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

  悠久历史让中国人看待世界"有定力"但"不僵化"

  "大同"与"小异",让新中关系"熟悉"且"有趣"

  新中合作:敢于"画蓝图",更要"积跬步"

  不久前,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来华访问。这是李显龙今年5月卸任新加坡总理、就任国务资政之后首次访华,同时也是他近20年来第十五次访华。

  访华期间,李显龙在评价中国的发展经验的时候说,中国的发展是"百年大计"。中国善于运用"战略视角",沉稳应对发展过程中的"短暂起伏"。

  杨荣文新加坡前外长):

  深厚的历史积淀让中国人"有定力但不僵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也有自己深刻的感悟。

  中国人认为,人类发展是有周期和节奏的,任何变化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如同潮起潮落。而在哲学上,中国人同样承认事物的周期性,这在易经当中有所体现。

  正因为如此,中国在看待事物的发展时,会基于长远的视角,把它们放在历史的周期中去看待。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僵化地看待发展,这意味着中国人意识到,在历史的发展进程的表象之下,还有其他因素或更大的力量在发挥作用。


  新闻联播截图

  关于新加坡和中国的关系,李显龙在访华期间说,在更不确定和动荡的国际环境下,"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同努力,尽全力发展合作关系"更为可贵"。

  杨荣文(新加坡前外长):"大同"与"小异",让新中关系"熟悉"且"有趣"

  新加坡和中国在很多方面有共同之处。作为国家,中国体量非常大,而新加坡很小,但新加坡四分之三的人口是华裔。因此,两国之间有相当大的文化联系,使双方更容易理解对方,尽管不可能完全理解,但比许多其他关系更深入。

  两国在很多问题上有共同利益,例如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并开展合作等。

  因此,在很多重大问题上,新加坡和中国的看法是相似的,能够很大程度上达成共识

  当然两国之间既有"熟悉感",但也有"差异感"。"熟悉感"让建立信任和联系变得更容易,而"差异感"则使这种关系变得有趣且有价值。


  图源:新加坡总理办公室官网

  今年,中国和新加坡的标志性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迎来30岁生日。看看而立之年的"孩子",也被认为是李显龙访华的"主题之一"。

  李显龙说,苏州工业园30年的发展成果"超过了当年所有最大胆的设想"。

  杨荣文新加坡前外长):新中合作:敢于"画蓝图",更要"积跬步"

  苏州工业园区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项目。我第一次去苏州是在1993年,当时我们在金鸡湖边散步,合作还只存在于计划和设想之中。我们当时说,这个计划只能一步步实现。我们虽然敢于做"宏大的设想",但采取的是务实的行动

  事实证明,苏州工业园区取得的发展成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虽然当时我们对它的未来有所规划,但从未预料到它取得的成就会如此全面和卓越。

  未来,世界应该是多极的,中国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新加坡则可以成为连接中外的关键,这对中国和新加坡都非常有益。双方的合作领域将涉及金融、科技、贸易、人工智能甚至太空探索等领域。

  中国在太空技术上迅速进步,并且重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国不是仅独自探索太空,也愿意共享知识和经验。这一方面体现在欢迎国外航天员参加中国空间站的飞行任务。同时,中国还邀请各国嘉宾参观位于海南文昌的航天发射中心。

  而这(航天发射)有可能成为中国和新加坡在太空探索方面合作的领域,因为新加坡靠近赤道,从赤道发射航天器,能够获取更高的初始速度。当然,新加坡没有足够的土地,但这些现在看似困难,甚至天方夜谭的想法,在10到20年后可能会变得至关重要

  因此,谈论新中未来合作时,我想说,瞄准未来的需求,然后从实际的小步骤开始。这也是苏州工业园区带给我们的经验,从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逐步去实现它。

  记者|汪一鸣 陈濛

  签审|邹浩宇

  监制|关娟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