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大
半个多月前,官媒发了篇文,叫做《重新认识和肯定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
暮然回首,看房地产过去三年给大家带来的体感,你还别说,你还真别说,上面这简单的一个标题,总结的确实到位。
不是支柱产业,也不可能对经济、就业造成那么大的冲击。
就是因为这个支柱占比过重,太多人被绑在上面,也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光是房地产相关企业就有几百万家,就算平均每家有10个打工人,前几年房企成片暴雷,也至少关系到上千万人的就业收入问题。
更重要的,房地产产业链触角非常之长且错综复杂,涉及建筑业、建材、金融系统、个人投资理财、装修家居、物业、文旅,关联到教育、医疗、文娱、物流甚至科技等等行业,别的行业产业链可能是一条线最多就是一个面,但房地产不是。
它早就形成复杂、细密且触及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立体生态网。
这里有多少企业又有多少打工人受到冲击,看看这两年普遍“降本增效”的形势就可见一斑。
昨天我还看到一篇对中国建筑之乡——南通的报道,当地常住人口在770万左右,而从事建筑的就占了近三分之一,2022年统计有231.7万,这还仅仅是当地的。
但是经历前面三年房地产行业下行,原本在2020年当地有14企业登上中国民企500强,近几年消失了7家,全是建筑企业,包括中南控股(21年排500强前10)、南通三建、南通二建、苏中建设、南通六建(迪拜第一高楼哈利法塔的关键土建施工就是它承包的)等。
房地产行业到顶,房企连片暴雷,下游的建筑商、总包分包再分包,之前带资承包、垫资施工、接受商票支付,房企一债务暴雷,下游众多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建筑企业就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现在央企建筑公司都吃不饱、到处抢饭吃,民企自然更没竞争优势。
报道里采访的一个南通某大型建筑企业的项目总负责人直言,“现在南通的很多分包老板根本就没有事情可以做了;总包里,财务状况不行的占了七八成,现在其实很迷茫,同行大概有一半都退出了。”
说实话,在前面十来年存到钱且负债比较少的还好,不干也就不干了,最怕的就是前些年没攒到钱还背上了贷款的,直观体现就是出现大量房D断G。
房地产这个经济支柱有多重,倒下来就会造成多大破坏。
全国34个省市、293个地级市、2850个区县,房地产行业的总量到底有多大?
别说你好奇,我也好奇。
虽没有明确统计数据,但最底层、最初始的卖地收入却是有据可查。
卖地收入是在2001年突破千亿的,在2007年达到突破万亿。2008年下降16%,很快,“四万亿”出台。
持续两年多的“四万亿”计划,推动卖地收入在2013、2014两年达到阶段性高峰,突破4万亿元。
但在2015年大幅下滑,2015年比上一年卖地收入减少24%以上。
少了将近四分之一!
然后,2015年大家都知道的,全国货币化安置拆迁开始,计划三年“拆迁”1800万套,很多人对那几年的印象就是城市里头不停地拆建、道路不停地施工,大拆大建进一步把房地产往高峰上推。
看不见的手力量非同凡响,楼市继续暴涨,全国各地各地“地王”频现,时间来到2020、2021年的口罩期间,卖地收入达到最高峰,2021年卖地收入达到8.7万亿元,创历史之最。
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从房企巨头到上游产业链,整个行业开启连锁式、成片式暴雷,被拖累的各行各业、就业、投资理财等等均出现剧烈震动。即使政策面不断释放托底利好,也止不住卖地收入实打实的大幅下跌。
2022年卖地收入下跌超过23%,2023年下跌超13%。
今年前10个月全国卖地收入约2.7万亿,同比去年下降22.9%!
平均卖地收入减少约:两成!
这还是大量国资进场的情况下。
如果对数字没啥概念,那举个例子,你想想看,08年释放的超级大招才4万亿,且是分两年,而自2011年到2023年,整个十三年里,全国卖地总收入达到70万亿元,平均每年卖地收入5.4万亿。
平均一年5.4万亿巨额收入,这些收入变成各地的高铁、道路、桥梁、电力等基础设施,变成国家软硬实力建设,变成旧城区之外的一座座新城区,变成崭新的学校、医院等等,同时带来各行各业的大量就业机会和收入增加。
记得之前老王说房价的一半被政府拿走了,那这一半主要就是地价,粗糙估算,卖地收入是70万亿,房子的价值体量可能就要翻个倍,140万亿。
从这里你差不多就能感受出,咱们的房地产业体量有多庞大。
不过实际上,这70万亿的天量卖地收入,面对14人口大国基础建设、经济发展仍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为什么地方政府有卖地收入之后,仍然要大加杠杆、大幅增加债务搞基建搞投资的原因,不但地方ZF背上近百万亿债务,居民为买房也背上沉重债务(23年底余额为38.17万亿)。
PS,感兴趣的可以估一下,你会发现,房地产业的体量+地方债务总量+个人债务,总数跟M2就很接近了。(广义货币量M2,社会流通的货币、活期存款、定存、储蓄等之和,2023年为292.27万亿)
所以,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是毫无疑问的,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规模,短期内也是改变不了的。
所以,前几天的高层经济会议明确,明年要“稳住楼市股市”,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穿透看,这也属于先立后破,不会看着房地产行业、股市继续往下跳,而是动用一切办法先“稳住”,来给科技、产业转型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争取时间。
产业、企业活了,盈利增加了,带动就业和收入,反向又会促进楼市股市的稳定,以及消费再生产循环。
当然,要做到这些不是一时之功,要花费的时间绝不会短,其实今年三次楼市新政、降利率、民营经济立法等等就是已经在做。
具体到明年,今年的降息,家电汽车以旧换新,货币化棚改,国资下场收房、收地等等,明年只会比今年力度更大;
市场上的钱将会越来越便宜,现在定存进入1时代,明年可能就只有零点几。
政策的导向很明显,甚至我们可以反问自己,如果三年定存降到接近零,你是继续存银行,还是买房、消费抑或买股票呢?
-End -
希望和你一起共鸣!
weixin-queen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