当被记者问到:“您为什么要在看书前反复洗手?”
韦思浩回答:“千万不能把书给弄脏了。”每天面对恶臭难闻的垃圾,韦思浩不嫌弃脏,但前面摆放着的是书,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人心浮躁的今天,有多少人已经没有耐心再读完一本书,大家更注重物质财富的累积,而对所谓的精神食粮嗤之以鼻。

而老人只要一看书,好像整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隔绝了外界的纷纷扰扰。



只有当闭馆的音乐声响起的时候,他才会恋恋不舍的放下书籍,重新扛起自己装满瓶瓶罐罐的袋子,返回华灯初上的街头,毫不嫌弃的从垃圾堆里翻找着废品。

然而2015年11月18号的那个雨夜,意外发生了,在经过斑马线的时候,韦思浩被一辆出租车撞倒在地,他辛苦收集的废品散落一地,鲜血和雨水夹杂在一起,老人躺在地上奄奄一息。

昏迷不醒的韦思浩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他在医院重症病房治疗了20多天。



12月13号,虽然经过医院极力抢救,但老人多个器官衰竭,他连一句遗言都没有留下便匆匆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三个女儿赶到老人的住所为他收拾遗物。

韦思浩住着没有装修的毛坯房,家里除了书柜和木板床再无多余的家具,几件老旧不堪的衣服,几双残破变形的布鞋。



他对自己近乎吝啬,吃穿都是只满足最低的生活需求,如此清贫的生活引得女儿心疼落泪。

随后一个铁盒子引起了女儿的注意,当怀着悲痛心情的女儿打开这个盒子的时候,眼前的一切让她忍不住痛哭出声。

在小小的盒子里,整整齐齐的存放着一大叠子汇款单,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感谢信。



这些捐款全部都是匿名,老人不想让大家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署名全都是化名魏丁兆。

原来20多年来老人一直以魏丁兆的名字默默资助失学的儿童,从开始的几百块钱,到后来的几千。

他所有的工资收入都用于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即便这样老人仍然觉得自己做得不够,于是他放下了所有的体面做一名拾荒老人,用自己的余生换取孩子的前途。

他捡的不是垃圾,而是孩子们的未来。



一生深爱读书的他,为了省钱甚至舍不得买一副眼睛。

女儿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选择独居不要自己照顾,这样他就可以不拖累自己女儿的名声,也方便自己捐款。

在盒子的最底下还放着已经签了名字的遗体捐献表,在这张十几年前就已经签署的表格上写着:“身后捐献遗体以及所有可用器官,骨灰撒江河”。



老人舍去安逸舒适的生活,舍去了儿女环膝的天伦之乐,舍去了自己得到身体,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社会。

真正的做到了燃烧自己,温暖他人。

2018年韦思浩老人的铜像树立在杭州图书馆内,老人化作雕像,留在了他最爱的图书馆里......



行如乞丐的外表下,是璀璨如黄金般高贵的灵魂,一根竹竿对那些被救赎者而言无异于插入污秽的利剑,让他们也能披荆斩棘。

沉默无言是最深沉的守望,生前无名,身后美德与传说同在。

致敬“精神世界的拾荒者”韦思浩老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