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在《城堡》中有这样一句话:

在追求我们所渴望的一切时,只需保持冷静、坚持理性,我们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我们的目标。

家庭教育中也是这个理,家长对孩子越冷静,越理性,越清晰时,养育孩子之路也会越顺畅。

相反,当父母对孩子过于呵护,过于关注,过于包办,过于溺爱和过度保护时,孩子反而更容易躺平、厌学和懒散。

这种情况并不意外,早在1925年科学家麦凯就做过一个老鼠的实验:

一组得到了特别的照顾,足够的食物,及时提供各种满足。

一组给的照顾比较差,只给60%的食物量,处于半饥饿状态。



令人吃惊的是,半饥饿状态的老鼠反而更有活力,更加敏捷,有着更顽强的生命力活到了2000天,而终日安逸的老鼠动作迟缓,连1000天都不曾活到。

适当受苦,没有那么好优渥的条件,可以带来更为良性的发展,而过度呵护则会导致早衰。

养育孩子也需要用好“饿鼠效应”,不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只满足一些基础需求,这样反而更能激发孩子的驱动力。

想起我在家庭教育落地辅导过程中,也会听家长吐槽孩子的一些现象:

孩子很懒,啥都不愿意做,干啥都没耐心,做啥都嫌烦;

孩子天天说学习苦,嫌弃作业多,只想躺平刷手机;

孩子一提学习就没劲和兴趣,一提玩就没精神;

我也想让孩子多做家务,多出门运动,可是孩子压根不做,我说了孩子不听啊!

往往这个时候,我都会让家长暂时先放下对孩子的各种埋怨,先想一想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什么,有没有以下几种情况:

pay_read_line 当前卡片暂时不支持哦

对孩子事无巨细的包办,让孩子只学习,其它什么事都不用操心;

孩子只要好好学习,他们提出的所有要求,父母都会拿学习来置换;

把孩子什么都安排好,从来不用孩子操一点心,所有的坑都替孩子摆平;

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全部满足,宁可自己吃苦,也不让孩子吃半点苦。

如果父母把孩子养得过于精细,回应过于全盘,把自己能给孩子最好的毫无保留,甚至加倍付出,那么孩子任性、懒惰和喜欢享乐,就只能怪父母骄纵孩子过度。

曾经有一个家长问我孩子不上学,不学习,每天只想着点外卖,只想着打扮,只想着四处玩,我该约束她?



我告诉她跟孩子把点外卖的频率商定一下,过度打扮时不提供那么多资金支持,适当管控下手机和孩子的零花钱。

家长说:我想也管,但管不住。我不给钱不行啊,我不同意没办法啊,孩子根本不听我劝,我不同意时孩子各种闹,各种吼,我不忍心看孩子那样崩溃,我心疼啊。我都哭着求孩子了,别玩那么疯,好好上学行不行?

恕我直言,父母要是心一直那么软,对孩子共情过度,心疼过度,对原则问题也不坚守底线,孩子只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逾越底线,最后变成无规则状态,爱干啥就干啥,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我对我娃一直养育方式就是“饿鼠效应”,对孩子的需求不完全满足,但也很重视孩子的需求。

像孩子想买个鞋或衣服,想吃个什么,想要个什么资料,想看什么电视或玩个游戏,想让我帮他做一点事情,我都全盘回应。

但孩子提出过分的要求,或者我做不到的事情,或者我觉得他能做的事情,我基本都会委婉拒绝。

我跟孩子说过:

即便我是你妈,即便我爱你,你也不能那么肆无忌惮。尊重是相互的,理解也是相互的,你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你搞不定的事情,欢迎随时来找我。

像我家娃在高中的一年半里,我几乎没去过学校看过孩子,也没有特意给孩子送过饭。



孩子对学校的感受是,虽然有点枯燥但还能接受,饭菜虽然一般,但还能吃饱,不需要我去慰问,也不需要我去送饭。让我忙自己的,没必要来回折腾。

另外,娃在学校是自己洗衣服的,只有厚衣服或他洗不了的床单会带回来让我洗。

孩子生活中的琐碎事,我能让他自己处理的都不插手,但孩子有情绪上的问题或者他无法搞定的事,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回应和助力。

爱孩子,不一定非要所有事都及时回应,孩子大了需要历练,需要自成长和自循环,这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和人格体系完整。

我的孩子偶尔会躺平、摆烂和厌学,但他几乎不会一直这么下去,他会反思,会总结,会自我复盘,也会有意识叫醒自己,重新出发。

对孩子养育,不必完全富足,也不必完全包办,孩子能做的让他们自己来,孩子做不了的,让父母助力,如此便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