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上台第一天,立陶宛就对中国改了称呼,大肆炒作“中俄威胁论”。事关中立关系,我外交部说了三句话,其中暗含深意。那么,立陶宛新政府对华作出了怎样的表态?对于中立关系,中方又说了什么?

当地时间12月12日,立陶宛新政府总理帕卢茨卡斯及14名部长在议会宣誓就职。同一天,新一届立陶宛政府发布施政公告,将中国称作一个“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



作为北约和欧盟成员国,立陶宛政府在施政公告中谈及涉华议题,并不是一件让人感到意外的事。毕竟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后,中欧关系一直处在一个相对紧张的状态,不少欧洲国家都对中国保持高度关注。而身为北约“老大”的美国,更是打着“国家安全”旗号,掀起了新一轮遏华遏华高潮。

然而,问题在于,半个多月前还是准总理的帕卢茨卡斯,曾就中立关系作出过积极表态,称自己对恢复中立外交关系持开放态度,支持通过恢复此前离开的两国外交大使来修复双边关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新一届立陶宛政府大肆炒作“中俄威胁”,还改变了对中国的称呼呢?



回顾立陶宛政界过去一个月里的种种行径,其实很容易发现,口头上说着寻求跟中方改善关系的帕卢茨卡斯政府,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中立关系遇冷的症结所在。据报道,一个月前, 前立陶宛总统安全顾问、现任立陶宛外长布德里斯曾在采访中宣称,立陶宛可以与目前正应对或可能应对中国的国家分享经验,同时削弱第三国对俄罗斯的支持。

在此背景下,指望一个上任前并没想好如何改善中立关系,只想着抹黑中国、削弱俄罗斯的政府拿出实际行动,纠正上届立陶宛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犯下的错误,显然是不现实的。更别说帕卢茨卡斯上任前两周,立陶宛外交部还宣布将中国驻立代办处三名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要求其限期离境。



要知道,立陶宛政府允许台当局在维尔纽斯开设所谓“台湾代表处”后,中立外交关系本就处在降级状态,各层级沟通对话并不顺畅。如今,立陶宛外交部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抹黑中方外交人员,这无疑会让两国外交往来进一步遇冷。

综上所述,立陶宛新政府大谈所谓的“中俄威胁论”,将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称作一种威胁,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没能树立起正确对华认知的必然结果。有分析认为,帕卢茨卡斯政府这么做,很可能是出于讨好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考虑。

因为立陶宛议会批准的这项施政报告中,不仅规定立陶宛政府每年都要向乌克兰提供巨额资金支持,还提到了要将国防开支维持在GDP3.5%,这与特朗普早前提到的,不会为国防支出不达标的北约盟友提供支持的发言,无疑是不谋而合的。

因此,对立陶宛来说,用美西方国家资金和技术支持,来换取炒作涉华议题,几乎成了一种“本能”。不过,中方对这种公然挑衅显然是不会坐视不管的。就在立陶宛外交部宣布驱逐中方外交人员后,我外交部当即要求立方立即停止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停止为中立关系制造困难。



外交部还强调,中方保留对立方采取反制措施的权利。希望即将成立的新一届立政府顺应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为中立关系正常化积累条件。透过上述三句话,看得出中方已经为立陶宛指明了修复双边关系的正确道路,那就是及时纠错,树立起正确的对华认知。如果新一届立陶宛政府做不到这点,甚至继续对华挑衅,中方必将予以重拳回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