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惠安小屋圈注更多新闻、旅游、美食等。


12月12日,《泉州晚报》

第12版刊发文章

《惠安小岞:海为画布 艺术流彩

全文如下


惠安小岞:海为画布 艺术流彩

2024年12月12日《泉州晚报》第12版)


大美风车岛(康荣彬 摄)

泉州最东极,大美风车岛。惠安县小岞镇以其壮阔海景、惠女风情、独特魅力,吸引范迪安、廖昌永等文化艺术界大咖多次来访挥毫放歌,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艺术动能。近年来,小岞镇围绕“小岞生活艺术岛”建设目标,以艺术赋能、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具有小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入选2023年泉州市“全域旅游生态小镇”培育名单,还获得“省级三星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省级文明乡镇”“2024年泉州市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乡镇”等殊荣。

聚焦乡村文化传承

为乡村振兴“凝心铸魂”

“目前,本馆新展布展工作已接近尾声,拟于12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近段时间,小岞美术馆工作人员正为“万里海疆——中国百名油画家主题系列活动福建泉州段采风创作作品展”启幕筹备紧张忙碌着。一场视觉盛宴,即将揭开神秘面纱。

此次展览与今年8月举办的“万里海丝路·千年刺桐情”中国百名油画家“万里海疆”主题作品展福建泉州段采风创作暨上海音乐学院“千年海丝”小岞音乐周活动,可谓首尾呼应。这两场音画的交融邂逅,此前在小岞美术馆拉开序幕,也将在这里落下帷幕。


“万里海丝路 千年刺桐情”启动仪式暨音画交融对话活动在惠安小岞举行

小岞美术馆,被誉为“中国当代最美的滨海乡村美术馆”,入选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现已正式挂牌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写生基地、福建省美协创作基地、福建省校外美育实践基地等知名院校机构写生基地,还被中宣部授予“海上丝绸之路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基地”。2017年以来,该馆成功举办了“第五届拉美艺术季”拉美及加勒比客座艺术家小岞写生艺术展、“丝路山海情”中乌当代美术交流展、“大美小岞”——2017全国油画名家教授惠安小岞写生展览、“多彩丝路美好家园”——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艺术展等活动,吸引一批又一批艺术家到访。

小镇艺术气息愈加浓郁,乡村文化振兴“丰”景也越来越美。

小岞镇高度重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乡村振兴“凝心铸魂”。比如,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梳理非遗代表性项目16项;深入挖掘小岞传统民俗,开展“千名惠女游花灯”祈福活动、“惠女靓龙年”民俗踩街活动;组织传统惠女“拖网”活动,再现闽南一带古老渔耕文化……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也进一步提升了小岞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为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小岞镇还积极与高校合作,共建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其中,与上海音乐学院合作打造小岞艺术交流中心,建成后将成为集讲、创、研、演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平台;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合作设立的福建省美育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为美育水平提升注入新活力、新动力,让更多人在这里接受美的熏陶和教育。

小岞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仅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民俗活动的开展,还倾力打造了特色小岞展馆,使之成为弘扬惠女文化的新地标。这座展馆,在林闻绿老人的倾心打造下,汇聚了惠女服饰、渔耕器具、民俗农具等珍贵藏品,生动展现了小岞的历史文化与惠安女的勤劳智慧,让惠女文化在这座海岛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特色小岞展馆

该展馆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更成为惠安县家风家教示范基地和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林闻绿的善举与坚持,是小岞镇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缩影,他的事迹也正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伟大事业中。

聚焦富民产业发展

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

走进小岞镇,海风轻拂,渔舟唱晚,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在这里,渔业是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小岞镇成功注册了“小岞鱿鱼”“小岞紫菜”“小岞虾仁”三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极大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地理标志-小岞虾仁、小岞鱿鱼、小岞紫菜

“我们的海产品虽然品质好,但以前不出名,销路也一般。”据南东村渔民老庄介绍,自从注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海产品“身价”涨了,销路也打开了,现在大家的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

此外,前群村与泉岞鲜食品公司合作打造的海产品加工研学园,不仅是海产品加工基地,还是研学旅游的好去处。游客们不仅可以看到海产品的加工过程,品尝新鲜的海产品,还可以亲手参与制作,体验一回当渔民的乐趣。

“这个研学园不仅促进我们村集体经济增收增效,还进一步擦亮了小岞海产品市场研学新名片。”前群村党支部书记康伟滨感到特别自豪,现在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海产品销量也与日俱增。

在全力打造渔业品牌的同时,小岞镇还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发展深海养殖、深海捕捞、海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加快传统渔业“三深”融合升级的步伐。同时,积极培育文旅特色产业,扶持“盐田北岸”“海弥儿·小筑”等特色体验民宿,以及“三角鱼露文创园”等手工艺工坊,致力打造“海洋+旅游”“海上赛事+休闲娱乐”等多元融合的滨海休闲旅游胜地。

值得一提的是,“万里海丝路·千年刺桐情”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吸引众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前来,也为小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小岞镇学生合唱团和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生合唱《大海啊,故乡》

“这次活动不仅让小岞的知名度越来越响亮,游客也随之增多。我们民宿几乎每天处于爆满状态,生意比以前红火。”小岞镇某民宿老板说。绘画、音乐等大型文艺活动,不仅丰富了小岞文化内涵,还优化了旅游客源结构。以往,游客主要来自周边地区,以观光游览为主;现在,众多国内外艺术爱好者、文化学者等圈内人士慕名而来,进一步推动本地旅游业提质增效。

聚焦乡村建设提升

为乡村振兴“美颜塑型”

为打通小岞生活艺术岛的活力动脉,小岞镇还积极引进惠安县文旅集团等国有企业作为项目建设投融资主体,筹集专项债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实施镇域“三线”“六区”一体规划,以线串点,引导沿线“文、旅、体、渔”开发,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小岞环岛艺术慢道起点公园“海之子”雕塑

在宜居环境打造方面,小岞镇紧扣建设目标,谋划生成了一系列重点项目。目前,小岞生活艺术岛环岛艺术慢道已完成多个节点建设,成为游客休闲健身的新去处。漫步于此,海风拂面,轻涛拍岸,让人心旷神怡。此外,“道路拓通提升”行动对农村道路和自来水、污水管线等设施进行改造提升,也进一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出行非常不便。经过此次改造提升,现在道路平坦又舒适。”后内村村民康阿姨说。据悉,后内村后尾路全长350米,原水泥路面由于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为改善这一状况,该村开展“白改黑”工程,与施工团队紧密协作,克服场地狭窄等难题,严控质量,抢抓进度,将原有破旧水泥路面改造成为平整、美观且耐用的沥青路面。如今这里也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广受村民赞誉。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小岞镇同样不遗余力。不仅加强海域岛礁、岸线沙滩等自然资源保护,守护好碧海金沙和原生态海岸,同时积极推进惠女林场林业生态文明实践示范基地建设等生态修复项目,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底色。


小岞惠女林场

走进小岞惠女林场,只见木麻黄郁郁葱葱,为这片沿海滩涂披上了绿色的新衣。林场工作人员介绍说,经过近年来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林场生态环境也得到显著改善。

在乡村全面振兴道路上,小岞镇正以艺术为笔、以梦想为墨,绘制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未来,小岞镇将继续秉持“艺术赋能、向海而兴”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创新,致力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和典范。

来源:泉州晚报、惠安速报

进惠安爆料群

直接点击以下关注回复【进群】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