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在时光的长河中,每一份报纸都是历史的注脚。1980年创刊于春城昆明的《春城晚报》,已经和云岭大地共同走过了44个春秋。走进云南省图书馆,翻开那些泛黄的老报纸,尘封在字里行间的过去,记录下的是云岭大地发展的日新月异,是城市变迁的沧海桑田,也是普通人生活的蒸蒸日上……

岁月流转,陪伴了几代读者成长的《春城晚报》,也从“纸上”发展到了“线上”,再到如今的“掌上”,在“春城晚报”和“开屏新闻”双品牌的驱动之下,成为了云南媒体类型最齐全的媒体之一。

历史的光辉照亮了现在,时代的脉搏引领着我们继续创造未来。让我们一起坐上“开屏时光机”回到过去,用那些定格在旧报纸上的瞬间和正在发生的当下一起,共同勾勒出时代的脉动与社会的变化,在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之间穿梭,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对话。

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垂钓是许多人钟情的休闲方式。这座河湖纵横的高原城市孕育了数万垂钓爱好者,也承载了几代昆明人挥杆撒网、怡然自得的悠长记忆。透过一份1984年12月11日的《春城晚报》,我们可以一窥当年的钓鱼热潮——


“昆明有近四万人垂钓钓鱼……每逢节假日,这些人或邀伴同行,或独自远涉,来到滇池或大小水库、河流、沟塘畔设杆垂钓。”报道勾勒出彼时昆明人垂钓的盛况。钓鱼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方式。在当年,钓鱼已然成为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逐渐发展为更具组织性的活动:有近四千人加入昆明市钓鱼协会,通过协会组织的比赛、讲座、经验分享等活动,昆明的钓鱼文化得以进一步传承与推广。

四十年过去,昆明人对垂钓的热情不减,但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这项活动的形式、场地和意义发生了深刻变化。


上世纪80年代,昆明人垂钓的主要场地集中在滇池和城乡水库、河流、沟塘。这一时期,滇池水质良好,是鱼儿的乐园,也是垂钓者的天堂。这些垂钓活动注重人与自然的亲近,更偏向自发的、休闲式的娱乐。钓鱼协会虽然已初具规模,但组织化的钓鱼比赛和活动尚属少数。许多人垂钓的目的并不在于捕获多少鱼,而是享受那份“临水垂钓,不问尘事”的闲适心境。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成为当时昆明人生活的一部分。

到了21世纪,随着昆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滇池的水环境不断改善,昆明人的垂钓方式形成了休闲野钓为群众基础,竞技钓鱼专业赛事为领军的新阶段。


昆明市体育总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如今,昆明市在滇池流域开放垂钓区64个,其中位于滇池湖岸线的垂钓区共有16个,分布在官渡区3个、西山区3个、呈贡区2个、晋宁区8个。广大市民可以通过“云渔通”小程序进行垂钓实名认证、备案、查询等服务。


与此同时,近年来钓鱼的社交和竞技属性愈发突出。


据统计,昆明市钓鱼人数已经超过40万。他们不仅定期组织市级、省级钓鱼比赛,还积极参与全国性赛事。昆明市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垂钓赛事,“昆明大众垂钓精英系列挑战赛”“昆明库钓耐力争霸赛”“云南省社区运动会钓鱼系列公开赛”每年都举办,吸引着众多竞技钓鱼爱好者的参与。竞技比赛的同时,赛事也对垂钓知识科普、环境保护宣传、公益活动等进行大力组织,让钓鱼超越了单纯的休闲范畴,成为一项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全民健康的综合性活动。


透过“开屏时光机”,我们穿越时空,看到了一根鱼竿所串联的昆明故事。垂钓昆明四十年,悠悠水波间,钓者的故事势必续写新篇章。


策划 王云

统筹 孙琴霞

开屏新闻记者 周明佳 摄影报道(部分图片由“垂钓滇峰”公众号提供)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