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是一部重案实录刑侦大剧,由于和伟领衔主演,还有众多实力演员。

“清江两案”让秦川决心开展积案攻坚行动,但秦川开展积案攻坚,绝不仅仅是为了破案

改变过往的办案模式,把传统侦查和新技术侦查结合起来,借着积案攻坚大演练,让基层全部参与和学习,才是秦川的目的。



而最终三个陈年案子几乎前后脚告破,都是使用新技术比中的方式,宣告了这次行动的胜利。

这其中最先告破的是“清江两案”。在一次又一次的采集之后,终于在看守所采到了嫌疑人杜坤的指纹。

而比中这个指纹的,是放下照顾孩子,独自加班的技术辅警杨小洁。

秦川对杨小洁很重视,重回清江的第一件事情,就想请杨小洁吃饭,只是被拒绝了。



杨小洁也是陶维志之后,第二个被秦川请吃饭的人,那么为什么秦川这么重视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新技术侦查方法大大提高破案率,但背后是大兵团作战,费人也烧钱。

在这种情况下,基层人员的工作往往是琐碎重复枯燥的,而且容易被忽视存在,但又不可或缺,甚至至关重要,是临门一脚。



秦川表面上是赞扬嘉奖杨小洁,其实是在肯定和鼓励所有的技术辅警,让所有人都看到立功的机会,激发自主性。

另外估计还有一层小心思,那就是故意打脸清江的一些人,就整天想着请他吃饭,经历了爆炸案后,还是改不了耐不住的毛病。



其实秦川对陶维志的鼓励,也是差不多的原因,但比杨小洁还要更多一些,深挖两个字简单,但做起来很难。

东林县三个小女孩的案子,是新技术最吃瘪的一个案子。最早的时候,曹阳检测出来的,嫌疑人是顾姓族人。

陶维志追查顾家的谱系,一路追查到了清朝,追查到了顾家坡,就是比对不中。



后来在秦川的组织下,专家组用新技术重新检验,比中嫌疑人和穆新生有关联,也就是嫌疑人是穆氏族人。

但把周围都排查一遍之后,还是一无所获,让人很崩溃,后来才知道原来比中的穆新生是过继的,真正应该姓纪。

然后陶维志又开始疯一样追查纪家人,查到了穆新生的亲生父亲叫纪三坡,来自东井村。

本以为这次终于是临门一脚了,结果东井村根本没有姓纪的人家。



深挖再深挖,终于查到东井村原来有四个坡,其中一个就是顾家坡,也就是曹阳最早的比对没有错。

嫌疑人不但是顾姓后人,还是纪姓的后人,这其中必然存在关联。

终于查到,在1958年的时候拆分成了东井上村和东井下村,东井上村后来还叫东井村。

所以,这一路陶维志等人问路都说东井村,自然也就没人提下村了。

最后,上下村一起比对,终于在下村抓到了嫌疑人王海。不姓顾、不姓穆、不姓纪,而是姓王。



可以说其它两个案子中,新技术比对的贡献很大,但在东林女童案中,陶维志的贡献更大。

再厉害的技术,最后也只是辅助工具,如果没有陶维志的偏执,没有他坚持下来,就不会有结果。

秦川不可能永远在一线,他希望各个基层的队伍里,有一个标杆型的人物,成为精神支柱。

清江是杨小洁,良城有范守良和他的学生,而东林县他希望的是陶维志。但遗憾的是,陶维志在破案后放弃了当刑警。



因为他发现这六年的时间,他已经失去了一线刑警需要的干脆和敏锐。如今满脑子都是碑刻、村志、族谱、历史。

陶维志离开去做什么没有明说,但从他和检测中心的玩笑推断,大概率是去开工作室,做寻亲和打拐相关了。



其它案子中,都有对关键警员家庭的描述,一个人的家庭环境,决定了他的执着和在乎。

唯独陶维志一直是独来独往,似乎没有家人一样,或许他和武老师一样有特别的身世,不得而知。

陶维志的选择让人遗憾,但人各有志,理解尊重祝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