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第三十五回,宝玉挨打过后想吃荷叶羹。因这羹汤做起来过程琐碎,府里也不常做,凤姐便吩咐多做一些来大家一起尝尝。
贾母听了便故意和凤姐开玩笑,说她:
“猴儿,把你乖的!拿着官中的钱你做人。”说的大家笑了。
凤姐也忙笑道:“这不相干。这个小东道我还孝敬的起。”便回头吩咐妇人,“说给厨房里,只管好生添补着做了,在我的帐上来领银子。”妇人答应着去了。
宝钗一旁笑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
眼见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凤姐在府里大权在握,呼风唤雨,还深得贾母喜爱,估计宝钗的心是酸到了极点。
平时没有机会说凤姐什么,如今遇到这等机会,也不管贾母是说笑还是真心话,马上就追着贾母的话迎头而上。
就算贾母说的是真心话,王夫人在旁边还不敢接口呢,宝钗倒是挺把自己当回事的。以为这样既可以打压凤姐,又可以讨好贾母,一举两得。
贾母哪里看不穿她那点小心机,根本不买她的账。
贾母听说,便答道:“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
贾母的话说得很直接,凤姐挺不错的,至少比木头似的王夫人强。而且凤姐嘴乖,值得人疼。
接下来贾母更是当面暗讽了宝钗一番:
“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薛姨妈、王夫人听了都尴尬的没话找话来圆场,平日里八面玲珑的宝钗此时也只能闭嘴了。
不过她虽然没有开口了,但心中必定是不服,且憋了一肚子气的。
所以接下来两回中,她便借湘云的名义搞了个螃蟹宴,不仅耍了一把湘云,还故意打脸贾母,讽刺史家出身的小姐也不过如此。
当然这时候宝钗不管拉踩凤姐,还是螃蟹宴事件,她都还是暗戳戳的进行,并不敢明目张胆的来。虽然心中不忿,表面功夫还是做足的。
但事情至此就罢休了吗,当然不。受了嘲讽不还回去,这可不是宝钗的做法。
果然到了第七十七回中,她又等到了机会。
当时王夫人为了给凤姐配药,急需二两人参,在府里到处都没有,最终还是在贾母处找到了一包上好的人参。但是因为保存时间过长,已经失去药效,变成了无用之品。
王夫人无法,只好让人到外面去买。宝钗在旁听了便跟王夫人说:
“......我们铺子里常和参行交易,如今我去和妈说了,叫哥哥去托个伙计过去和参行商议说明,叫他把未作的原枝好参兑二两来。不妨咱们多使几两银子,也得了好的。”
贾府急用人参,宝钗趁机做生意,说要“多使几两银子”得个好的。既然薛家和参行有交易,买东西不是应该更有优惠吗,怎么却比外面买的还要贵?
这也罢了,王夫人让她亲自去走一趟,她去了然后回来说:
“已遣人去,赶晚就有回信的。明日一早去配也不迟。”
然而这事始终不见有结果,到了七十八回时:
王夫人便唤了凤姐,问他丸药可曾配来。凤姐儿道:“还不曾呢,如今还是吃汤药。”
薛家一向是这个只说不做的行事,倒也不足为奇了。
更过分的是,宝钗接着还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
是谁将人参珍藏密敛的?贾母。言外之意,贾母就是“那没见世面的人家”。
她可真敢说,贾母是国公夫人,她嫁过来时贾府正是鼎盛时期,她什么珍奇贵重的东西没见过?就是平时见得多了,而且身边也不缺少这些东西,所以收到就顺手搁在了一边,这才导致这些人参放到药效过期了都没想起要用。
若不是有足够的量,平时早拿出来用了,因为贾母和黛玉都一直在吃人参养荣丸,那都是人参为主料的。只是府里之前从来不缺这个,才根本没人会去翻箱倒柜的找以前收到的那些。
宝钗自己没见识,却说贾母没见过世面,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薛家拖家带口,自从来了贾府就再没离开。她一个客居的亲戚,是谁给了她底气,让她竟然敢讽刺贾府史太君的?
王夫人允诺了金玉良缘吗?薛家自己强大起来了,所以宝钗的翅膀硬了,不需要依靠贾府了?都不是,薛家若真的兴盛了,她还不得飞天了。
她说这些话,一是发泄她的不满,毕竟她在贾府多年,贾母从未肯定过她,更未表态过金玉良缘。
而同是薛家姑娘的宝琴一来,却得到贾母满满的疼爱,这怎不让她气到吐血?现在有了机会,自然是要反击一下的。
第二,她曾经想要讨好贾母,也不是因为她真的有多喜欢和尊敬贾母,不过就是为了金玉良缘的目的而已。既然贾母不支持,那她也就没有必要再对贾母花什么心思了。
再者,她清楚王夫人心中也不满贾母,所以背刺贾母也可以得到王夫人的共情和支持。这算盘打得可精了。
总的来说,所有一切都是商人本性。无利不起早,唯利是图,这便是她做人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