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给新玩家推荐和田玉的时候,都会下意识跳过籽料。和田籽料的上手难度是真正的五颗星,门槛之高难以形容。



一、入手成本较高!

首先就是很现实的问题,和田籽料的价格实在是太疯。四五年前克价上千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到顶了,谁想到现在已经涨到三千以上了。

开门的红皮白肉,动不动就是一万多的克价,几十万一件的价格实在不是所有玩家都能承担。



二、可选择度太低!

籽料的大件本来就少,这几年连小籽都不多了,很多时候都是藏品挑玩家,而不是玩家挑藏品。

假如想买翡翠手镯,随便找个商家就能拿出几十条。如果想要和田玉山料,七八条也不是问题。但如果想要和田籽料的,能有两三条就很厉害了。



三、审美标准奇特!

和田籽料的好与不好,很难用传统印象来概括。比如大多数玩家都喜欢的白玉,最怕的就是色度太白。

对和田籽料来说,细度、油性、糯感、老熟度反而更加重要,就像是羊脂油那样,“脏脏的”老熟料反而更有赏玩价值。



四、价格体系复杂!

其实存量低、价格高还不是最麻烦的,和田籽料最让人发愁的,还是复杂度极高的定价体系。

同样的籽料,精品孤品可以几十几百万,垃圾料却是一文不值。新玩家听说籽料好所以想买籽料,很可能变成商家处理存货的接盘侠。



五、仿籽造假泛滥!

文玩行业什么值钱,什么东西造假就多,尤其是用普通山料做成的仿籽,鉴定证书都没办法区分。

以前老玩家喜欢用毛孔来看籽料,但这两年喷砂毛孔日新月异,无事牌这类藏品成了造假的重灾区,新玩家就更不敢玩了。



六、烤色做皮严重!

以前说烤色做皮,都会想起俄料或者山料,虽然皮色做的很假,但至少还算是真玉。

现在拿青海料做皮都算良心工程,罗甸料、韩料成本低量又大,几十块钱成本,放到直播平台当籽料卖几百块,就是为了骗新手玩家。



七、常见优化处理!

仿籽做皮虽然可怕,但比起二上加强的优化籽,就又成了小儿科。因为是用籽料进行美化,本质上还是籽料,迷惑性不可谓不高。

比如加色去黑的黄沁籽料,连老商家都很难分辨,更何况是玩玉的新人了。



八、好玉也要好工!

和田玉行业不火的那些年,籽料也有过论堆卖的时候,于是就有了很多学徒上手的“练手料”。

从老玩家的角度来看,雕工不到位的料子还不如原籽有价值。如果真想收藏赏玩,还是要选择那些精工细作的巧雕精品。



九、投资风险巨大!

玉石生意做了这么多年,最怕遇到新玩家问买哪种玉能挣钱。卖玉的人挣钱的都是极少数,买玉想挣钱是不是太乐观了?

文玩是花钱的事,不是挣钱的事,升值和套现是两个概念。像和田籽料这样的高端货,恐怕更是要烧钱了。



和田籽料虽然很好,但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想通这点也许就能不再纠结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