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AL Shanghai落户华政以来
前往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实习的
首名华政学生
在联合国实习 是怎样的体验
“在一次次交流和合作中,我对全球治理的理解从抽象的理论逐步转化为实际操作中的细节。”今年6月,联合国训练研究所CIFAL全球培训网络上海中心在华政园揭牌。黄凤智成功获得
为实现“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以不同思维模式应对复杂的全球性挑战”这一目标,UNITAR在全球建立了CIFAL全球培训网络,负责各国项目的具体落地实施。
实习的日常收获满满
“通过实习,全球治理对我来说不再是书本上的知识,这背后是全球各国共同努力的声音。”
工作期间,黄凤智参与了残疾人权益保护工作坊的设计和支持工作,目的是增强人们对残疾人士日常生活与处境的理解,提升大家对残疾人权益的关注和对包容性社会的认知。
“这个经历也让我认识到,推动社会包容性不仅需要政策支持,还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和教育,改变公众的观念和行为。”
“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全球老龄化挑战的紧迫性是在老龄化知识主流化系列圆桌会议项目中。”该项目主要是通过分享全球各地区在推动老龄友好环境方面的良好实践和挑战,提升大众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和应对措施的认识。
黄凤智参与了多场线上圆桌会议的筹备协调工作,同时负责政策报告收集和会后报告总结工作。在该项目中,她的会议组织与政策分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沙特阿拉伯人权专家能力建设计划极富地域特色。在参与编写人权宣传手册、起草人权硕士项目的过程中,黄凤智需要确保内容能结合沙特的社会文化背景,针对性地指导沙特实施人权保护和社会改革,实现项目的宗旨:提升沙特阿拉伯的人权保护能力、社会改革水平和在国际人权事务中的有效参与,增强公众对基本权利的认识。“这些工作让我深刻认识到,全球治理与人权事业的推进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它需要各国携手合作,深入理解彼此的文化和需求。在国际化工作环境中,我也看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如何齐心协力,
不仅是挑战,更是学习的机会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中写下:“一幅不包括乌托邦在内的世界地图,根本就不值得一看……所谓进步,就是去实现乌托邦。”
踏出国门后,黄凤智深切体会到“为中国发声”绝非一句空洞无物的口号,而是每一个人肩上的责任与不懈奋斗的使命。
在日常与同事们的相处中,“我常常会捕捉到他们的感叹:‘那可是中国!’这些认可让我经常感到骄傲与自豪。”这段经历也让黄凤智明白,只有不断增进对祖国的了解,才能更加自信地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最好的风貌。
同事们展示黄凤智送的中国礼物
联合国的多元文化和包容性强的工作氛围,让黄凤智有机会接触多元文化。在她与同事们的交流互动中,不同文化间的壁垒逐渐消退,趋向流动。
“每天午休时间,我们都会一起到食堂就餐,昨天大家还在探讨南美的政治局势,今天大家的聊天内容就会变成北非国家的饮食习惯,明天大家可能又会一起讨论不同国家的庆祝节日。我的同事们也通过我或多或少地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日常的交流与对话,让黄凤智认识到文化差异不仅是挑战,更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每次食堂用餐时的聊天,
黄凤智的实习生活已接近尾声。她表示不仅在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专业知识,更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事们的互动中,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智慧与包容。
“无论未来走向何方,这段实习经历都将深深地激励着我,将一直是我汲取力量、继续前行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