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上海相册》始于2020年春夏,澎湃新闻与《萌芽》杂志社的合作,至今已发展至第四季,共有中外摄影师60多人,作家40多人参与。摄影师群体既有来自近现代的大咖先行者,也有崛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觉悟者,当然,90后乃至更年轻的一代正以锐不可当之势汹涌而来。其中,国外摄影师在不同时期,也记录下他们眼里的上海和中国之旅。该项目与作家群体的合作中,在各方多元的视角下,《上海相册》也得以向读者展现一个层次更为丰富的上海。今天推出《上海相册》第四季的第九篇《Gameboy的循环旅程》。
摄影家尔冬强曾以“视觉档案”的方式,一条路、一条弄堂地梳理拍摄旧上海留下来的老房子,而在本季《上海相册》中,尔冬强提供了以下这一组黑白照片,它们鲜活地带人穿越回到了三十多年前上海生活进行时的现场,长长的影子投在坑洼的水泥地上,泛出了照片人的青春岁月,我们变成了懵懂的孩子或是眉花眼笑的男女,望向自己依旧健朗的父母和改造前的弄堂与街区。
作家吴昊显然是其中一个懵懂的孩子,这些照片领着他回到了上海老城厢周边,让他变成了那个对着 Gameboy 流口水的小鬼。11路电车日复一日绕着老城,慢慢地,老西门外的自忠路变成了“新天地”,心爱的 Gameboy 也被来家中收旧货的人顺走了。今天,吴昊依然偏爱掌机,黑白屏幕变成了彩色,“环城电车”路线依旧,而风景不同,时代无法倒带,奔腾向前才是人的宿命。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人民路方浜中路拐角处的11路始发站旁,从前有一众沿街的小商贩,多是豫园小商品市场的延伸。唯独这位老板另辟蹊径,在卖雪花膏、五香豆的隔壁,把自己的店堂间辟成了游戏机店,尺寸不一的各色显像管捂出一片低压的气旋,如同在太平洋上逐渐生成的台风,抽干了周边张望小鬼的口水。红白机或者是小霸王盗版学习机都是过气货色了,此刻引人垂涎的宝贝是刚刚“走水路”来沪的任天堂Gameboy。任天堂掌机的分量,是只有老法师才知道的厚重,动辄上千的价格更是成为了镇店之宝,我望着像砖块般的游戏机挪不开步伐。“哎,好上车了,去外婆家……”母亲的呼唤声响起,那是真的买不起,但并不妨碍在稍纵即逝的时光里,张望一下梦的图景。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11路是个圈,从十六铺到老西门,晃悠晃悠地踱步,时不时“翘个辫子”,引发乘客的抱怨。作为“公交子弟”,坐车是不要钱的,一句“厂里的”之后大步往里走。11路的终点站是老西门,站台旁边矗立着当时的市百八店,正是跳舞毯兴盛的时光,每个楼层都能听到熟悉的旋律,门口是簇新的皮肤检测设备,店员们张罗着给爱美的女士们做着介绍。不需要姆妈说明的是,买不成任天堂Gameboy是忧愁的,这种负面情绪超过了上海电视台只放一半的《圣斗士星矢》。但是忧愁本身也是小人的自省,爸妈每个月的工资尚且糊口,住的地方局促狭小,甚至不得不长时间把我扔在外婆家。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住在外婆家,是因为上小学近。马当路小学所在地域,有着大量经典的石库门建筑,一个门洞弯弯绕绕可以住下几十号人。朋友H的爸爸是北方二线歌手,虽然和H的妈妈感情不睦,但是基因让他变得十分具有表演天分,歌唱得好人也长得俊朗。有时放了学,跟他回家打红白机,在石库门里七绕八拐,常能在他家闻到浓烈的草药味,他们家似有哮喘病史。关注于《魂斗罗》《赤色要塞》的小学朋友们自不会介意,因为大家都晓得时间一到,每个人的姆妈都会把自己拎回家去。
到了过年的时候,爸爸在自忠路门口停好了自行车,十分神秘地递给我一个牛皮纸袋子,里面居然是朝思暮想的Gameboy。妈妈愣住了,爸爸则轻描淡写地表示这在黄河路应酬,广东来的客户“送”的。仔细想来,那段时间可能是爸爸换手机换得最为勤快的年代,摩托罗拉、三星、诺基亚、爱立信……妈妈的埋怨、爸爸的解释,收束在除夕夜里的鞭炮声里。跟着Gameboy一起到的,是两盘原装正版卡带,那精美的包装、光滑的卡带盒,拆刮里新,就那质地不知甩开方浜路那些盗版卡带几条马路。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有了这宝贝,再不愿去的亲戚家我也会跟着父母去。碰上家境相对优渥的哥哥们,还能交流下游戏心得,甚至换换卡带,当然原版的肯定是不换的,为了买些盗版卡带不得不努力学习,用考试成绩去方浜路老板那儿消费。老板不时也会调侃,这小鬼手里居然有个日本行货,偷摸着也会问爸爸是从哪里渠道拿来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的梦想就是长大以后开一家游戏机店。