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被誉为“小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大会战。

为摧毁日军最后的反扑,中国军队集结11万大军,与日军8万大军在湘西大地激战两月。

湘西会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试图侵占芷江机场的阴谋。

预示着日军灭亡已经进入倒计时,中国军民终于要迎来胜利的曙光。



那么湘西会战到底是一场怎样惊心动魄的战役?

国民党军队又是如何击垮日军最后的希望?



1945年4月,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进入到了战略决战阶段,以及日军在亚洲战场不断节节败退。

日本人意识到,他们侵略的野心已经不可能实现,但早已走火入魔的日本人,不愿接受这一现状。

为了挽救灭亡的命运,侵华日军在湘西境内集结8万大军,意图一举夺下战略要地——芷江机场。

芷江机场作为中国战场上战略补给地,是中美空军轰炸日军的重要交通线,也是美国驻中国空军司令部,集结中美军队10万余人,更是当时中国抗战的战略中心,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为此,侵华日军司令部决定由日军精锐116师团、第47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86旅组成的大军,担任中路主攻军团。



日军意图通过湘潭、湘乡、衡山等地的日军基地为起点,从邵阳沿宝榆公路西进,以洞口、武冈为率先突破口,再一举沿江突破安江防线,最后直取芷江机场。

为了确保战争胜利,日军还派出64师团作为右路辅攻,从安化为突破口,向辰溪、溆浦发动猛攻,突击国军右路防线。

再以34师团、68师团关根支队为左路辅攻,攻占新宁、武冈、洪江等地,最后协助中路主攻军团进攻安江防线。

日军还派出68师团、64师团一部佯攻宁乡、益阳,试图迷惑中国军队,牵制中国军队南下支援。

从日军三路进攻的战略部署上,可以看出日军对这场战役的重视程度。



蒋介石也知道,一旦芷江机场失守,不仅是湖南,就连重庆后方,云南边境都将会受到影响。

为此,蒋介石召集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第三方面军司令汤伯恩、第四方面军司令王耀武等国军高级别将领,共同商讨抗敌大计。

经过讨论,他们决定由何应钦作为总指挥,以芷江机场外围的天然屏障雪峰山作为战略依托,诱敌深入,再一举合围歼灭日军。

何应钦命令各部立即利用其有利地形,修建大量纵深防御工事,以防止日军装甲部队以及空军的轰炸。

紧张忙碌的准备过后,这时湘西大地上一片寂静,也就预示着大战一触即发。



1945年4月9日,日军率先打响湘西会战第一枪,他们以极快的速度向预定目标集结。

等到11日,北路日军64师团一部已经从沅江向益阳进犯,并沿资水而上,于17日进入到桃江境内,再配合另一部从宁乡西进的日军,于20日攻占桃江。

面对日军如此迅猛的攻势,中国守军全军严阵以待。

率先与日军交火的是国军第73军,他们在资水东岸的安化烟溪与新化附近,与64师团展开激烈交火。

日军本想着速战速决,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国军早有防备,依托资水河道弯多险滩的有利天险,73军全体官兵硬生生抵挡住64团机械部队疯狂地进攻十余日。



一边未停,一边又起,南路日军68师团一部与34师团主力,在16日兵分两路攻下新宁后,派出34师团一部,向国军第三方面军94军44师所在的梅江、长铺子沿线发动猛攻。

面对敌强我弱的劣势,44师奋起反击,激战至24日,共歼敌200余人,将日军挡在了阵地前。

首轮几次战斗,日军都没能取得很好成效,为此日军派出3000大军,于26日向绥宁、洞口至洪江的战略要地武阳发起猛烈进攻。

在抵挡日军陆空疯狂进攻三日后,守军58师9连180余人奋战到了最后一人,最终全军覆没,他们打出了中国军人的气概,但不幸的是,武阳最终还是沦陷。



而武阳沦陷后,日军为了后续能够进一步发起进攻,占领了水口附近的制高点。

此时为夺回战场局势,何应钦命担任正面防御作战的第四方面军,派出驻扎在武冈、绥宁沿线的74军第58师2个团,于5月1日向水口高地发起反击。

经过一昼夜的反击,在空军强有力地支援下,58师毙敌600余人,最终夺回制高点。

随后58师与193师一鼓作气,向抢占茶山高地的日军发动突然袭击,由于中美空军的不断袭扰,日军空军难以提供有效支援。

仅用时不到一日,日军就损失超过700人.

