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名字,相信淮北人都很熟悉
TA就是刘开渠
就在昨天
刘开渠先生诞辰120周年
纪念活动在淮北举办
纪念刘开渠先生诞辰120周年
座谈会召开
那么关于刘开渠先生
你又知道多少呢?
小布带你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局部图。(资料图片)
风景如画的淮北市相山公园南端,由赵朴初先生题写馆名的刘开渠纪念馆屹立于此。纪念馆展陈了刘开渠的主要作品和艺术资料,藏品2000多件,文物数百件,主要陈列与刘开渠有关的历史图片、创作手稿、书信函件、任职证书、曾用书籍等珍贵资料和书画、雕塑作品。
刘开渠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中国现代雕塑事业、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人民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以富有独特气质的雕塑语言讴歌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创立了中国雕塑的现代风范,形成了朴素、洗练、沉稳和重于内在生命表现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雕塑开渠、奠基。
以雕塑作品为“武器”
据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赴国外学习雕塑的刘开渠,对雕塑的兴趣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他曾购得一组雕塑照片,照片上的雕塑体魄高大、形象生动,深深吸引了他。他得知,这是著名的大同云冈石窟佛像雕塑,从而对雕塑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0年,刘开渠考入国立北平美术学校。7年求学期间,他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中,成为一名追求进步的学生。这为其日后的雕塑活动奠立了思想的活力和为民族献身的思想底蕴。1928年,在蔡元培的帮助下,刘开渠赴法国留学,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刘开渠决心回国,以雕塑作品为武器,唤起国人的觉醒。回国后,刘开渠在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事雕塑教学工作。
刘开渠离开欧洲前专程去了意大利,在米开朗琪罗雕塑的大卫立像前拍照留念。因为大卫在传说中是拯救危亡的勇士,是保卫佛罗伦萨城市的象征。
回国后,刘开渠去拜访蔡元培,恰逢鲁迅也在场。鲁迅得知其留法学习的是雕塑时大加赞赏,说“过去中国人只做泥菩萨,现在该是轮到做人像了”。意味深长的一句话,为刘开渠指明了今后雕塑创作的现实主义方向。
《农工之家》
为中国现代雕塑“开渠”
《一·二八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是刘开渠回国后创作的第一座户外纪念碑雕塑,是我国首座表现抗日题材的纪念碑,1934年筹建,1935年完成。纪念碑包括两个铜立像和四块石浮雕,刻画了两名站立的军人形象,同时以“纪念”“冲锋”“抵抗”“继续杀敌”,组成连续画面,以展示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此后,刘开渠用自己的双手,为中国现代雕塑的起步和成长,立下了一座又一座丰碑:1942年,创作《无名英雄纪念碑》等作品;1945年创作的大型浮雕《农工之家》,是我国现代雕塑史上第一次表现农工题材的优秀作品……
刘开渠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创作了一系列人物雕塑作品,如《毛泽东浮雕像》《周恩来立像》《斯大林浮雕像》《梅兰芳坐像》《许继慎像》《马本斋像》等。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馆长吕章申则言:“他以自己的实践颠覆了明清以来中国雕塑塑造泥菩萨的传统,将中国雕塑引入到国家层面的公共空间,并成为20世纪公众喜爱的公共艺术形式。他以富有独特气质的雕塑语言讴歌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创立了中国雕塑的现代风范,形成了朴素、洗练、沉稳和重于内在生命表现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雕塑开渠、奠基。”
为人民英雄“塑像”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会议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上的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和“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浮雕。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欢迎人民解放军》《支援前线》这三块浮雕都出自刘开渠之手。那块最大的《胜利渡长江》雕出24个栩栩如生的真人大小的战士形象,光毛石就重100多吨,其设计、制作、安装之艰难可想而知。刘开渠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是碑体正面的中心雕塑,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登岸场面。解放军倾着身子,在声声军号中,以压倒敌人的绝对优势,向前冲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奋斗,不怕牺牲,争取胜利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虽是渡江战役的一瞬,却是劳苦大众百年来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斗争缩影,是民族英雄的集中体现,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整体精神的再现。作为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纪念性工程,人民英雄纪念碑1952年8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1958年正式落成。刘开渠亲自雕刻的3块浮雕,是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代表作。
2017年,中国美术馆运用现代科技对《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原作进行扫描,缩放复制而成石膏雕塑,入藏中国美术馆。
以雕塑艺术美化城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任务完成后,刘开渠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的副院长,主要负责雕塑系的教学工作。他主持了雕塑研究生班,为新中国的雕塑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1963年,刘开渠又被任命为中国美术馆馆长,也是首任馆长。后来,还担任了毛主席纪念堂雕塑领导小组组长。1980年,刘开渠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追求30年的入党愿望。
一向视中国雕塑事业为生命的刘开渠,认识到发展现代中国的城市雕塑更为重要。他多方奔走、呼吁和筹划发展城市雕塑的有关事宜。1981年,他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提出发展雕塑艺术,用雕塑来美化城市和园林的设想。同年,他还在全国政协会议的发言中提出,雕塑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1982年,刘开渠被任命为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的组长。从此,他走上了领导城市雕塑的规划工作,由一名著名的雕塑家、美院教授,转向了中国城市雕塑建设的呐喊者、组织者。
刘开渠曾言:“我愿以我走过的全部道路证明一句话,人生是可以雕塑的。”他不仅“雕塑”了自己传奇的艺术人生,更全方位“雕塑”了中国现代美术事业。
来源:安徽日报、淮北史志
编辑:胡帅
编校:化晓芹
编审:王伟
审签:刘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