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张松涛 通讯员 赵茜茜

近年来,涉未成年人案件数量增多,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因素愈发复杂,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清丰县检察院倾力打造“风筝门诊”品牌,主动把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网络,构建未成年人犯罪诉源治理新模式,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法治绿荫”。

一、依托“风筝+”,搭建大治理平台

始终秉持“惩防并重、以防为先”理念,以“法治护航、逐梦蓝天”为寓意,创设“风筝门诊”,入驻县综合治理中心。积极协调,成立以政法委牵头,检察院、共青团、教育局、妇联等11家单位参与的“风筝护未成长”领导小组,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全县587名专职司法社工、18名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为联络员,搭建以“风筝门诊”为枢纽,相关单位参与,司法社工、法治副校长为触角的“风筝+”大综治平台,面向未成年人贴心提供精准帮教、法律咨询、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困难救助、就业指导等服务。截止目前,先后开展心理疏导117人次,家庭教育指导119人次,上门“诊疗”22人次,发出督促监护令43份,司法救助3人。

二、实行“门诊+”,推进个性化“诊疗”

“风筝门诊”以“医治”涉罪未成年人、临界罪错未成年人为宗旨,开展个性化“诊疗”服务。一是“坐诊”。选派未检检察官、心理咨询志愿者为“医师”,轮班“坐诊”。配备先进的电子心理沙盘和心理测评仪器,实时生成未成年人心理动态变化量表,高科技“望闻问切”。二是“分诊”。对于情况复杂、“诊疗”难度较大的,区分不同情况,及时“分诊”,“对症下药”。如与教育部门结合,帮助失学未成年人复课复学;与民政等部门结合,开展救助资助。三是“巡诊”。与司法社工、法治副校长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实时了解涉罪未成年人、临界罪错未成年人情况。“风筝门诊”不定期上门“巡诊”,帮助量身定制特色“处方”,促进教育转化。四是“会诊”。不定期召开相关单位参加的“会诊”研判会,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共同研究改进措施,明确发展方向,协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三、注重“检察+”,形成大保护格局

切实找准检察履职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的切入点、着力点、结合点,以综合履职推动“六大保护”相融与共,协同发力,共同画好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会同教育、人社等部门,探索建立欺凌防控、性侵防范等机制,为涉案未成年人开通复课复学、从业就业的绿色通道。如本院接连受理的多起未成年人涉嫌盗窃案件,在分别作出相对不起诉和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形成侵犯财产类案,分流至县教育局、人社局,帮助1人重回校园、7人融入社会。会同公安、文化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网吧、酒店等特定场所以及KTV、酒吧等高风险场所开展多次专项整治。近两年来,已针对县域KTV违规接纳、雇佣未成年人发出检察建议3件,发放普法宣传单500余份,检查娱乐场所8家次,停业整顿2家,下发未营业提示函1份。会同烟草局、市场监督部门组建“风筝+”禁烟禁酒小分队,深入开展“保障校园周边安全”烟酒治理专项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健康周边环境,相关经验做法被最高检官方门户网站发布。会同妇联、民政等部门积极构建“司法救助+社会救助+支持起诉”衔接机制,最大限度传递司法温情。如办理的一起监护人性侵智障少女案件,在对该被害少女开展司法救助的同时,协助其申领残疾证,并支持起诉撤销监护人资格,获评全省典型案例。

四、采取“课堂+”,坚持精准化施教

“预防是最好的保护”,“风筝”未检工作室坚持分类指导、科技赋能,有针对性开展教育预防。一是深化课堂宣讲。结合日常“巡诊”,推进法治进校园、进课堂常态化制度化。去年以来,先后开展“护未成长、法治同行”“弘扬法治精神、争做守法达人”等主题宣讲32场次,受众12000余人次,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颗“法治扣子”,让法治精神、法治信仰植根心中。二是推进线上普法。借力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上传、发送法治图文。“风筝在线”实时解难答疑,与未成年人及其他受众沟通交流。先后制发法治图文千余篇,微视频20余个,拥有粉丝量10万+,以真实案例为素材拍摄的微视频《“未”爱不掉线》被省院官方微信展播,受邀至濮阳市新华大讲堂开展普法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过万,让更多法治元素走进了百姓视野。三是打造法治基地。为开展专业性、针对性更强的沉浸式未成年人现场法治教育,2024年9月,清丰县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顺利开工。该项目属集法治宣传、教育培训、心理疏导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

审核:张松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