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U16男足国家队主帅上村健一在接受《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专访时表示:“虽然每个俱乐部的打法不一样,但都非常重视加快攻防转换这一环节。因此,我会要求队员,既然能来到国少队,说明他们在各自队伍中肯定也是核心队员,所以要带个好头,不管是攻防两端,在俱乐部队伍里都要做到最好。”
2024年即将过去,U16国少顺利地完成了年度赛事任务,拿到了明年U17亚洲杯决赛阶段比赛的参赛资格。你如何评价过去一个赛季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队伍的情况满意吗?
上村健一:能完成这一年度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能在10月的U17亚洲杯预选赛以小组第二名出线,这一点不管是对教练团队,还是对球员的表现,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10月份预选赛之前,我们在8月的沈阳和平杯上有机会能跟现在亚洲范围内水平比较强的日本、乌兹别克斯坦等热身,并且通过那三场比赛,我们成功地找到了球队自身水平在亚洲的定位,也给了我们在预选赛能出线的自信。
考虑到下一阶段的目标,为了能完成在明年4月份U17亚洲杯决赛阶段比赛中小组出线这个任务,我们需要从现在到决赛阶段比赛开始间的这一段备赛期,通过训练和热身赛去不断地积累,去一步一步地提高。整体来看,2024年度里队员和整个球队的发展与进步都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这次在昆明的集训中,新招了十几名队员,当与之前入选的“老”队员一起训练时,球员的个人技术水平方面其实差的并不是很多,差的更多的是在场上对技战术的理解以及(应)对教练员提出要求的完成方面。因为出现这样的差距,侧面也反映出一直跟队的这批队员在本年度通过多期集训、比赛,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和进步。
那么,目前队伍的情况跟你上任之初的整体设想有什么不太一样的地方吗?
上村健一:在接手U16国少队之前,我在中国已经呆了五年,也带了三支不同俱乐部、不同年龄段的梯队。在带国少队之前,我是有设想的。刚开始带队时,因为对队员要求的内容过多、过细,队伍整体方面曾进入一个瓶颈期。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训练,才逐渐形成了一个向上的趋势。如今,队伍也的确在本年度符合我组队前的设想。
不管是带哪支队伍,我刚开始带队时,在训练场上提出的要求会比较多,队员们一时很难全部吸收、消化,导致队员们在场上可能表现得比较挣扎,但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积累,当队员们能梳理与缕清的情况下,他们在场上也会踢得比较清晰,并且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提高。之前带的三支队伍是这样的情况,如今的U16国少队也是同样的情况。对这方面,我还是有一定自信的。
在带队过程中,U16国少队有什么是你预期之外的?
上村健一:因为我对队伍、球员的成长和进步是不满足于现状的,跟我最初的设想相比,我认为现阶段队员们应该能够表现得更好,包括在进攻、防守两端,球队是能够做到比现阶段有更好的发挥,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战术打法,包括整体打法的多样性,控球进攻也好、长传进攻也好、防守反击也好,我认为我手下所带的这批队员,不管教练员要求的是哪一种战术,都能很好地适应,并且有这个能力去场上体现出来。再通俗些来讲,就是战术层面的多样性。不过,大家看到的现阶段这批队员,在这方面的储备还稍显不足。
沈阳和平杯前后,队伍有不小的变化,甚至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是队伍今年以来的一个转折点。
上村健一:是的,那次四国赛中,U16国少队夺得了冠军,场上踢出来的内容也比较好。我同意你的观点,即和平杯是队伍发展的转折点。
在队伍的技战术打法方面,10月的U17亚洲杯预选赛跟8月在沈阳的和平杯相比也有较大的变化。
上村健一:我觉得在打法和布置上其实没什么区别,只是因为对手的水平以及一些战术不同,导致国少队变化较大。
在8月沈阳和平杯赛的发布会上,我也提过,我在带队的时候很重视两环:一是前场的防守;另一个是后场的出球。但是,“后场出球”在我的观念里面不是绝对正确的选择、也不是全部,最终还得根据场上对手的防守布置来决定自己最后的进攻方式,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向前。要知道,就算我觉得队员们有自信,我也对队员们有信心,但比赛场上也会遇到后场没有出球点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允许队员踢得更简洁的,为的是减少后场不必要的失误,以及失误后队员心里随之产生的一定心理负担,我是想要避免这种状况。
之所以说和平杯是一个转折点,就是因为10月预选赛时,国少队在后场处理球时相对简洁多了、快多了。
上村健一:我觉得就跟8月相比,10月比赛时球队向前速度更快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通过那两个月的集中训练和积累,队员们有了更好的技术水平去支撑着“向前”这一项决策。第二是队员们的判断速度在场上明显更快了。所以,10月的比赛从整体来看,进攻速率、速度有一定提高。
除了前面提到的情况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变,就是体能状况明显好转。你在这两个月里又做了些什么?
