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老鱼儿

编辑| 夏秋春

东北亚,一个因为复杂的历史原因,很多人都不是那么熟悉的地理概念。但是,又那么重要。

按地理位置的分布,东北亚大致包括中国东北、华北部分,俄罗斯东部地区,蒙古部分区域,以及日韩朝三个国家。如果再加上无孔不入的国际资本,会发现这个地区经济力量的密集程度,完全不逊全球任何一个地方。

甚至可以说,东北亚地区称得上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量来源之一,也是中国新一轮国际化的前沿阵地。



那么,在这样一个大市场里,中国哪个城市会成为中心城市,占据最为重要的生态位?

国务院最近公布关于《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中,回答了这一问题。

批复中确定,沈阳的城市性质是:辽宁省省会,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圈一个重点,“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是沈阳首次获批的国际化城市定位。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市共经历了五轮总体规划编制,分别为:

1956——以机械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

1979——辽宁省省会、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1996——辽宁省省会、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2011——辽宁省省会、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本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国家新赋予了沈阳“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城市性质,而且明确“要求沈阳要协同哈尔滨、长春、大连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更好发挥对东北振兴的带动作用。”

字里行间,对沈阳在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方面领袖地位寄予厚望。这其实并不意外,放眼整个中国东北,沈阳可能是最配得上成为中国在东北亚地区“旗帜”的那个城市。



首先,最大的优势来自地理位置。

我们不要忽视,在国家对沈阳的定位中,还有一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名号。沈阳是我国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节点,也是面向东北亚北部各国的战略前沿,这就代表了沈阳有着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

从地缘上来看,沈阳可以成为辽宁省的大连、营口、丹东、港口、葫芦岛、盘锦等港口货物的汇集区和中心节点,兼容并蓄地与全球各地产生“间接互通”的效果,也可以承接整个东北和俄罗斯的农产品、人流和信息流,成为远东地区通向中国内陆乃至全球各地的重要枢纽。

所以,沈阳对自己的规划中,“到2035年,客运方面,实现都市圈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货运方面,实现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就是要将这种区位优势再发挥到极致。

其次,GDP方面,沈阳一直是东北地区的二当家。2024年1至9月的数据显示,东北地区城市GDP排名中,占据最大港口优势的大连市位居第一,其GDP为6643.2亿元,增速为2.47%。沈阳市紧随其后,GDP为6074.0亿元,增速为4.34%。不仅以较高的增速咬住了大连,而且将长春和哈尔滨以较大的优势甩在了身后。

另外,沈阳还有着厚重的重工业基础,以及长期对外合作的基础。国家对沈阳的核心功能定义就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北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这些都是未来承载更多资本进入东北亚地区的优势条件。



国家将东北亚地区单独拎出来,赋予沈阳历史重担,既是对沈阳的重视,也是对东北亚地区未来发展的期许。

未来中国的国际化之路上,东北亚地区的发展将被视为重要的经济增量,在顶层设计蓝图中占据更大的篇幅。这对东北、对沈阳来说,都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