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老鱼儿
编辑| 夏秋春
又到一年冰雪季,哈尔滨中央大街地毯已铺好,栏杆绒布已裹严,餐桌冻梨已切块,新鲜红肠已出锅,静等......
如果你觉得,哈尔滨只是在迎接“南方小土豆”,那可能格局还是要再打开一些。
12月初,位于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国际旅游集散中心正式开启。据介绍,该中心推出了多条国际化特色旅游线路,协助国内游客畅游黑龙江与俄罗斯。同时该游客中心也可以作为吸引俄罗斯游客的枢纽,通过哈尔滨联通全国、东北亚及东南亚各地。
从这样的定位中,不难看出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发展大战略:她可以成为一个串联俄罗斯、中国东北、日韩乃至东南亚的核心枢纽。
回顾历史,哈尔滨的诞生和繁荣,就是一个东北亚地区国际化发展的进程。
哈尔滨的城建始于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1896年,沙皇俄国为了寻求远东的出海口,积极修建中东铁路。这条铁路在侵占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相对积极的“副作用”:中国东北地区的国际化程度迅速提升,哈尔滨也很快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一个重要的国际化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
早期修建铁路和沿着铁路前往东北的,都是以俄国和各类东欧人为主,这使得哈尔滨的早年一片异域风情。在1912年,居住在哈尔滨的俄国人数达到43091,占总人口的73.7%。
上世纪3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内陆地区人们闯关东的开始,大批中国人开始向东北地区进行迁徙。其中,即便是地处严寒地带的哈尔滨,也承载了许多人对新生活的向往。
有数据统计,1934年哈尔滨的移民人口中山东人占了一半以上。作为典型儒家文化的承载群体,他们的到来,让哈尔滨开启了中国和西方俄国文化的融合过程。
直至如今,哈尔滨方言中的很多细节都残留着山东话的痕迹,比如“今儿(今天)”“明儿(明天)”“多咱(什么时候)”“胰子(肥皂)”“铺衬(碎布块)”等。
而到了新中国初期,和中国交好的苏联将一大批援助中国的工业项目,都投资在了哈尔滨。除了地缘接近以外,熟悉的城市历史和乡土人情未必不是一大加分项。
哪怕是时至今日,哈尔滨仍然是中国最具异域风情的城市,几乎没有之一。
据说最早在建设哈尔滨时,俄国人意图将其打造成沙俄在东方的首都,因此建设这座城市的时候,参照了圣彼得堡的图纸。因此,哈尔滨的许多历史建筑都带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如圣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上的欧式建筑等。如今这些建筑现在都是哈尔滨的标志性景观。
而且由于长期的浸染,俄罗斯文化的许多细节在哈尔滨人中留下深深烙印。比如红肠、大列巴面包、格瓦斯汽水等美食,都是异域美食与中国文化融合之后的产物。
如今全球政治经济各类问题日益复杂,不仅俄罗斯希望向东看,中国也需要东北的发展振兴,为经济提供增量。哈尔滨作为东北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
种种迹象可以看出,哈尔滨这座被低估的国际区域中心城市,还有远比想象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