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内外永春人中,流传着一个简短而深刻的短语,它仅由五个字组成,却广为传播,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令永春人引以为豪,并持续产生无比巨大的感召力。这个短语就是“无永不开市”。这句话,还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
“无永不开市”中的“永”特指“永春人”,而“无永不开市”则特指永春人在商业领域的卓越才能和创造力。永春人以其能商善贾、勇于开拓的精神,在国内外创造了许多商业奇迹。这一短语不仅凸显了永春人在福建乃至东南亚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也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辉煌。永春人的商业传奇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使得“无永不开市”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永春人继续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
一、海丝风起,诞生“无永不开市”商业传奇
自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永春五里街灯火辉煌、车水马龙,始终是福建远近闻名的商贸中心。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永春的桃溪作为晋江东溪的上游,成为内地与沿海的水上交通枢纽。数百年来,来自三明永安、大田、德化等内陆地区的茶叶、香菇、笋干、陶瓷等山货,与闽南沿海的鱼、虾、盐、糖等海产品在此交汇,使得永春成为商贾云集的繁荣之地。《永春县志》记载,民国初年,因该地距县城五华里而得名五里街,成为永春、德化、大田一带的货物集散中心,其繁荣景象在全县首屈一指,也是闽南地区的著名集镇。
五里古街老照片
五里街作为桃溪流域的商贸重镇,山货与海产在此交融,孕育出一个繁荣的市场。永春商人不仅在本地经营,还将海产品及现代生活用品远销至德化、永安、大田等地,逐步扩展至福建全省的多个市县,设立分店,不断拓展商业版图,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永春商人精于筹谋,善于竞争,常以机智和勤勉赢得市场,在当地商界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商业的蓬勃发展,“无永不开市”的美誉在民间广为流传,逐步显示出这一短语在福建本土的深厚根基。这些商业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繁荣,同时也确立了永春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图片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我的养父出生于民国1922年,至2020年去世,年轻时曾是挑夫,常常往返于永安、大田、德化与永春之间。他生前经常向我讲述德化县水口乡的水口街,那里开店经商的几乎都是永春人。当时就有“无永不开市”之说,这是当地对永春人经商才能的赞誉。
由此可见,永春人的经商才能首先是在福建本土培养而成的,得益于桃溪这一母亲河的水运优势,山海货物的互通,使得永春人具备了经商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同时也孕育了永春人能商善贾的特质。“无永不开市”反映了永春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影响力和商业实力。永春县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不仅是一段商贸交流的历史,也是文化交流和地方发展的历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华侨史诗拓展了“无永不开市”的影响力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梁披云先生的《番客谣》道出了永春县华侨的史诗。早年,永春百姓为求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据史书记载,永春人的海外迁移史与永春县的历史一样悠久。公元933年,永春升桃林场为桃源县,938年更名为永春县。根据《永春县志》记载,约1015年,颜必和从达埔镇洋头迁往金门,其曾孙十六郎从金门渡海下南洋,永春人迁居海外的历史已近千年。这可能是关于永春人飘洋过海的最早文字记录。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直到康熙二十三年海禁稍解,永春人开始成批到海外谋生。桃城镇丰山村的陈臣留曾率领数百亲友下南洋,至今200年过去了,其后裔已有数千人,其中不乏成功人士,最突出的代表是其嫡孙,被誉为新加坡“自来水之父”的陈金声先生,新加坡政府在伊丽莎白女皇道上建造了一座塑有陈金声金身肖像的纪念喷泉。
据李汉青《永春人海外拓殖志》记载:“永春多山,在闭关时代,先辈多经商本省上下游各县,以谋微利,持筹握算,角逐市厘,多能以机智勤谨取胜,用执当地商界牛耳,遂有‘无永不开市’之美谈。海禁既开,又能放开眼界,改换方针,乘风破浪,前往东南亚各国,披荆斩棘,垦荒创业。或更挈眷定居,长育子孙,繁荣当地,建立功勋,留名青史。笔者生长斯乡,深知吾永与南洋之关系。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秋,因公南行,在新马凡九月,一九五九年春再度前往新、马、泰、越,历时八载。留心考察,更知侨情。深为东南亚各地区我华侨惨淡经营,各有辉煌成就。我永春同乡多居郊野,手肼足脈开辟草莱,驱除毒蛇猛兽,以事种植生产,谓为‘无永不开荒’,亦非过奖。君不见新马各地橡胶公会,我永人往往居重要职位,可推想而知之矣!”
