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又名黄陂花鼓戏、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分布流域



楚剧分布于本省武汉(汉口、黄陂、汉阳、武昌、新洲)、孝感(孝感【孝南区和孝昌县】、安陆、云梦、大悟、应城)、应山【广水】、黄冈(黄冈【黄州、团风】、麻城、红安、浠水)、鄂城【鄂州】、荆门(京山、钟祥)、江陵【荆州】、沔阳【仙桃】、咸宁(嘉鱼、咸宁【咸安】、蒲圻【赤壁】)、宜都【宜昌】、大冶【黄石】等地。与湖北交界的豫南(信阳)、赣北(九江、南昌)、皖西(六安、安庆、池州等市)各县,乃至上海、西安、长沙,都曾有过楚剧戏班的足迹。抗战期间,楚剧在重庆、泸县、内江演出八年之久。清道光年间由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晓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进驻商埠汉口演出,1923年引人丝弦伴奏,1926年改称楚剧。楚剧代表人物有沈云陔、高月楼、关啸彬、李雅樵、熊剑啸等。根据《中国唱片厂(上海)库存旧唱片模板》记录,1929年高亭公司灌制了楚剧唱片30面,百代公司分别与1934年、1936年两次灌制了楚剧唱片52面,共计82面。先搜集整理出72面唱片录音,尚缺10面录音有待发掘。

(乾隆)《江夏县志》卷之二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刻本

上元夕,剡竹蒙纸为龙状,篝烛者曰龙灯;作兽状、鱼状,曰散灯。鼓吹喧阗,往来纷织,爆声逹旦。前后数夕亦如之。城中或为游龙,或为麒麟,或为狻猊,或蹻行之献。月杪,诸游手比户醵金演剧,曰《灯戏》。

清人叶调元写于道光十九年至三十年(1839-1850)间的《汉口竹枝词》和民国四年(1915年)徐焕斗《汉口小志》

俗人偏自爱风情,浪语油腔最喜听。土荡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

注:除了土荡外,汉口通济门一带是黄孝民众来汉口必经之地,集市贸易活跃,也成为花鼓戏经常演唱的地点。

(道光、同治、光绪)《黄安县志》卷之一风俗【道光二年(1822年)、同治八年(1869年)、光绪八年(1882年)】刻本


同治八年《黄安县志》

近若不可训者。二曰:呀戏(迓戏),曰:影戏,子弟不列于梨园,节奏不谐乎弦管。呀戏(迓腔)演于昼,其词淫,其态媚,观之易迷。影戏演于夜,其词俚,其音土,听之易晓。价亷费省,便于集事。故一村乍停,一村复起,男女辐辏,乐此不疲。荛职业而坏人心,莫此为甚。昔河西之讴,始於王豹,齐右之歌,倡自緜驹,今田夫牧竖,竞习其曲矣。此风不熄,俗且日伦,有世道之责者,揭其獘而大声疾呼,庻欲觉之晨钟也夫。

(光绪)《黄冈县志》卷之四清光绪八年(1882年)刻本



义安善局在东乡刘家楼区(注:现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一带),邑绅刘维桢捐银二百两,并置田收租,以作局费。由局具禀请县示,禁窝盗、宰牛、花鼓淫戏不法等事,更禀举里人刘元吉、杨逢春等承领办理有案。

(民国)《麻城县志续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铅印本



其他为风俗之害者有二:一曰赌博,一曰花鼓戏。赌博有摇宝、打掊克、推牌九诸名,而乡村以赌单双摇、骰子宝最为普通,常有一场输赢盈千累百者。中人之产,一夕可变为寠人花鼓戏,歌词鄙俚,情节淫秽者居多,本不足观,而乡人好之,与赌徒尤有连带关系,往往有初赌时人数尚少,而演唱花鼓以招人者。少年子弟对其父兄名为看戏,其实藉便以入赌场。此二事政府本悬示厉禁而不能禁绝,是所望於各区区长、各姓户长有以劝谕而取缔之。

一、民国(1923—1940年)湖北楚剧(汉剧、黄陂花鼓戏、黄孝花鼓戏)唱响上海1923年6月26日至10月3日《申报(上海版)》



小世界汉剧场特聘武汉著名玉壶春全班合演

张坤臣、刘鸿生、王小山、李安喜、小白兰花、小桂兰、匡伯伶、小官宝(楚剧李百川)、小桂芬(楚剧章炳炎)、张小峰、冷月仙、小桂宝、小月红(汉剧)、赛翠霞、小香水(汉剧)、陶紫云。

注:1926年(民国十五年)9月之前还是湖北的黄陂(黄孝)花鼓戏没有定名为“楚剧”,早期楚剧演员就以“汉剧”“汉剧班”之名演出。

1927年07月13日《民国日报(汉口版)》第六版



中央人民俱乐部

请武汉爱看好献剧艺术的人,快到中央人民俱乐部大剧场去看法国名剧《坚吝人》(准於七月十三日开演)。楚剧场的《蔡明凤》《看女儿》《看花灯》。露天《马浪荡》一次X时开映;电影《马浪荡》二次一时开映。

