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我军六十万对八十万击败国军,取得了绝对胜利,单从政治角度去看,我军以正胜逆,背后更有人民支持,胜利自然是属于我军的。

但从军事角度来讲的话,任何一场战役,双方都有取胜的机会与可能,只不过是区别有大有小而已,同理,国军在淮海战役中,自然也存在有这样的机会。

比如,在淮海战役的最后阶段,国军方面,隶属于白崇禧的宋希濂14兵团、张淦3兵团、张轸19兵团,尚未投入战场,粗略估算,三个兵团的总兵力约十万有余。

这些兵力,如果全部投入战场,有没有影响战局走向的可能呢?



一、白崇禧的实力

解放战争时期,国军为应对我军,曾成立有四个“剿总”,分别是华北“剿总”、东北“剿总”、华中“剿总”、徐州“剿总”以及西北“剿总”。

这几个“剿总”,担任总司令官的无一不是国军炙手可热之人,如东北为卫立煌,华北为傅作义,徐州为刘峙,西北为胡宗南。

而华中剿总,总司令则是白崇禧。

华中剿总麾下,不乏有善战之士,如执掌14兵团的宋希濂、执掌19兵团的张轸,以及被白崇禧视为“棺材本”的3兵团(即张淦兵团),当然,还有在淮海战场上覆灭的黄维12兵团。

仅是这四大兵团,就足见白崇禧实力不容小觑。

如果仅看纸面数据,可能很多人会不太直观的感受到白崇禧麾下之兵到底有多强,我们可以来看一看当时黄维兵团在加入淮海战局后,中野方面是如何动作的。

1948年11月初,黄维奉白崇禧之命,率部由豫西出发,沿河南驻马店、安徽阜阳一线,向徐州靠拢。

对于黄维兵团的东进,中央军委以及中野高度重视。

当年11月13日,毛主席致电中野,要求中野的二纵、六纵快速行军,务必在当月15日之前赶到黄维前面。

为了让中野明白此任务的紧迫性,毛主席还罕见的用了“不分昼夜、不惜疲劳、兼程前进”的字样,临末又在电报中特意嘱咐中野,“不得有误”。

为何毛主席会如此重视黄维兵团的东进?主要的原因,就是黄维兵团实力不容小觑,一旦该兵团成功进抵徐州,与徐州国军汇合,那么就会极大影响战局。

之后,经军委权衡商讨,做出了先歼灭黄维兵团的决定,而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的,中野几乎是把全部主力都放了上去。

而黄维在最初陷入中野重围之际,并未惊慌失措,反而有条不紊的摆出“硬核桃”防御体系,认为自己必然能突破包围圈。

黄维为何会有如此底气与自信?原因就在于,12兵团乃是国军精锐,且占据武器优势,所以被围只不过是小问题而已。

而之后的战斗,确实也验证了黄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中野虽说把主力几乎都放了上去,依旧打得十分艰苦,毕竟在火力上中野确实处在劣势,因此在后期一度到了极限。

只一个黄维军团,就吸住了中野的主力,由此可见,白崇禧麾下的其他几个兵团,自然也不是寻常之辈。



这其中,宋希濂兵团也算是一等一的主力,而被白崇禧视为“棺材本”的张淦兵团,是当年桂系经营多年的底子,实力更是非同一般,在后来的南线大追击之中,就成给四野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总之就是,不管是宋希濂还是张淦,都算是比较能打的。

除他们之外,第5绥靖区的张轸所辖的19兵团,相对实力会弱上一些,毕竟该兵团的底子是河南的地方部队组建而来,但弱归弱,还是具备一定战力的。

这还不是白崇禧的全部实力,当时华中剿总除张轸所在第5绥靖区外,还有两个绥靖区,即第13绥靖区(司令官为王凌云)和第16绥靖区(司令官为霍珂章),这两个绥靖区同样也有不少兵力。

而我们都知道,在淮海战役中,白崇禧仅把黄维兵团派了出去,剩余的兵力并未投入到战场之中。

正如前文所说,一个黄维就让中野打的极为艰苦,而要是白崇禧把宋希濂、张淦乃至张轸等部队也投入战场的话,那么中野麻烦就大了。

二、会不会影响整个战局走向

那么问题就来,如果白崇禧真的把这些兵力投入淮海战场,那会不会影响到淮海战役的走向呢?

甚至进一步讲,国军有没有翻盘的可能呢?

从理论上去讲,要是白崇禧真的这么做了,还真有可能会影响淮海战役的走向,不过,仅仅是影响,完全没有翻盘的可能。

并且,即便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但也只是理论上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当时除黄维兵团外,白崇禧麾下的其他部队都是个什么情况。

首先是宋希濂兵团,宋希濂的14兵团,下辖共有三个军,分别是20军、28军和79军。



其中,20军军长为杨才干,其当时率部正在襄阳驻守,而28军因在不久前的应城之战中被我军打残,不得不开往后方休整补充,此外,79军也在湖北后方担任守备工作。

所以,先不论宋希濂部的战力到底能不能救出黄维,单说想救的话,就必须先要奔赴至徐州战场,不然人都到不了,就不要谈什么救援了。

而问题就在这里,以国军的行军速度,能来得及抵达战场吗?