上村健一:训练其实并没有什么大变化,最终还是要保证每堂训练课的高强度,尤其是最后的对抗,队员们要始终处于一个高速奔跑的过程中。每次训练课,队员们都有穿戴设备、运动背心,结束后,数据会反映出队员们在体能、跑动、冲刺等方面的情况,哪方面存在不足也能够反映出来。这个数据是比较清晰的,我们就根据每个队员存在的短板,拟定出具体的教案,让他们在集训期间和回到地方队时,抓紧时间去强化自己的短板。
像这次海埂集训也就不到两周的时间,其间很难让一个队员在体能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而且,这期集训的强度也不小,队员们身体方面也会比较疲劳。你想要让队员进步、提高,首先要让他们知道方向,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短板,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得有想要进步的欲望。
要跟队员们及时沟通,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一环。在训练过程中,跟他们对抗的队员在国内也处于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在那种大场区、时间较长的对抗中,他有没有办法像平时那样去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认识到跟其他队员之间的差距,是否会产生那种“我想要缩小这段差距、我想更进一步”的欲望?我们教练组就在观察。在他们表现出这种“想要进步”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我们会根据实际的具体数据,教给队员们进步的方式、方法,也就是“加练”,让他们回到俱乐部后能积极并且有目的性地去练,希望他们下次回到队伍参加集训时,就能把这方面的差距补回来了。
我们的分工非常明确的。首先,我作为主教练让队员们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再由整个教练团队把体能训练的技术性环节教案发到群里,最终是作为主体的队员得有自律性,每天按时按量地坚持去完成,这才有了明显的进步。所以,最终功劳还是要记在孩子们身上。
在担任国少队教练近一年中,你觉得自己执教最困难的时期是什么时候?
上村健一:我不觉得是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因为带国字号青少年队伍能够在一起训练的时间就比较少,只能通过集训去展开训练,不像俱乐部球队那样可以每天都跟队员们相处。所以,带队时间少是一个较大的难点。
就这批队员本身而言,他们也有各自所属的俱乐部或青训机构。中国的每个俱乐部或机构的队伍并不是一个战术理念和要求,在技战术打法上的区别较大,很难把国少队这边练的东西跟球员所属俱乐部球队所练的东西形成一种联系。
但是,我作为国少队的主教练是不应该、也不允许去进行干涉每个俱乐部的战术打法、理念以及目标的。但我也在尝试跟他们的俱乐部形成一个联系网,去及时的掌握他们的训练情况和训练强度,但毕竟他们回到各自俱乐部后,还得代表各自的省队、校队同时参加很多比赛。有时候,要求他们在下一期集训前保持好状态,也是非常困难的。
这个问题是其他各级国字号队伍都面临的相同问题。所以,不管哪一级国字号队伍,每次集训开始时,教练都会有些恼火,感觉队员们好像把先前所有教的东西全部都还回去了。
上村健一:同感,我也是有这样的感受。为了能改善这种情况,在集训以外的时间,我们会专门拉一个群,把要求加练的相关教案发到群里,要求队员们去完成。平时,我们也会形成一个汇报机制,就是通过网上的连接,要求队员们去填写自己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及时掌握他们在各自俱乐部训练结束后的加练情况。同时,在集训结束前,我们会跟队员们讲,回到各自俱乐部后,希望他们在哪一个技术环节或是战术环节,能够带着这个意识,再积极参加到各自俱乐部球队的训练中。
虽然每个俱乐部的打法不一样,但都非常重视加快攻防转换这一环节。因此,我会要求队员,既然能来到国少队,说明他们在各自队伍中肯定也是核心队员,所以要带个好头,不管是攻防两端,在俱乐部队伍里都要做到最好。之前10月份预选赛出线、能够达成参加决赛阶段比赛的目标,其实我作为主教练是一方面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这帮队员们很好地完成了我所提出的各方面要求,是他们通过刻苦努力,我们才实现了U17亚洲杯预选赛中出线的目标。我非常肯定队员们在过去这一年间的表现和努力。
在国少之前你带的是武汉三镇2005年龄段队伍,当时有想过会成为2008年龄段国少队主教练吗?
上村健一:说实话,我没有想到过。我的习惯与做事方式是:不管是在哪个球队,我的注意力还是先在自己所带队伍的这帮孩子身上。不会说,今年带着一个俱乐部的队伍、明年我就必须去带另一个俱乐部的队伍,我不会提前想着下一年的目标。
作为教练,可能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目标。我来到中国尝试去带青少年队,目的还是想要完善自身,能够有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但是来到国外,因为存在语言障碍,这就间接地提高了教学的难度。我想要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在丧失语言这项技能的前提下,看看自己如何能把手下的这帮孩子带好。所以,我更加看重的是与谁一起共事以及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在带这支08国少队时,我也会遇到很多的难题,所有这些问题在我接手前都预想过,并且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以我作为教练员的身份,我想要去尝试、去挑战。而且,国少队是肩负着国家荣誉的。在这基础上,我也想尽我最大的能力,去为中国足球做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