1931年6月11日至1932年5月27日《申报(上海版)》神仙世界湖北福顺班











1932年8月12日至30日《申报(上海版)》湖北楚剧



1935年左右《楚剧指南》《标准楚剧指南》《楚剧大观》等剧目出版









1939年8月24日至1940年1月7日《申报(上海版)》楚调、汉调



二、楚剧(又名黄陂花鼓戏、黄孝花鼓戏)发源于汉阳府黄陂县,兴盛于汉口1926年4月10日《东方杂志·沙市》第23卷第7号





七沙市习俗

沙市习俗。与宜昌大致相似,毋庸重述。兹就《宜昌习俗篇》中所未及者,一为补述。但所陈名种,不仅沙市一地为然,而鄂省长江两岸亦多如此也。

(甲)流行之戏剧。沙市流行之戏献有外来戏及本省戏两种。外来戏如京戏、文明戏、电影等,为最时髦之流行品,沙市均有此种戏园。本省戏则有左举三种:

(1)汉调 汉调俗或呼为「大戏」,系鄂戏中之最重要者。汉调为襄阳腔之余,系京调祖先之一。其变迁之情形,杨冰君《从昆曲到皮黄》见(新共和第一卷第四号)云:《秦云撷英小谱》:“戏曲自元人「院本」,后演为绰、弦索二种。弦索流于北部,安徽人歌之为「枞阳腔」,湖广人歌之为「襄阳腔」,陕西人歌之为「秦腔」。在「吹腔」初兴底时候,有种异军突起的东西跳出来,就是「皮黄」。……这种曲调,起于湖北黄陂、黄冈二县,故以后叫做「二黄」。同时有种类似的东西出来,叫作「徽括子」。……从此属于襄阳系的名为「汉调」,属于枞阳系的名为「徽调」,混合起来以后,叫作「皮黄」。……”

(2)花鼓戏 此戏产生于湖北旧黄州府属,流行于鄂省全境及湘北、赣北、皖南一带(皖南称为「黄梅腔」),不用弦索,亦不重脸谱,扮演时多为明装,而腔调简单,举动猥亵,故多呼为「花鼓淫戏」,然颇受一般社会之欢迎。荆沙乡村当秋收之后,多扮演以为娱乐。

(3)皮影子戏 此戏亦部省之特产。(此处省略)

注:“花鼓戏”当指黄陂花鼓戏(黄孝花鼓戏、楚剧、西路花鼓戏),黄陂县于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由黄州府改属汉阳府。

1934年05月20日《大公报(天津版)》版次第十二版岳口素描(节选)



我这次受了生命的催促,无意中流浪到了这里,使我又新认识了牠─岳口─这一位「新朋友」一、楼与地平这是个位居在襄河上游总共大小不过七八条街围成的小市镇。──一条主干,叫正街:分做上正,中正,下正三段。长约三──五里。

四、两大势力湖北有两大最普遍、最根深蒂固的恶势力:一是蔡明凤「底势力,这就是花鼓戏」。在开化!了的汉口,是被改叫做「楚剧」的顾名思义,就知道这是湖北的道地特产,实则是一种毫无艺术,术无价值,专事诲谣的「烂污戏」用。黄陂即(该剧之发源地,故亦称黄陂花鼓)的口腔口白,十足地低级兴趣化,唱——简直是吆喝起来,一个主演的起头到句底中叚,就是一阵后台的打锣鼓的戏子们和着叫做「帮腔」,实在粗野亟了。「花衫」也是用大喉咙大声吼喝着不堪入耳的淫词。其词淫的亵秽,动作的丑恶,一见令人作三日呕!可是她却能普遍地深入湖北的民众。

不论那一个大小乡集或城镇,每逢年节新春,若是太平?丰年那就是成月的在集或镇的任何一空场里,搭起一个棚儿来,大喝其《蔡明凤辞店》《喻老四反情》《张先生讨学钱》等烂调儿,在教育极度幼稚缺少鉴赏艺术能力却又需要娱荣的乡民们,则此次为「民众艺术」而趋之若惊了。

1947年01月07日《大公报(上海版)》第八版关于「楚剧」及其他



读《在蜕变的楚剧》一文(见上月五日本刊),对於作者为「楚剧」所作的轮廓介绍,认为颇有难於同意之处;笔者居楚地甚久,自信略知「楚剧」,愿就一知半解一较。

「楚剧」是湖北的一种地方戏,始于黄陂,所以是剧的演员以黄陂籍的居多,即使不是黄陂人,念台词也多学做「黄陂腔」,成为风尚。这正说明这是一种道地来自乡土的民间艺术。「楚剧」俗名「花鼓戏」,经过若干有识人士的力加改革以后。才正式定名为「楚剧」的。这种大改革,已是早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以前的事;现在,连乡间也看不到「花鼓戏」的原形了。我们今日谈「楚剧」,自然不该再追溯那原始的了。

《武汉文化》 1947年 [ 第1卷 第1期 ,20页]楚剧小史料(稔农)



