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的航船正驶向2025年的新航程,而舵手们在12月的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为这艘巨轮定下了航向——“稳住楼市股市”。这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次深刻的经济战略调整。这样为何在这个关键时刻,房地产被推到了聚光灯下?让我们一起揭开这背后的经济逻辑。



“适度宽松的货币措施”这一表述,让人不禁回想起2008-2010年的经济刺激计划
那时宽松的货币措施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房地产市场焕发生机。
现在这个措施基调又回来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房地产市场能迎来另一个春天呢?


数据显示,2008年的宽松政策让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超过50%,而2022年的降息,尽管LPR下降幅度接近100bp,房贷利率下降接近230bp,但由于信用风险爆发,提振效果有限。


这一次我们能否期待不同的结果?



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加强财政和货币措施协调配合”,这不仅是对地产领域的一次重要指引,更是对整个经济体系的一次深刻调整。
财政措施和货币措施的协同,被视为解决地产行业需求、供给预期危机的必由之路。
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倍经济学通过财政、货币、产业三支箭,成功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地产的信贷投放,最终实现了房价的止跌回稳。
这样我国是否也能复制这一奇迹?



就业市场的冷暖,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购房意愿。
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达成增长稳、就业稳以及物价合理回升的良好组合,那这个措施导向对地产行业到底意味着啥呢?
数据显示,近年经济环境变化,就业与收入预期下滑,显著影响居民地产需求。
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下滑,开发商库存高,降价促销效果不佳,市场观望情绪浓。
这样如何通过就业与产业循环,改变潜在购房者的负面预期,实现地产行业的良性循环?



在全球经济风云变幻的背景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防范化解外部冲击”,这无疑是对潜在的贸易战2.0和金融市场冲击的一次深思熟虑。
房地产行业在稳增长和控风险角度,都对宏观经济有系统性影响。
在特朗普2.0时期全球金融风险的放大,使得地产行业的价格指标改善显得尤为重要。



房价的企稳,有利于整个宏观经济摆脱“通缩”的迹象为外部冲击提供有效对冲。
在我国经济的全新行程里,房地产不单是一个行业,还是一个经济的指路牌。它跟财政与货币措施的相互配合有关联,跟就业与产业的循环有关系,并且跟外部冲击之下的宏观经济稳定有紧密联系。2025年,我们期望房地产行业可以停止下跌开始稳定,给我国经济的大船指明方向,开往更为宽广的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