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宁区小学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家校社共育3+3”计划以家校社共育为核心,通过阅读、劳动、运动、艺术、信息和科学六大板块,将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创造出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数智校园。今天,和“宁宁”一起走进长宁校园,看看它们如何将家校社共育与数字化赋能结合,利用科技的力量,激发孩子们的潜能,培育新时代的青少年创新人才。

建青实验学校小学部:

数字化共育课程搭建多方参与的数字学习空间

走进建青实验学校小学部,三年级“一起·玩”建筑课程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数字化大门。在这里,课程团队利用数字云科技,建立了一个丰富的建筑课题信息资料库。学生们在数字化教室里,不仅能够学习建筑知识,还能在虚拟现实中体验设计和建造的乐趣,实现数字技术与学习的完美融合。


与此同时,建青实验的家校社协同共育课程团队实行线上线下联动机制,让教学模式焕然一新,将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紧密相连。通过视频会议,团队成员共同策划、设计课程,利用数字化工具制作视频和教学课件,实现了课程共建。同学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参与到这科技活力满满的学习中来。



秉持着“和而不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建青实验学校小学部的探索远未止步。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家校社协同共育课程的数字化探索,利用先进技术,搭建出多方参与、共同成长的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和成长空间。

长宁实验小学:

生活课堂造就科技梦想,培育创新素养

依托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契机,长宁实验小学积极探索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变革,以人工智能为主题创新课程,推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协同,打造出一个多方参与的生活课堂。


人工智能系列课程,是长宁实验小学教育创新的一大亮点。老师通过创设真实生活场景,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象、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拓展活动中,学生们走出教室实地考察智能低碳社区,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创意。


借助“亲子课堂”家校社共育活动,学校还积极邀请家长们走进课堂担任“一日教师”,与孩子们一起探索AI的奇妙世界。“人工智能的应用、AI工程师的日常、聊聊ChatGPT那些事儿……”来自人工智能行业的家长志愿者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孩子们开启了一节节生动的社会科技启蒙课。


通过学习、探索和实践,同学们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创意作品,制作出宠物自动投喂机、智能浇花系统等系列作品,用智慧解决生活难题,点亮科技应用的道路。

学校的支持、老师的引领、家长的助力搭建出知识的阶梯,让孩子们可以兴致盎然地爬上巨人的肩膀,探索科技的奥妙。创新的教学模式和多方协同的育人生态,也让长宁实验小学成功地将素养教育根植于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长宁路小学:

智慧体育打造运动乐园,让运动趣味发生

在长宁路小学的智慧体育运动乐园,传统的体育课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通过智慧课堂、课后AI游戏和亲子互动活动,孩子们的运动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


“立定跳远马上开始了!谁是跳得最远的青蛙勇士?”长宁路小学的操场上,一堂以“青蛙勇士挑战赛”为主题的智慧体育课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情境的巧妙结合,激励着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体育锻炼的“大挑战”。旁边的体育测试屏还能够通过AI识别,直接生成立定跳远的运动报告,让学生们的运动表现一目了然。

课间,智慧体育屏幕成为了孩子们的新宠。“AI魔镜”体锻屏上的趣味锻炼小游戏,如石头剪刀布、123木头人等,让孩子们在课间也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


每周六,学校全天面向全体学生和家长开放运动场地及“智慧体育”运动设备,并配备专业志愿者教师进行指导。家长使用孩子的账号信息登录校信APP即可预约进校,带孩子一起度过一段亲子锻炼的美好时光。此外,家长们还可以通过软件平台查看孩子的运动状态和成绩,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课内,智慧体育以数字化赋能的形式让体育课堂更加有针对性;课外,各类数字化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应用还成为了学生的“专属私教”,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科学化、多样化的体育运动指南和训练计划,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孩子们健康、活力成长。

随着长宁区小学学段的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家校社共育3+3”计划的深入推进,长宁校园涌现出越来越多令人惊喜的个性化多元化课程设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探索以及数字技术实践。这些创新实践满足了学生个性需求,丰富学习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未来,“3+3计划”将继续致力于五育融合,鼓励家庭参与教育过程,利用社区资源拓宽学习平台,让教育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精彩的教育新天地,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

资料来源于区教育局

撰稿:何郁柠

原标题《体育课还可以这么上!“宁宁”带你走进长宁这些“数智校园”》

来源:微信公众号“上海长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