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市中区马家庄附近,多条铁路线在这里立体交汇,车辆往来繁忙。
铁路,仿若钢铁巨龙蜿蜒于华夏大地,它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时代发展的鲜明烙印。“铁路交通的发展变化可从多方面展现生活的巨大变迁,简而言之便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41 岁的孔祥配在火车司机岗位上默默奉献了 22 年,其驾驶列车安全行驶里程达 330 多万公里,此距离相当于绕地球 82 圈。他从最初驾驶东风 4 型内燃机车出发,历经韶山 7E 电气机车,再到驾驭和谐号、复兴号,从一名内燃机车司机逐步成长为最年轻的动车组司机,亲身经历了胶济铁路的电气化改造进程,亲眼见证了铁路上的中国速度,在这一历程中,他也成功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梦想,他的职业生涯也是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的缩影。
德建胶济铁路终点济南站保存完好,现为胶济铁路博物。两个甲子,这座老站见证了我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
胶济铁路博物馆内展示的老胶济线上的钢轨,见证了那段过去的历史。
胶济铁路济南站旧影(胶济铁路博物馆供图)
在济南市天桥区胶济铁路博物馆,孔祥配常来缅怀历史。馆内《胶澳租界条约》复制本诉说着胶济铁路的曲折起源;克虏伯公司制造钢轨、津浦铁路济南站钟表构件见证着岁月流转。他凝视这些历史遗珍,再看当下铁路的飞速发展,心中满是感慨。
胶济铁路博物馆内,孔祥配正在阅读《胶澳租界条约》,铭记历史。
胶济铁路博物馆内展示的铁路不同岗位的袖标。
2002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孔祥配见证了我国电气化机车的更替与发展,他对老蒸汽机车也非常着迷。
胶济铁路博物馆内藏品众多,馆内屋顶的木质结构穿插其间。
孔祥配拍下上游蒸汽机车的图片,准备回家给孩子讲解蒸汽机传动系统。
在胶济铁路博物馆顶层,被拆除的津浦铁路济南站钟楼的钟表构件陈列在这里。
德建胶济铁路济南段沿线,普集站、明水站、龙山站、郭店站、历城站、黄台站、北关站等依次排列,终点是 1915 年建成的济南站,其位于胶济铁路自东向西 395 公里处。历经百年风雨的老站房,如今已成为胶济铁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静静见证我国铁路从起步到兴盛的伟大跨越。
北关站建筑保存完好。
北关站旧影(胶济铁路博物馆供图)。
复兴号经过黄台站老站房。
明水站老站房已经拆除,这是在原址上建的明水小站博物馆。
明水小站博物馆内,游客正在观看老的铁路零件。
在明水小站博物馆,可以看看书,享受一下慢时光。
章丘站。
济南市市中区马家庄附近,京沪高铁、济郑高铁、新津浦铁路等在此处纵横交错、立体交汇,列车如离弦之箭往来穿梭。来自河南信阳的余胤其与他的老师同学搭乘济郑高铁抵达济南,前来参加招飞考试,他们在济南西站前兴奋地合影留念。如今的济南,在铁路发展进程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一带一路”的宏大战略背景下,中欧班列频繁穿梭于欧亚大陆之间,济南凭借济南站、济南东站、济南西站等多个重要站点,在国际贸易与交流的舞台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济南市市中区马家庄附近,京沪高铁、济郑高铁、新津浦铁路在这里立体交汇。
济南东站旧影(胶济铁路博物馆供图)。
济南东站。
济南东站旁的1904环联火车夜市,是以胶济铁路开通时间命名的夜市。
来自河南信阳的余胤其和他的同学一起乘坐济郑高铁抵达济南,准备参加招飞考试。
济南西站。
山东作为全国最早拥有铁路的省份之一,在潍烟高铁正式通车后,省内 13 条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已然突破 3000 公里,位居全国榜首。两个甲子的漫长时光转瞬即逝,胶济铁路横跨齐鲁大地,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巨变,承载了厚重的历史记忆。如今,在新时代的汹涌浪潮中,济南乃至整个山东都正以蓬勃的朝气与无限的潜能,傲然站在全新的起点之上。它们依托日益完备的铁路网络体系,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在区域协同合作发展、对外开放交流等诸多关键领域展现出强劲且持久的动力。从胶济铁路的往昔岁月到现代铁路的辉煌成就,山东正沿着这条不断延展的发展轨道,向着更为璀璨的明天坚毅奋勇前行。
孔祥配与济南客运段动姐一起,为智能动车组点赞,为国家铁路的发展速度点赞。
(大众新闻记者 陆金星 王培珂 任小杰 毕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