答案是几乎无可能,我们以黄维兵团为例,当初他奉命从河南驻马店一带前往徐州时,行军速度就验证了这一点。

据黄维本人所著的《12兵团被歼纪要》中记载,黄维是在1948年的11月初接到了东进徐州的命令,随后,在当月的8日开始率大军出发。

从8日开始走,足足走了十天,也就是到11月18日那天,黄维走到了哪里呢?答案是刚进安徽,走到了蒙城附近。

这两个地方之间,距离也就300公里而已,这么算下来,黄维一天也就走了30公里。

要知道,黄维在抵达蒙城之前,路上基本上没有进行什么战斗,即便是这样就已经缓慢如此,要是再遇上我军部队的阻滞,机动速度怕是要更慢。

同理,按照这样的行军速度,当时大部分都在湖北境内的宋希濂部,要是等着他们从湖北赶到徐州战场,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至于张淦兵团,不仅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同时,白崇禧也舍不得放张淦兵团离开。

前文我们说过,张淦兵团的底子,是桂系第7军整编而来,而这些部队那可真的是白崇禧的“棺材本”,换而言之就是白崇禧最后的倚仗,大半个湖北以及武汉的守备都是张淦兵团在守备。

正因为有了这些部队,白崇禧在湖北才能稳如泰山,因此,他舍得放张淦去徐州吗?不仅不舍得,更不敢。

当然,还有张轸的19兵团,但这个兵团的底子是河南的地方部队组建而来,本身在实力上就一般,即便是去了未必就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再者,张轸本人当时也有“想法”,淮海战役结束后没几个月,他便率部在武汉起义,所以要是让他去救援黄维,起义时间说不定就提前了。

总而言之,要救黄维,重点在于“驰援”二字,而实现驰援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快,但很显然,国军做不到。

所以还是那句话,战争不仅仅是武器方面的较量,同时更有交通和后勤的依托,黄维之所以走得慢,除国军行动力差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郑州、开封的丢失,特别是没有了郑州这个铁路中心点,那国军就没有了最快抵达徐州的陆路通道。

这一点,不仅限制了黄维,同时也决定了白崇禧无法做到及时驰援徐州。



三、白崇禧的选择

1948年的11月,朱德朱老总曾在军委的会议上,就对黄维的东以及白崇禧的应对做出了精准的分析。

当时朱老总就说,黄维兵团开赴淮海战场,是“不高明”的举动,而白崇禧在武汉不动,反而是“厉害的招数”。

“黄维资格老,但指挥并不怎样高明,他来路远,过河多,辎重又掉在后面路上,机械化反成了大害,比较高明的是白崇禧,他看到要打败仗不肯来。”。

通过事实证明,黄维确实如此,一路上由于没有铁路、公路干线,加上河流众多,让他行军速度大大降低。

而白崇禧这边,同样也如朱老总所说的一样,硬是按兵不动,直至坐视国军惨败。

为什么白崇禧不愿出手呢?实际上在最开始,白崇禧都已经当上了徐州、华中这两个剿总的总司令,蒋介石虽说心中有不满,但为了大局考虑,还是捏着鼻子请白崇禧上任。

不仅如此,蒋介石还同意了白崇禧提出的“守江必先守淮”方针,该方阵显然是对桂系有利的,所以,白崇禧权衡之后,答应了出任徐州、华中两大剿总总司令。

如果白崇禧真的出任了徐州、华中两大剿总总司令的话,那尽管存在有上文所说的诸多困难,但他也会想尽办法驰援徐州,届时,即便是不能让国军翻盘,但起码损失会小一些。

可令人奇怪的是,就在大战在即之际,白崇禧突然表示,自己不干了。

虽经蒋介石力劝,但白崇禧坚决不同意,而对于白崇禧因何而临时拒绝,正如朱老总所说的那样,是因为他通过整体部署,看到了国军大概率要打败仗,而临时调整部署又来不及了,因此只能选择辞职。

不然的话,一旦失败,黑锅就得由他来背了。

朱老总这样的判断,可以说是相当精准,而他这番话的背后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白崇禧不仅看到了国军在部署上有很大问题,同时也预见到了即便自己出击,也未必能讨到便宜。

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知道白崇禧也算是用兵行家,而对于当时整体的战局发展,他自然会有一定的判断。

首先,在淮海战役进行期间,东北的辽沈战役已经结束,平津战役即将打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白崇禧的华中兵团前来支援淮海战场上的国军,那无非就是把平津战役往后稍微放一放,让东野大军先行南下。

到那个时候,华野、中野以及东野汇合,会是一种什么态势?

别的不说,就单说有了东野这把快刀,他白崇禧麾下的宋希濂也好,张淦也罢,还真不够看,而东野大军也会给兄弟部队示范示范啥叫标准战术动作。

而白崇禧能被称作“小诸葛”,自然是精明至极,他在当时虽还没有和东野正面交过手,但也应该知道东野是啥战力,况且到时候也不止是东野,还有中野和华野,他即便再糊涂,也不至于自信到认为能力扛解放军这三大野战军的合力攻击。

所以朱老总才说,白崇禧不动才是“比较高明”的。

再者,白崇禧也要考虑到自己是啥情况,他要是敢把宋希濂尤其是张淦送出去,那华中就空了,而华中一旦空了,你猜刘邓大军会不会抽出一部分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袭武汉?

所以,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白崇禧考虑到了种种可能性,也意识到关键所在,所以才会力辞总司令一职,同时选择了按兵不动。

不是他不想动,而是实在不敢动。

再退一步讲,即便是白崇禧不惜一切,坚决把部队投入淮海战争,但也顶多是对淮海战役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往大了说,最多也就是不让国军在淮海战役里败的那么惨而已。



但这又如何呢?当时全国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国军注定要走向失败,因此,单是一场战役已经不足以对整个战争的结果造成多大影响了。

况且,淮海战役本身就是因势利导的结果,从最初的“小淮海”到后来的“大淮海”,充分显示了我军对于形势发展的敏锐以及应变,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白崇禧把家底儿都押上了,我军无非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对作战计划做出相应调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此而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