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9次推送
别人拍长城,他也拍长城。
“上下两千年,绵延十万里”,长城这堵世界上最大的墙里一定藏着什么,谁不想拍呀?为什么非得是他呢?就因为他叫杨越峦?
听说他没刻意把长城在风花雪月中浪漫化,也无意把长城在雄浑壮美中英雄化,还听说他眼中的长城远去了景点性质的作秀,也黯淡了萧萧肃杀的沧桑,那他到底把长城拍成了啥样儿?为啥那么拍?
2024年11月21日,我随河北省摄协苏浙游学团来到了浙江美术馆,参观了由赵刚策展的《长城长---杨越峦摄影艺术展》,才发现他把长城拍成了时光老人——带着36.5°C的常态体温,律动着当下的心跳。
步入展厅,三幅条屏组成的巨大长城影像让我无法匆匆一瞥,不得不停下脚步仔细端详:冬雪后,极目远望,长城在蜿蜒中隐约远去。眼前没有人,但消失在雪地中的两条车辙却清晰可见。在这一显一隐中,我脑海里浮现了一个有关长城保护与开发的议题。“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他没有对长城的现实进行简单粗暴的批判,而是通过含蓄多义的隐喻向我提出一个问题。这样的处理使它与冷峻荒诞的景观摄影有了区别。36.5°C,不只是长城的体温,更是杨越峦镜头语言的温度。他关心着长城的现在,也面向着她的未来。
我来到了《长城长》的第一部分——20×24英寸超大画幅拍摄的长城影像,以正负相并置的形式展出。
这幅作品中,一段崭新的垛口突兀地坐落在古老的院子里,它作为视觉引导线,把我的目光最终引向了远处的烽火台。那修葺一新的城墙线条规整,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而负相又强化了这一对比。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在画面中安排了一个刺点,让我思考:长城修葺,该修旧如旧还是简单粗暴?
这幅作品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前景是农户家的羊群和日用品,展现朴实生活;中景为长城脚下的民居,升腾着人间烟火气;背景是烽火台,承载着历史厚重。作者有意把长城推到远处,强化了长城与百姓生活的关系。然而这幅图最吸引我的却是一个竖起的时代符号——太阳能路灯杆。作者将个人体验与时代和鸣,安静地倾听长城最微妙的颤动。他个人心智和眼光的投射,赋予了照片一种气质:沉稳,耐读。
《长城长》的第二部分,展出的是杨越峦用8×10大画幅相机拍摄的15幅黑白摄影作品,其中3幅作品采用明胶银盐工艺手工放大。在这里,我领悟到了长城的文化内涵、沧桑细节,也仿佛触摸到了长城当下的心跳。
麒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有“祥瑞、守护”等含义。作者关注到长城影壁这一细节,挖掘了长城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他的深入决定了作品的深度。经过几百年的风雨侵蚀,砖雕上的麒麟已变得漫漶不清了,作者以大量雪作为前景推远麒麟影壁,可能是让我们感受这种文化的岁久年深,还可能是长城文化在现实中遭到漠视的一种隐喻。这像是一种催促,让我们重新审视和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令我感触颇深的另一个细节是,他宁愿顶风冒雪、跋山涉水,带着笨重的大画幅相机去拍摄,也不愿让无人机代替自己精心选择的视角。在这个摄影容易的时代,他为何没苦硬吃,心无旁骛地体验这份艰难?我想大概是因为,身临其境、深思熟虑获得的影像,蕴含着远程操控无法拥有的生命亲炙与精神高度,作者精心维护的是对长城的尊重与敬畏。很庆幸,长城这位时光老人等来了有心人的攀登,与她耳鬓厮磨,心驰神接。
长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遗存,老去是她的常态,想必她也经常在炉火旁回忆青春。这幅作品,我透过长城苍老的身躯遥望到了她的好身段。而这一个蜿蜒“点”,又源于作者对长城整个蜿蜒“面”的提炼。这种以微观见宏观的表现手法,不仅是作者对影像大小、远近关系的辩证把握,更是对“致广大,尽精微”这一摄影之道的完美阐释。
醒目的警示标语,刺眼的涂鸦,犹如一道伤疤,破坏了长城的庄严,时光老人也会痛,也很无奈吧。照片无声,却让我感受到了保护长城面临的现实挑战。
长城、黄河相交握手之处,坐落着传统窑洞群,铺满历史的厚重,左下方的井盖仿佛让传统呼了一口当下的空气。它像是一个时代的标记,突兀又必然地嵌入在这片历史的土壤中。它听话的坐在作者精心选择的位置上,静静地说出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最后我来到了《长城长》展览的第三部分,这里精选了作者多年来的长城摄影佳作23幅,以激光银盐工艺制作展出。在这里我感受到了长城的温度,长城的思悟。
归巢的鸟儿,悠闲的羊群,代表着生命的律动,美好的家园,赋予了长城生命的质感和温度。
这幅作品中,临海古城墙依山就势伸展,空中有一抹淡淡的云。线塔、烟囱,这些物象虽小,却是清晰的存在,而且可以推想是大规模的建设。大开大合的画面,呈现了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冲撞。作者眼中的长城不是一幅努力向外展示自我以求欣赏的画面,而是一种内省着长城与当下关系的独特识见。
当“历史云烟”撞上“现实云朵”,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当昔日的伟岸身躯退化为如今的历史符号,她会想些什么呢?也许摄影的最高境界就是触发通感,让观者在一种流动的生命气韵中,在极致的体验中得到思悟。
我好像懂了,他拍的是“他”的长城,杨越峦气质造就了36.5°C的长城。听说他早已荣获中国摄影最高奖——金像奖,可他从未停止折腾,总是独辟蹊径,以主动的姿态贡献着独家观点,为我们奉献着漫长的惊讶。
实习编辑:李嫣然 雷轶童
编辑:张立强
审校:周津皓
审核:汪 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