茶山一战,中国军队宣告取得完胜,这一战直接打破了日军意图借道洪江直取安江的诡计,目前南路战事一路高歌猛进,日军仅剩下武阳还在坚守。



看着南路与北路的守军均取得了胜利,位于中路的第四方面军也是不甘示弱。

他们所面对的是日军总指挥板西一郎坐镇指挥的中路联军,由日军精锐116师团与74师团组成。

中路联军于4月9日同步发动进攻,其中第109联队在14日攻陷罗家坳.

于15日至16日接连攻克白马山太原村和马王界,但在进攻乌树下时,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阻击,难以前进半步。

日军第133联队4000余人,在17日进攻隆回时遭到守军猛攻,又在进攻马颈骨后,与国军第55团在阵地上近身肉搏,损失包括联队长在内的200余人。



中路战局给守军造成最大威胁的,莫过于日军120联队。

他们于4月13日强渡资水后,一路推进至半江峰,虽遭遇到国军的阻击,但还是于5月2日推进至雪峰山中段主峰。

这是湘江战役最为凶险的时刻,也是日军距离芷江最近的一刻,为了化解危机,中国守军74军51师、19师、63师分别向龙潭、青山界的日军发起反击。

配合着空军,他们将敌人分割包围于崇山峻岭之间,见情况不妙,日军急忙下达撤退命令。



此后的5月3日至5月8日,驻守在铁山的74军57师170团连续击退日军进攻,又向青岩、铁山一带的日军大部队发起反击,共击毙敌军1600余人。

在中路守军越战越勇后,南路守军决定一举收复武阳重镇。

于是多线战斗的74军与第三方面军第94军,于5月5日,向沦陷的武阳要地发动强攻。

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国军队,日军意图依靠强大的火力抵抗。

但在中美空军合力围剿下,终究是徒劳一场,7天后,日军因损失超过1500人,不得已弃城而逃。



武阳大捷被何应钦誉为“开湘西会战胜利之先声”,也是湘西会战由被动转向主动反攻的关键标志。

首先第四方面军第58军和新6军第22师于5月8日,从江口向日军发起猛攻,紧接着第100军又向木鳌洞日军发起反击,均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与此同时,主力第74军第57、58师在94军的配合下,占领桥头,并以此为基点,94军派出一部与73军193师追击高沙一带逃兵。

面对日军主力116师团,第74军57师联合第100军51师等5个师的兵力,将116师团围困在了江口附近,并不断收缩包围圈。



等到12日,中国军队已经收复了山门,并围歼了洞口的日军守敌,准备一举拿下日军109联队。

这时116师团见大势不妙,派出133、122联队急忙前去支援109联队,但被中国军队合力击退。

弹尽粮绝的109联队,只能依靠着丛林杂草和山水艰难维生,时间来到14日,见猎物已经筋疲力尽,中国军队决定展开收网行动。

不出一日,就歼灭联队长在内的1300余人,中路联队的受挫,直接影响到了日军南线联队的局势和斗志。



而第三方面军在武阳大捷后,一路高歌猛进,连续痛击武冈、龙田、塔塔岭方向的日本军队。

其中第94军,在其所属44师夺回新宁后,其第5师又一路追击日军,攻占黄桥铺,与第18军第11师在洞口、竹蒿塘一带截住日军逃敌。

所属121师一路追击,高沙方向的日军第34师团217联队与第58旅团,共计3000余人。

最终在茶园镇、荆竹铺一带歼敌近千余人,但不幸的是,121师师长霍团长在阻击敌人突围时英勇殉国。

24日,三线溃败的日军,已经逃回资江对岸,再无力发起对芷江机场的攻势。

6月1日,日军带着不甘心和绝望,全部撤出战场。



至此,为期近两月的湘西会战,国民党军队付出了近2万人的代价,歼敌2.8万余人,取得湘西会战的胜利。

经此一战,日军意图占领芷江机场的阴谋被彻底摧毁。

日军也因元气大伤,被迫转为防守阶段,而国军则是顺势开启了正面战场的反攻序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