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心愿:在强国之路上贡献力量


张黎明在调试机器人。(资料图) 沈岳 摄

“时代楷模”、改革先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奋斗者”……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滨海供电分公司运检部配电运检室党支部副书记兼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身上,有着太多的荣誉。但他的荣誉墙中还缺少着重要的一块——“大国工匠”。

作为天津市推选出的6名大国工匠候选人之一,被誉为电力抢修“活地图”的张黎明曾认为,目前的自己与大国工匠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但训练营的一堂讲座却让他茅塞顿开。

这堂课由“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主讲。“他分享了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我们深入探讨了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以及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践行工匠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的‘胸怀强国之志’、‘锤炼强国之技’和‘勇建强国之功’的重要性。”张黎明说,这堂课引发了自己的深入思考。

“千锤百炼、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就是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必要条件。想成为工匠乃至大国工匠,必须在专业领域对自己‘斤斤计较’。一批又一批勇立新时代潮头的产业工人们矢志不渝扎根一线,汇聚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在来自各行各业大国工匠们的带领下,将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我要做这其中的一员。”明确了努力方向的张黎明目光坚定,“我坚信,我与‘大国工匠’的距离正越来越近。”

第二个心愿:培养更多热爱创新的人才

张黎明想做一个“能在生产现场解决生产难题”的大国工匠。“港珠澳大桥当初建设需要攻克很多难题,这些难题并非靠单个人力量可以解决。而在深山能提出创新解决方案、解决世界级难题的人,也能称之为大国工匠。”张黎明边思考边实践。

在日常巡线过程中张黎明发现,带电作业的电力工人必须穿着厚厚的绝缘服,夏天刚穿上就浑身湿透,还要在10千伏高压的危险环境下长时间作业。张黎明决心研发带电作业机器人。经过与创新团队历经数年的努力,张黎明当初的愿景如今已实现大半:“我们带电作业班的一线工人师傅们,能够在凉亭里喝着茶,拿着遥控,远程操作着机器人,在没有噪声的带电作业现场工作。”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源于基层一线的“小创意”,短短几年时间,就成长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大发明”。张黎明说,这些年他们先后申报技术革新成果500多项,带电作业机器人等一批创新成果也实现产业化落地。多种创新方法和新型驱鸟器等创新产品的投用,让电力工人的故障抢修速度从平均180分钟降低到60分钟,提升了三倍效率。

“创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把一件件产品当作‘作品’来打磨的极致追求,更是甘坐冷板凳、闯入生产实践‘无人区’的敢为人先。”在张黎明的带领下,以他名字命名的张黎明创新工作室已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基地,带领63个创新工作室2000余名“电力创客”“蓝领创客”取得丰硕成果。有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爱上创新,善于创新,敢于创新。

第三个心愿:用创新之光点亮万家灯火

就在几天前,作为市总工会兼职工会副主席的张黎明为调研工会驿站而路过公园前的一片空地。“你是张黎明吗?”旁边一声呼唤让他停止脚步。

“大爷您认识我?”“黎明出发,点亮万家嘛。哎我跟你反映个情况,这块地方缺少些摄像头啊,若有突发情况无法及时查看……”张黎明掏出本子一一记录,认真的态度让老人很是高兴。

无论走到哪,张黎明手里总攥着个本子,本子里密密麻麻记载的全是他在服务百姓时发现的大小问题。他发现为居民解决用电问题时,大家往往对供水、供热、供气等民生问题也有需求,但每一次都要打不同的电话,等待不同的专业人员来解决。他便主动发起“电水气热”公共行业党员服务队联盟入驻社区“红网格”,形成多方联动服务送温暖机制,联盟进一次社区就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让社区居民真正体会到保姆式、跟踪式、亲情化的贴心服务,彻底打通服务百姓的“最后一米”。

“我是一名一线电力工人,时时刻刻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张黎明说,“我希望大家想用电时就有电,享受这盛世的幸福和温暖。”

(天津工人报记者 高竹君)

来源:中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