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科转又现新路径?

12月2日,华秦科技(688281)发布上市以来首份收购公告,将联合唐兴中小科技企业投资基金,以3.13亿元对安徽汉正轴承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收购。

我们注意到,地处宿州市灵璧县的科创公司创始人刘东,“本硕博”均就读于西工大材料学院,与华秦科技创始人折生阳为校友。

01

3.13亿:78级“接棒”90级

先来了解下交易细节。

一是华秦科技向汉正轴承增资2.95亿元,持股48.02%;二是公司董事长折生阳通过陕西三航万生商务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1851万元的价格受让了标的公司创始人刘东的3.01%股权。此外,本土明星创投机构唐兴资本所管理的唐兴中小增资2001.56万元,持股3.25%。


在交易过程中,华秦科技与关联方合计出资超3.13亿元,股权方面控股51.03%,实现了对汉正轴承的并表。

剩余股东再看,刘东个人认缴金额降至552万元,持股占比3.84%;由刘东实控的“灵璧正集”,西工大资管公司以及汉正轴承员工持股平台“西安正铭”具体认缴金额未有变动,占比降至26.63%、11.42%与3.83%。

厘清交易模式后,转向汉正轴承创始人刘东教授。

公开信息显示,刘东为折生阳“学弟”,其于1998年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时至今日,已升任学校教授、博导,兼材料学院工业精密锻造与环轧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主攻高温结构材料锻造技术、精密回转成形技术与装备、难变形材料锻造工艺最优化技术的研究。


研发方面,刘东与其团队累计主持参与过7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型号攻关项目,以及上百项国内首件航空航天用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关键锻件的研制。

其中突破性进展是,2021年在轴承钢领域成功研制出强力旋轧技术(PTR),一举打破国外垄断。据《澎湃新闻》信息显示,应用PTR制造的轴承,平均寿命可达计算寿命的26倍,可靠性达99.9%;同时,提高了材料利用率,缩短了2/3生产流程,可为轴承制造,提供更高质量与可靠性的钢材供应。


在西工大鼓励下,刘东教授于2021年创办汉正轴承,正式介入PTR技术科转落地。目前公司已落户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并投下3.5亿元建设管材、盘件、棒材共7条超细晶金属材料全自动产线,以实现轴承钢产品在航空、航天、新能源车领域全尺寸覆盖,机器人、数控机床领域70%以上覆盖。

完全达产后,汉正轴承预计年产可达15万吨,产值超18亿元。最新信息是,自2023年下半年起,公司相继建成了三条强力旋轧机产线。截至目前,已有一台1000吨级和一台4500吨级盘轴件旋轧机完成试模并开工投产。

02

上市后首次出手:贴近航空零部件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华秦科技为什么要收购这家公司呢?

事实上,结合公司此前的一次合资拓展来看,这回加注汉正轴承,无不透露着华秦科技贴近航空零部件行业的考量。


2022年8月,华秦科技公告将出资1.6亿元与图南股份(300855)、沈阳黎航发、黎航万生等公司合资成立“沈阳华秦航发”,目的在于开拓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加工、制造业务。据华秦科技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航空零部件业务已实现1101.88万元收入,“沈阳华秦航发”截至2024年3月底,累计签署订单约8100万元,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375.96万元。

那么,此次收购汉正轴承将与现有零部件业务之间形成怎样的协同呢?

查询可知,在航空发动机结构中,轴承主要起到支撑、转动压气机转子、涡轮转子等旋转部件的作用。发动机运转时,上述部件会受到高强度的离心力、摩擦力、热量做功。因此,轴承性能优劣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安全可靠与使用寿命。

由此可见,汉正轴承独特的PTR技术,必然会在航空航天、发动机等领域与华秦科技形成更高适配。

之所以有向产业链延伸布局的底气,本质在于华秦科技就是一家高质量的创新公司。

如业绩爆发式增长。公司近5年来营收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上市不到两年即先后签下6笔大单,累计金额超16亿元。盈利能力上,长期占据公司收入90%以上的主营业务特种功能材料产品始终保持着60%的高毛利率。


如持续加码研发。作为科转企业的华秦科技研发实力本就居于行业前列,公司2022年及2023年研发支出分别达到6195.99万元与7350.94万元,同比增长18.64%,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更是较上年翻倍,达到183人,如此研发强度对于接受客户研发需求开展型号跟研的军工行业来说无疑是有力保障。

如军民双轮驱动。为构建更为坚固的业务护城河,华秦科技不仅在军用航空发动机“加速淘汰、预研加速”的当下参与了多个型号的跟研工作,隐身材料产品应用逐步从发动机拓展至机身、舰船等领域,且在民用市场稳定扩张。据浙商证券研报显示,公司与2022年12月切入的声学材料领域2031年市场规模预计可达21.7亿美元。

诸多动作表明,华秦科技一切“跨界动作”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主业。

03

找准产业方:科转觅得新路径

折生阳是西工大科转史上绕不开的明星。

在对其长期观察中,我们形成了三点思考,这或许是刘东教授甘愿将自己数十年科研成果“托付”给华秦科技的原因所在。

其一是追求绝对领先。

众所周知,折生阳是全国手握“双科创”第一人,铂力特(688333)与华秦科技分别为“3D打印第一股”与“军工涂料第一股”,不论是技术还是业绩均长期保持行业龙头地位。这种非偶然性透露出的是折生阳的极致追求,其创业态度显然是:要么不做,做就要做最好的。


其二是敢于出手买断。

折生阳的创业模式相对特别,铂力特系其于2011年投资1520万元与西工大及黄卫东教授团队共同成立,此后2012年还投资2940万元与西工大及介万奇教授团队成立迪泰克新材料。事实上,华秦科技最初的业务就是从事科技服务和咨询,介入隐身涂材料也是找到了同班同学周万城教授。

除“教授孵化器”这一角色之外,折生阳第三个特点是:具有现代企业家“大胆分配财富”的魄力。

如华秦科技在上市前就已实施两次股权激励,铂力特在上市一年后以接近当时股价1.7折的授予价格实施股权激励,其中最年轻员工居然是一个1997年的研发岗小孩。而这些“同行者”收益也得到了有力保障,铂力特股价由上市时的46元一度飙升至2023年的98元,华秦科技则自上市起就创下了2022年“年内最贵新股”。


如此看来,曾经作为“老班长”的折生阳在校友圈已成为“老大哥”,面对此种既懂商业发展规律,又愿大方分享成果的大企业家,必须是教授“托付”的第一人选啊!

行文至此,让我们看看未来。

作为处于省内科转前列的西工大,自2020年以来已将292项专利技术作价4.91亿元,组建成果转化企业56家,如今成功跑出的也只有折生阳手中的两家上市公司。如果叠加当前A股上市公司数量相对饱和的现状,后续者冲击IPO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压缩了。

因此,透过此次华秦科技收购案例,我们想建议:

对于各阶段的科转企业,只要找到适合的产业方,加入大个子阵营也不失为一种做大做强的有效路径,同时我们也预期,并购将是2025年科转的最大主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