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亦城(富书作者)

有这样一位古代诗人,一生不算顺遂,甚至是不太平,可他却活出了自在的滋味。

无论环境如何,心居永不动摇。

困难和挫折算什么?他用一句话来应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这个人就是苏东坡,于是,一句“谁怕”,陪他走遍天下。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心绪被外纷扰,内里无从下手,面对这样的境况就更应该多读苏东坡的诗,去迎面而上那些难题与逆境。





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当人的执念无法达成时,烦闷总是像顽固的石头屹立在心中的某处,重压不起。

然而这样的心态势必是一种累赘,它让我们总是困在过去,更无法让我们轻盈地往前走。

面对这样的难题,苏轼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知飞鸿踏雪泥。”

原来,在苏轼重游绳池时,看见往日和弟弟一起在墙上题的字迹逐渐变淡、消失。

他为此而感伤,忽而几只飞鸿闯入他的眼线,只见飞鸿在雪地上踱步,留下一行行脚印。

转眼间飞鸿飞走了,飘洒下来的雪也慢慢地覆盖住这些印记,

看到面前如此自然发生的一切,苏轼突然开怀。人生有太多的东西都是转瞬即逝的,你无法超越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去保留它们。

所以只有不执着于所逝去的,才能够好好过接下来的生活。

正如莫言所说:“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就留作回忆,想要得到的就更加努力。”

人生不过是,活在眼下,拼命过后要洒脱。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麻烦时会怎么处理?

是像无头苍蝇似的只顾乱撞,还是依然能够镇定自持的冷静下来处理问题。

又或者将眼前的麻烦当做玩笑一桩,轻松应对,还能笑看风云。

人的心态真的很重要,宋神宗元丰五年,某次苏轼和友人外出游玩,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大雨。

旁人都加速跑了起来,唯有苏轼在这场急雨中照常行走。

于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由此而来。

与其说苏轼有在雨中闲庭信步的雅兴,倒不如说他有凌云壮志的豪情。

风雨如何?我照样行走,不影响我的速度,不影响我前进的方式,一切任其发生。

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上的烦恼,感情上的困苦……有时让你倍受打击。

但环境如何,最终由心境决定,而心静自然就能够改变所有那些不利于你的磁场。

汪曾祺曾有过一段至暗的时光,他蒙冤下放农村劳动。

他要做猪圈、刨冻冰的脏活累活,他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宽慰自己既来之则安之,努力完成任务;

他需要给果树喷波尔多液,这份工作需要十二分的细心和耐心,他没有半点牢骚,反而安慰自己浅蓝如晴空的波尔多液还挺好看的。

后来,有人问他:“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

汪曾祺回答:“随遇而安。”

人生本是一场苦旅,无法掌控各种磨难和意外,倒不如安顿好自己的内心,坦然接受生命的一切暗淡。

正如《死侍》中说到一句话:“当你遇到苦难的时候,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哭,要么笑,笑声,可是天然的麻醉剂,哭泣,则痛彻心扉,在乎越多越容易受伤。”

人生没有过不去坎,既然无法在悲伤中得到解脱,不如就从郁郁寡欢中跳脱出来,去看自己原本想看的世界,没准惊喜就在那里等着你不期而遇。

人生多风雨,苦乐随缘,改变能改变的,接纳无法改变的,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清醒。





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作家张小娴曾说:“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次离别,又要经历几回人面桃花,然后终于习惯了身边的人来来去去,终于明白了没有永远的相聚。”

相遇是一种缘分,相见欢更是难上加难。

在这样依依不舍当中惜别,任何人都会感受到孤寂的。

苏轼与钱穆父相识于元祐初年,两人同朝为官,彼此性情相投,很快成为好友。

后来,钱穆父离京去越州任职,苏轼写诗相送,一别就是三年。

后来,他们在杭州相遇,两人久别重逢,都兴奋异常。

在酒桌上,酒不断,话也不间断,恨不得把所有未曾传达的故事告诉对方。

然而,在这次短暂的相逢后又将迎来长久的分别。

想到这里,钱穆父倍感悲伤,连喝酒的兴致都没有了,停下来独自神伤。

苏轼察觉了他的心事,豪迈地饮下一口酒对好友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在这趟人生的旅途中,相见有时,离别有时。

你我不必痛哭流涕,不必感时伤怀,有些人光是遇见便是莫大的幸运。

知乎热度榜上,曾有个讨论度很高的话题:“人与人交往时,最好的心态是什么样的?”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一个成年人,与人交往最好的心态,就是笑对聚散,亲疏随缘。”

曾以为,一份好的感情是细水长流,亲朋好友必定长长久久陪伴在侧,永不分离。

殊不知,人生旅途中人来人往,走到最后,剩下的只有自己。

相遇是美好的意外,离别才是人生的常态。

所以人生最好的姿态是,相聚时,好好珍惜;别离时,潇洒告别。





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毛曾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

一个人即便有再好的外表,但是脑袋空空就会让人感到愚笨无趣。

若是风度翩翩,出口成章,旁人与之相处也会被无限吸引。

苏轼在凤翔府任职时,很多名流子弟都爱追捧他,不过他并不为之所动。

但他很看好满腹诗书的董传,苏轼离任时还特意写了一首诗来勉励董传读书。

董传也不负所望,一举考中了进士。

外在的东西并不会影响一个人想要努力的决心,不要自认为条件不好就不足矣抵达星辰。

物欲可以是前进的动力,也可以是前进的绊脚石,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因本心而为。

无论怎么样,只有真的才学偷不走、扔不掉,所以“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才流传已久。

苏轼的这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更能很好的阐释这个道理。

为心所动,为情自由,一个人活在世上最大的快乐可能就是一直走在找寻自我的路上,而书是个很好的帮手。

或像浅浅溪流,点点滴滴滋润进心间,或恍然大悟,明白茫然已久的真理。

总之,读书在人生的任何时刻都不晚,它能在某个时刻让你跳脱出自己的人生,俯视这一切,当人站的高了,胸怀就变得广阔了,也就能俯下身来好好的与自己和解。

这样才是真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曾听过一句话:“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四海飘零,换作常人可能是一蹶不振,自暴自弃。

可苏轼却将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权当作一杯清茶饮下。那份豁达和修养,不由得让人觉得生活美好,人生可期。

在他看来,好的坏的,都是风景,人间万事,不过如此。

作者简介:亦城,富书作者,一个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种能力来支撑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挠,不被诱惑,这就是屏蔽力,第4本书已出版,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