楚剧进入都市远在前满光绪末年,剧场范围不大,观众纯为黄孝一带在汉口作工的乡人,迄原始的花鼓戏而蜕变成为的楚剧,约有四十年历史。

第一家花鼓戏馆子,并不在旧法租界,在旧英租界二码头一家牛皮厂附近,今已湮没。

楚剧一直在高压之下被目为「叛徒」,它的被解放离开法和界,是民国十五年(1926年)冬季国民革命军会师武汉的时候。

楚剧经过六次训练班,第一次的上江上游政治部训练班,李之龙主持,嗣后教育厅与市府合办的训练班计三届,由唐性天、胡靡尼、徐亮等人主持,军委会收治部留汉演员训练班,田汉主持,以及复员后之汉口市戏剧人员训练班,胡绍轩,雷其爵主持。

三、楚剧(又名黄陂花鼓戏、黄孝花鼓戏)发源于并非发源于湖北黄梅县1945年03月01日《民国日报(南京新报版)》第二版汉调正宗成绝响(倚虹阁主)(节选)



国剧中之汉调,发源于湖北之汉口,腔调纯厚,咬字真切,其韵味耐人深思,但绝少花腔,一切合乎准绳,动作都有尺寸,堪称为国剧之正宗,二黄之祖师。

此外与汉调近似者为楚调【本网注:上海称为楚调,汉口本地称为楚剧】。楚调发源于鄂之黄梅县【本网注:湖北楚剧发源于黄陂县,不是黄梅县;只有安徽才称为“黄梅调(腔)”】,故又名黄梅调【本网注:此文将“湖北楚剧”和安徽称为“黄梅调发源于黄梅县”混淆一谈】。以花鼓为主要乐器,因又有花鼓戏之称。字句俗俚,音调淫靡,其穿插更多为儿女私情之结合。如《柳二姐赴会》、《张三妹私奔》等出,均属楚调中之杰作,烩炙人口者,亦仅此数出而已。表情唱调,均虽登大雅之堂,仅能流行于湖北各地,一出鄂道,即不为人所欢迎。嗣经鄂中文豪樊樊山等修正戏词,使俚俗人於正轨,将淫扉改作忠义,有益於世道人心,对社会教育之补助,诚非浅鲜。

1957-1979年周贻白错误将湖北楚剧(黄陂花鼓戏、黄孝花鼓戏)和安徽黄梅调(黄梅戏)起源混为一谈

楚剧,原名湖北花鼓戏,起源于农村中的高跷,最初,只是装扮着不同的人物踏着高跷唱小调,以后便由单人唱变为男女对唱。再进一步,便废去高跷,插入故事情节而在平地演出。由是,逢年过节时,便成为一项必要的娱乐。搭起草台,配上音乐的节拍,正式以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角色分饰人物,而形成一种“三小”的土戏,其声调除一部分当地的民歌小曲外,主要的唱腔,却是风行于明代的江西弋阳腔的路子。因为湖北的高台大戏,在汉调未形成以前,流行的是高腔,俗名清戏,即为弋阳腔的亲支,其特点是只有锣鼓铙钹按节拍,不用伴奏,尾句或句尾由后场帮腔。湖北花鼓戏,在二十多年前,还是每句必帮的唱法。这种路子是中国戏曲声腔上一大范畴。有人说,湖北花鼓戏系发源于黄梅(黄梅县在鄂东),形成于黄陂、孝感,这话似可信。黄梅调,现在还流行于安徽的西部和南部一带,系鄂东传入皖西后,流向皖南,其初的声调,也无伴奏,有帮腔。”同时,湖南长沙、湘潭一带的花鼓戏,与湖北花鼓戏亦为同一系统,其所谓正戏如《清风亭》、《三元记》之类,也是有帮腔,无伴奏(其以二胡伴奏者,谓之大筒戏,如《刘海打樵》便属于此类)。又如江西的采茶戏,起初也是一人唱众人帮腔,谓之三脚班。

周贻白《谈楚剧·从花鼓戏到楚剧》,《中国戏曲研究资料初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年,第 158 页

周贻白《中国戏剧论集·谈楚剧》 1960

叶萍编《武汉戏曲大码头丛书 楚剧志资料汇编》 2021

楚剧与黄梅采茶戏

黄孝花鼓,以流行黄冈、孝感而得名(今称楚剧,或西路子花鼓),它不但是鄂东花鼓戏的代表剧种,同时也是湖北花鼓戏的一个尖端,在清末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便已由农村进入武汉一带,但其最早的根源,却是黄梅采茶戏。相传系黄梅县属的紫云山和珑坪山一带的茶农,在采茶时大家唱山歌,由一个领唱,众人接腔,随后便扮为一丑、一旦踏高跷演出。清代中叶,这种歌唱流传到黄冈、孝感一带,受了当时流行的清戏(高腔)的影响,乃去跷而作平地演唱,是由形成表演故事的打锣腔,进一步才成为所谓黄孝花鼓。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525 页

叶萍编《武汉戏曲大码头丛书 楚剧志资料汇编》 202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