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到刘思远堂,

不算容易。

它被围蔽在高楼之中,

很是难寻,

见到宅院真容的人,

都不禁感叹,

闹市之中竟还有

一座宁静、方正的宅院。


刘思远堂位于前山街道

前山社区彭城道二巷8号,

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

宅院始建于1875年,

是目前珠海保存较好的

晚清民居建筑,

具有一定的艺术和建筑研究价值。


手绘/钟凡



推门而入,

便是宽敞整洁的前院,

门扉上,

挂着小小的“刘思远堂”牌匾,

一开始难免先入为主地认为,

这宅院的主人就叫“刘思远”,

其实并非如此。




修堂人名叫刘文藻,

主要做茶叶生意,

他从福建请来工匠设计建造,

房屋前前后后经历4年竣工,

刘氏堂号众多,

大体可分为地名堂号、

典故堂号、教化型堂号等,

“思远堂”便属于教化型堂号。





房屋主座面阔三间,

两进夹一天井,

坐东北向西南,

两厅与天井之间为屏风,

后厅与两厢以甬道相通,

两厢均有阁楼。




房屋一直为刘文藻后人居住,

硬山顶、青砖墙、石墙基,

素瓦当、彩色琉璃玻璃、

雕花屏门、灰塑门楣……

旧居整体布局合理,

打造得精巧别致,

宅院为砖木混合结构,

散发着浓郁的木质气息。


手绘/钟凡




前院围墙上有“福”字照壁,

“特殊时期为了保护它不被砸掉,

就用泥巴糊住,

用杂物挡住,

躲过了搜查,

被保留了下来。”

刘文藻后人,

现年70多岁的刘少华说。


修缮过后的庭院明亮整洁,

院内有雕刻精细的挂落,

雕花阁楼封板,

镂空雕花屏门,

屋内红色玻璃挂灯

来自遥远的百年前,

放到现在看也不过时。




刘少华介绍:

“这些都是当时从国外

通过水路运送而来,

以前就在灯里点煤油,

现在换成了灯泡。

门口挂的那盏白色装饰灯

之前修缮房屋时打碎了,

我们就照着当年的样式

又买了一个挂上。”


门框上,

彩色琉璃玻璃搭配西洋石膏雕塑,

体现房屋主人的审美观念。

院中天井虽然不大,

但是给足了院内采光,

阳光斜斜打下,

给这座百年老宅镀上了淡淡的金光。



12年前,

前山社区进行旧村改造,

对老宅周围的水泥地面进行切割,

并设置了护坡桩,

防止房屋因水土流失而坍塌,

让这座古宅得以较好地保留下来。


如今,

刘少华与先生一同打理着宅院,

每天侍弄花草、扫灰除尘,

“木质结构特别怕白蚁侵蚀,

因此每年要耗费许多心力

投入到宅院的养护中。”

刘少华说,

“我们年纪越来愈大,

维护起来有时也感觉有心无力。”


作为一座私人宅院,

刘思远堂没有开放游客参观,

2018年,

宅院被核定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不时有学者专家前去探访。

岁月流逝,

它在前山村静静地伫立,

是刘氏族人的精神寄托,

也是珠海繁华背后一道静谧的风景。



文/珠海发布 张映竹

图/珠海发布 陈佳哲

手绘/珠海发布 钟凡

制图/珠海发布 金阁

编辑/陈淑娴

责任编辑/田海

三审/孟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