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叮咬会痒,蚂蚁爬过会痒,皮肤异样时会痒,伤口愈合时也会痒……痒,是我们每天或多或少都会感受到的并不十分愉快的感觉。它是一种因皮肤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的神经冲动,主要传递过程是神经纤维-脊髓-丘脑通路-大脑。那么,痒到底是由什么引起,又是由什么来帮助它传递到大脑的呢?


(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愈合的信号

创口愈合期,我们常会突然感受一阵痒。这是由于在炎症反应中,人体会释放出血清素(又名5-羟色胺,神经系统中一类重要的物质,可用来调节生物体内多种精神行为和生理行为)。

研究发现,人体创口周围的血清素浓度会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科研人员推测,该物质的富集能够帮助创口愈合。但血清素想要作用于皮肤,就需要皮肤表面的5-羟色胺2型受体帮忙。

5-羟色胺2型受体被血清素激活后,与下游的G蛋白(一类信号转导蛋白)结合,催动着两种酶相互交换,细胞内的“信使”,如肌醇三磷酸和甘油二酯,浓度随之升高,活跃地将痒的信号通过神经网络传递到大脑。这样,我们就能感受到伤口正在愈合的信号之一——小虫子爬过般的痒。


(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痒的“发令枪”

人们能感知羊绒毛衣软糯的触感,能体会春夏秋冬的冷热变化,被玫瑰花刺扎到之后会下意识躲避,被蚊虫叮咬后会情不自禁抓挠……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反应,是由于我们的皮肤上有很多具有信号转导功能的蛋白(即蛋白质,机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是机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部分)。

这些蛋白作为媒介,每个都有自己的职责,负责传递不同类别的信号,让大脑感知到这一切。它们的一些成员,同属于一个组成人体细胞表面膜蛋白的大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该家族与离子通道(一类能通透特定离子的、贯穿细胞膜的蛋白质孔道)一样,在皮肤生理或病理中发挥着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作用。


G 蛋白偶联受体的 3D 渲染图像(PDB 号:6WHA)

早就习惯的痒觉背后,引发的是一连串生理反应。人体是一座巨大的生物工厂,齿轮环环相扣、机器轰鸣运转,才能转动出这别样的生命“乐章”。

撰文 | 彭瑶

责任编辑 | 牛一名 张丽涵

运营编辑 | 张丽涵

质量审核 | 业蕾

❖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痒的人体“通信员”》❖

现订购2024年

定价360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