不论是在十六铺的阳台上,听着黄浦江侧畔传来的汽笛声;还是在自忠路的老虎窗边,几个男孩轮流打《拳王98》,互相嘲讽的热闹劲……儿时的记忆总是不真切,犹如一眨眼就竣工的东方明珠。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他们说马当路小学要拆了呀……”小时候,对于香港的了解,一方面来自于97年交接仪式的盛大,另一方面则来自于Gameboy好像是从那儿“走水”来的。当新天地的计划要落实成真时,弄堂里变得沸腾起来。“我们这里以后就是一个人工湖……要造商品房。”聒噪的议论中,对面弄堂里的阿毛爷叔,撞了大运,在临动迁之前中了上海风采福利彩票。那个夜晚,无数的街坊邻里在电视前目睹这个家伙在彩虹转盘上抽奖,说来也是惊喜,小球不偏不倚地落在100万上。世纪之交的百万大奖,效应是轰动式的,不仅邻居们兴奋,阿毛的亲戚们更是如此,直到搬离旧宅,每天来拜会他的人总是络绎不绝。逐渐地,弄堂里的人变少了,有的搬去了闵行,有的则去到浦东。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做教师做了一辈子的外婆不是个懂得变通的人,经过和动迁组几番交锋心里早就打了退堂鼓,开始瞒着妈妈变卖家中一些老家电。在这段动荡的日子里,我的Gameboy也被来家中收旧货的人顺走了……连着转学升学,搬迁过江,记忆会变得模糊,但我总还是记得那天回到家后的眼泪,明明放在微波炉上好好的,怎么就不见了呢。
自此我的11路缺掉了一环。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二十年时光过去,到了要结婚的时候,因为婚庆公司坐落在小东门,我有机会重新回到四明公所的牌坊下坐一回11路。新的11路已经是上海为数不多的无轨电车了,路线还是如旧,沿途的风景早已不同。有了空调的加持,自不必掏出麻袋里的蒲扇,新的电力系统也让司机省去了下车“拉辫子”的烦恼。这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无法和妻子言说,只能指着那块尚且存在的牌坊笑言小时候一直以为它是个不吉利的去处,特别幽暗阴森。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今年春节,与几位南市区朋友约好,在十六铺集合,尝试进行一次Citywalk,不想丹凤路、宝带弄这些地方被围堵起来,上书“旧改基地 禁止入内”。一行人兴致索然,沿着福佑路向豫园走。儿时总是惊惧于夜晚的点春堂,青苔遍布的雕栏花窗,斑驳的树影,不时钻入梦里的小刀会喊杀声,如今一望是蜿蜒曲折的人流,是导游嘴里的精确表述。这一切的感觉、味道,就如同方浜路上孤立着的童涵春堂遗址,它或许可以被留下来,然而其他的,这些老南市的建筑、故事、人和隔壁的卢湾一样,它们都会消逝在城市更新中,连同我们的一部分一起被带走。
当然,游戏机自然也会推陈出新,上了初中,黑白屏幕变成了彩屏……直到今天,我仍然偏爱掌机,就像仍旧行驶在“环城园路”上的11路电车,不断地循环往复,只是时代无法倒带,奔腾向前好像才是人的宿命。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尔冬强 作品
摄影师自述
上海人提前眺望到了西方文明,西方社会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每个市民的骨子里。这座城市又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密密匝匝的老洋房、石库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上海的每一栋房子的每一扇门,里面都会有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等待我去挖掘、寻根。
任何地方的发展都要付出代价,那就是历史文化元素的消失,我几十年来一直做一件事:把消失的东西通过图片的形式和实物的方法记录下来。尤其是为中国变革的历史进程,储存一份鲜活的、可以和整个世界匹敌的影像档案。
摄影师简介
尔冬强,祖籍天津,1959年生于上海。从事专业摄影数十年,以捕捉和记录文化变迁而见长,曾任记者和编辑,被誉为中国最早具有独立精神的自由摄影家,足迹遍布中国各省和世界各地,为这个多变的时代拍摄了大量的视觉文献。
文字作者简介
吴昊,文学编辑,评论作品见于《上海文化》《当代小说》《文艺报》、“澎湃-翻书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