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江,“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造就了其独特风光,却也因多山深丘地形,成为地质灾害易发区。今年,南江县积极投身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力守护民众安全。
精准排查:构建隐患防控的“情报网”
精准的隐患排查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先锋战。南江县自然资源局巧借乡镇(街道办)、村社(组)干部、监测员及地灾驻守督导单位之力,编织起一张严密且细致的排查网络。遵循“一点一清单”的科学准则,凭借实地勘察的“火眼金睛”,将地质灾害风险区域逐一标记、分类,精心构建起全面且精准的地质灾害管理台账。
在排查行动中,县自然资源局联合水利、应急等行业部门,组建多部门联动的“排查特战队”,对在建工程进行“地毯式”隐患排查与整治复核。而各乡镇(街道)则肩负起辖区内隐患排查的重任,聚焦在建工地的边坡稳定、旅游景区的游客密集区、交通沿线的山体护坡、场镇聚居点的房屋周边、学校的校园环境及已有的地灾隐患点等关键区域,展开“拉网式”排查。对于发现的隐患,能够现场整治的,绝不拖延,即刻责令责任单位“重兵出击”;对于短期内难以攻克的隐患难题,则树立警示标识,明确责任主体与防范细则,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隐患监控体系。本年度,虽成功销号97处隐患点,但受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现存隐患点达474处之多。然而,得益于精准的排查与防范策略,在 7月持续整月的强降雨侵袭下,南江县成功抵御自然灾害,实现了人员“零伤亡”目标,为这场隐患防控战画上了阶段性的胜利句号。
智慧防治:科技赋能与人力协同的“安全护盾”
在地质灾害防治的战场上,南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知“人防”与“技防”双剑合璧的威力。基于本地实际,全力推进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能力建设“四大体系”建设,将“县、乡、村、组、点”五级防灾责任层层压实,让每一级组织、每一个岗位都成为防灾减灾的坚固基石。
创新优化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机制,与气象部门建立“气象—地质灾害联防联控”的深度合作模式,常态化开展会商研判,借助气象大数据与地质灾害预测模型,提前捕捉灾害的“蛛丝马迹”,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如“闪电”般迅速传递至基层一线,直达每一位民众手中。确保在灾害来袭的瞬间,能够迅速集结、高效行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南江县在“人防+技防”预警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在地质灾害隐患高危区域大规模铺设自动监测预警设备。本年度,95处先进的地灾自动化监测设备“上岗执勤”,这些智能设备犹如24小时不间断的“忠诚卫士”,时刻紧盯27个乡镇(街道)的9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为2973名受威胁群众与价值22355万元的财产安全保驾护航,真正构建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护盾”。
项目攻坚:国债资金驱动的“长治久安工程”
在地质灾害防治的长远布局中,南江县紧紧抓住国债资金的“橄榄枝”,全力推进治理项目建设,为实现全县地质灾害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根基。
2023年增发国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在南江大地全面“启航”,总投资高达15102万元,其中国债资金注入1359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512万元。为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南江县建立起“县级挂联领导包乡镇包户”的责任压实机制,32名县级挂联领导变身项目“督战先锋”,深入一线指挥作战。同时,成立2024年新增国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以“四个一律”为项目推进的“铁律”,从项目手续的严谨复核、搬迁规划的科学制定,到施工组织设计的精细优化,每一个环节均由专业技术团队严格把关,确保项目建设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走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的施工现场,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的劳作声交织成一曲“建设交响曲”。在公山镇石矿村8社戏垭河村滑坡,工人们在技术专家的精心指导下,正全力以赴地进行加固护坡、疏导排水等关键工程作业。如今,自动化监测建设项目已于6月20日提前完工并顺利上线运行,8月10日成功通过初验,11月28日进行终验,上线率100%;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胜利,30处隐患点已成功治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的649户也正按照预定计划稳步推进,相关部门已启动验收程序。这些项目的顺利推进,如同在南江的地质灾害防治版图上精心绘制的“安全蓝图”,为全县人民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南江县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成果显著,为民众筑牢安全防线,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南江将继续秉持科学防治理念,持续保障地区安全稳定。(何春蓉、吴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