这段话告诉我们,“无永不开市”是永春人善于经营生意,将生意扩展至福建省各地,成为当地商业领袖,因此有了“无永不开市”的美誉。李汉青通过两度赴南洋历时八年多的考察,列举大量事实说明:大多数到海外的永春人先从拓荒苦力做起,筚路蓝缕,历尽千辛万苦,还用“无永不开荒”来概括,这种表达已经十分接近“无永不开市”了。拓荒的永春人,有的脱颖而出,成为当地橡胶大户。而有的获得一定积蓄后,开始在当地从小生意做起,他们历尽艰辛,磨砺了“无永不开市”;吃苦且精明,开拓了“无永不开市”;诚信品质优,奠定了“无永不开市”;经商执牛耳,成就了“无永不开市”。
据传,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为了筹款支援祖国抗日,到南洋各埠巡察,目睹了各埠经商的永春人,常用“无永不开市”来夸赞他们。
1956年10月12日,在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成立大会上,越南归侨颜子俊、新加坡归侨李铁民、印尼归侨尤扬祖三人同时当选为全国侨联第一届副主席。达埔,仅是永春一个乡镇,同时出现三位全国侨联副主席,这在全国绝无仅有,堪称奇迹,因此留下了“一乡三侨领”的佳话,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
一代又一代海外永春人,在打拼中崛起,有的成为当地国的高官、富豪,例如:新加坡总理吴作栋、面粉大王郑仓满、马来西亚的李深静、菲律宾的郑少坚、印尼的许世经等等。
“无永不开市”在东南亚的流行,不仅赞扬了永春人到了海外依旧保持吃苦耐劳、勤奋进取之风,还善于创造商业传奇,它展现了永春人在东南亚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也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
三、家国情怀升华了“永不开市”的优异品质
永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海丝”和“侨”的特色十分显著。古渡口、旧码头、留安塔、东关桥、云龙桥、五里古街、骑楼等历史遗迹保存完好。其中,五里古街在修复过程中保留了原有的风貌,红砖燕尾洋式闽南建筑风格与城区新建的现代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从县城中心区到五里古街,沿途可见永春县中医院、永春县一中、永春县文化中心、永春县医院、永春华侨中学等一座座红砖燕尾洋式闽南建筑,它们与五里古街骑楼的建筑风格相呼应。这些建筑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天机”?
图片来源:闽南网
让我们从骑楼谈起。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其特点是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并留出公共人行空间。骑楼广泛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中国的海南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沿海侨乡地区。真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由英国人建造,称为“廊房”。随后,新加坡的开埠者莱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也采用了这种外廊结构的建筑,称为“店铺的公共走廊”,闽南话称之为“五脚基”,实际上是闽南话的“五”和马来语的KAJI(尺)的结合。后来,“下南洋”的闽南华侨将骑楼建筑带回故乡,并使其成为闽南文化魅力的一部分,成为海内外闽南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图片来源:新福建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永春侨胞陆续回到家乡投资兴业,兴建了众多公益事业项目,主要集中在教育、交通和医疗领域,这些红砖燕尾洋式建筑大多是华侨慷慨捐建的。永春旅外乡亲虽然身居海外,但始终心系故土,时刻关心着“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他们寻根祭祖,投资创业,造福家乡,永春最好的建筑,依旧是华侨们捐建的学校、医院等。
广大海外永籍乡亲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情感,非常关心家乡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侨资、侨力、侨智对永春县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全国侨联第一届副主席尤扬祖先后投资10亿元到福建华侨投资公司,投资2万元创办永春猛虎山华侨垦殖场,首次在山地种植柑桔获得成功。1954年投资创办侨新酒厂。1955年集资创办华侨垦复公司;同年捐资并发动华侨捐建永春县医院新院舍。1958年募捐创办永春华侨中学。此外,他还资助兴建永春第五中学,为家乡贫寒学生提供奖学金。
新加坡华侨郑仓满先后捐赠永春县仓满体育场及提升改造、永春医院铭善楼及医疗设备和新院病房、仙夹水泥路、仓满幼儿园等公益事业建设及慈善事业,历年累计捐资5077万元。
被誉为“春天的播种者”的梁良斗夫妇先后捐赠永春第一中学鸿钩楼、永春华侨中学尤扬祖大楼、永春职业中专学校颜秀兰大楼、吾顶村水泥路等公益事业建设,历年累计捐资4400多万元。马来西亚华侨郑文尧先后捐赠永春师范学校、卧龙小学教学楼、郑信顺夫人基金会、卧龙水泥路等公益事业建设,历年累计捐资2582万元。
图片来源:周周婷摄
乡愁故里情,一片赤子心。广大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热心捐赠桑梓社会公益,惠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交通旅游、奖教奖学、扶贫济困等方方面面,同时建立了讲学讲教、扶贫助老的基金,有力地促进了永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进步。
四、时代精神激发“无永不开市”的粗浅思考
永春县,这个拥有50多万人口的地区,其海外华侨、华裔以及港澳台同胞的数量已达到130万,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南亚国家,他们人数众多、分布广泛、社团众多、组织完善,且有众多重要人物。如何以“无永不开市”的精神,激发海内外永春人的进取心,激励他们敢为天下先,再现商业智慧,重获事业成就感,挖掘“海丝”和“侨”的优势,打好“海丝”和“侨”牌,促进“海丝”和“侨”的新融合,重振“无永不开市”的雄风,推动永春商业的复兴,成为永春县的新课题,也是心怀乡愁的海内外永春人的新期待。
永春人的商业天赋,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培育而成的。在长期的商业实践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商业理念和经营策略。他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善于把握商机,这些都是永春人商业基因的核心要素。
永春人的商业精神,其核心在于重视诚信经营,强调合作共赢,并将其代代相传。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层面都应注重商业精神的培养和传承,营造全社会“无永不开市”“爱拼才会赢”的商业新风尚。
在现代商业实践中,永春人应将传统的商业基因与现代商业实践相结合,创造新的商业奇迹。永春人不仅要在传统商贸领域取得成功,还要在新兴产业、高科技领域展现非凡才能。
回顾历史,永春人以其独特的商业基因,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商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当代和未来的商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展望未来,永春人将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讲述“无永不开市”的故事,讲述勇气、智慧和创新的故事,讲述关于商业精神和文化传承的故事。让我们期待,海内外永春人在未来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图片来源:吴锦明 摄
2024年12月10日于厦门
苏金茂
来源|永春网
文字提供|苏金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