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美国医药零售巨头也入冬了。
12月11日,多家媒体报道称,美国零售药店巨头沃尔格林(Walgreens)正在和私募Sycamore Partners洽谈出售事宜。如果谈判顺利,双方将在明年年初完成交易,沃尔格林这家美国第二大的连锁药店将选择退市。
美国零售药店近几年的坏消息不少。去年,美国第三大医药零售企业Reid Aid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今年以来,另一家美国医药零售巨头CVS health先后宣布了2024年底关闭900家门店,以及未来约2900人的裁员计划。
而这次事件的主角沃尔格林,不久前才宣布明年要关闭500家门店,到2027年可能直接关掉七分之一的门店。
原因也是摆在明面上的:药店不挣钱,国内国外都一样。沃尔格林曾在财报中披露,其在美国约8700家门店,只有75%在盈利。2024年第四季度,沃尔格林虽然销售额达到375.5亿美元,增长良好,但净亏损30亿美元,远高于去年同期。
CVS也好不到哪里去。去年来,CVS、沃尔格林一起遭受了美国药剂师的集体声讨和罢工。一项研究显示,近80%的连锁药店职业药剂师表示工作满意度低,认为自己工作量过大,在做效率低下的重复性工作。连锁药店长期处于人手不足的状况,而雇佣一位美国职业药剂师并不便宜,年薪就到了13万美元以上水平。
一边得扩张增收,一边又招不到人,连锁药店逐渐走入死局。
同时,这些年仿制药及创新产品的不断涌入,使得美国药品竞争加剧,影响了药店的利润。研究显示,这些年来,虽然美国药品的定价走高,但去除那些报销优惠条款、返点后,2014年来,美国药品的净价格反而在降低,药店能摊到的利润就更加微薄。
尤其新冠疫情后,美国经济放缓、通胀危机、消费疲软等各种宏观因素让包括医药在内整个零售业都倍感压力。
更让美国零售巨头们感受到冲击的,是来自于线上零售平台。在财报中,CVS和沃尔格林不止一次提到业务受到零售商亚马逊、沃尔玛的挤压。
美国的线上零售业虽不及中国成熟,但足够向药店零售商们施加压力。2018年6月,亚马逊收购在线药房PillPack。今年10月,亚马逊宣布将提供处方药的送货上门服务,物流网络遍布59个州,与CVS、沃尔格林同台竞争。
相较而言,沃尔格林的处境还要更艰难一些。
美国零售药店原是三足鼎立,CVS Health、沃尔格林和Rite Aid。2018年,沃尔格林收购Rite Aid不成,转而买下后者2000家左右的门店。现今是美国仅次于CVS的医药零售巨头。
图源:U.S. pharmacies ranked by prescription drugs market sh
相比CVS,沃尔格林是更传统的医药零售商,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沃尔格林药店的销售额占其美国市场销售额的76%。它的主要思路就是通过扩充门店规模来增收,和中国大部分连锁药店的思路一致。
沃尔格林一度将版图扩张到了欧洲,2012年花了60亿美元买下英国医药零售品牌Alliance Boots。
然而,扩张没有得到更好的收入。
2012年,沃尔格林花了60亿美元买下英国医药零售品牌Alliance Boots,以拓展它在海外的版图。但海外拓展并不顺利,再加上英国脱欧,甚至已经有传言称沃尔格林正在找Alliance Boots的下一个买家。
最为关键的是,沃尔格林没有像CVS那样的谈判能力,还要受到药品福利管理组织PBM的压力。当PBM向沃尔格林提出降低药品的报销比例时,只在规模上占优势的沃尔格林落入了劣势。而报销比例过低,就意味着药店很可能要亏本卖药,最后只能减员、关店来降本增效。
但美国药品零售业并不是全无经验可借鉴。即使面对亚马逊这样的竞争对手,CVS和沃尔格林仍然还是拥有一定优势。时至今日,美国人还是更倾向于在线下购买药物,药剂师与病人联系相对紧密。大幅扩张门店的同时,CVS和沃尔格林早早布局病人的慢病管理,社区医院等等,加强病人与线下药店药剂师、医生的联系,以此维护客户。
CVS更大的优势还在于更完整的药品交易链条。CVS这家美国最大的医药零售巨头,也是最大的药品福利管理服务(PBM)公司,还手握美国第三大商业保险公司Aetna,近乎是掌握了整个美国药品市场的命脉。只是今年CVS保险、药品福利管理板块都不同程度受到打击和压制,药店增收难增利的困境才凸显了出来。
虽然环境不同,但CVS维护客户群体、纵向拓展的思路,或许是中国同行可以参考的。从粗放扩张到精准经营,是药店连锁的必经之路。当下,中国零售药店受大环境和政策监管影响,也处在艰难转型期。如今,中美两地零售药店殊途同归。危机,或许也是一个行业涅槃的转折点。
撰稿丨杨曦霞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王苗嫦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