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情场失意的人对爱情侃侃而谈,似乎看透了爱情的本质;经历过死亡的人,对“死亡”一事可能会有更深的感悟,较于常人,似乎是更有资格谈论“生死”。


有生便有死,画家济斯瓦夫·贝克辛斯基如此说道:“我们都都将面临死亡,我也不例外。我个人更害怕死亡的过程而非死亡本身。我最害怕的,不是死亡的虚无,而是死亡所带来的疼痛。”

贝克辛斯基于1929年2月出生在波兰南方的小镇山诺克,他10岁那年,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发动闪电战,突袭了波兰,并迅速侵占了波兰大片土地;9月17日,60万苏联红军向波兰东部发动了进攻,波兰的命运可想而知。


1940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起了以“死亡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为典型代表的多个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设在波兰南方的小城奥斯维辛。很多人都清楚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死了许多犹太人,事实上还有许多来自波兰、苏联等国的俘虏,没能活着离开集中营。

身处战争之中,眼见之处是没有停止过的硝烟,是毫无道理的杀害,这就是贝克辛斯基的童年。二战结束后,贝克辛斯基考上了大学,主修建筑,毕业后谋得了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生活安稳,没有动荡。


但是贝克辛斯基却觉得从事建筑工地监工的工作索然无味,因而辞了职,跨进了艺术的世界,当时他对蒙太奇摄像、雕刻和绘画有了很大的兴趣,也做了不少准备。1958年,贝克辛斯基的摄像作品获得了艺术界的赞誉。

不过贝克辛斯基的作品基本是起皱的皮肤、缠绕的绑带等,透露出一种“残缺”的质感美。

上世纪60年代初,贝克辛斯基不幸遭遇了一场车祸,徘徊在了死亡的边缘,在抢救过程中,贝克辛斯基的心脏竟骤停了10分钟,医院方面也给贝克辛斯基的家人下达了病危通知书,但最终贝克辛斯基苏醒了过来。


之后贝克辛斯基的绘画作品出现了新的风格,不仅是“残缺”,而是透露出一种“死亡”的气息,贝克辛斯基也将这部分作品称作“死后的世界”,同时将这种“末日”般的画风称为空想艺术。

很多人看了贝克辛斯基所画的作品“死后的世界”,认为这便是真实的地狱。在西方宗教里,地狱是人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自然是一个诡异、恐怖、感受不到希望的地方,而天堂便是极乐世界,是一个与地狱完全相反的地方。

尽管贝克辛斯基认为画出“死后的世界”的灵感来自于那场车祸,说他在心脏骤停的十分钟中看到了“死后的世界”,醒来后他便将这些场景画了出来,但多了解贝克辛斯基,其实不难明白,这部分作品是源于贝克辛斯基童年时期的黑色记忆。


虽然一直以来贝克辛斯基从不谈自己的童年,甚至贝克辛斯基本人也没有注意到,童年时期看到或听到的种族灭绝屠杀、毒气室、万人尸坑等带给自己的影响,但车祸事件却是一个“开关”,打开了贝克辛斯基内心深处的“门”,“门”内的世界便是贝克辛斯基所画出的“死后的世界”。

然而贝克辛斯基所历经的不幸并不止步于童年阴影、车祸,1998年,他的妻子去世了,一年后,他的儿子自杀身亡,当时贝克辛斯基的儿子从事主持人的工作,并不与贝克辛斯基住在一块,贝克辛斯基还是偶然发现了儿子的尸体。


2005年2月22日,贝克辛斯基死于非命,凶手是他的一个画家朋友的儿子,被逮捕后称他的杀手动机是受贝克辛斯基的画作的影响,贝克辛斯基的绘画作品让他产生了杀人的念头,而贝克辛斯基死亡2天后,便是贝克辛斯基76岁的生日。

他心脏骤停10分钟,醒来凭记忆画出地狱的模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