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需要系统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试验田”,示范区承载着探索路径、积累经验、示范引领的重要使命。在创建示范过程中,可以及早发现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并找到相应解决办法,从而避免走弯路、踩深坑。
近年来,肥城市坚持把示范创建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并探讨出“2+6+6”梯次创建格局,获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督查激励,获评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等称号,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新路径。
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中肥城都有哪些新经验、好做法?记者进行了采访。
因地制宜
顺势而谋
12月6日,大雪节气。肥城市汶阳镇三娘庙村边的大汶河段,氤氲水汽笼罩河面,随着几只水鸟轻快地游过,波纹随之在宽阔的水面荡漾开来。河岸上,不少钓友早已支起了鱼竿,他们一边聊天一边忙活着手里的事儿;岸边新修的健身步道上,一些游客正悠闲地散步拍照;离水远一些的地方,几台机械正忙着平整沙滩,黄色的机身显得格外醒目。
这一切,宛如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
大汶河三娘庙黄金沙滩段景色。(资料图)
“这里是我们大汶河三娘庙黄金沙滩文旅融合项目(以下简称三娘庙文旅项目),也是我们乡村振兴片区建设的一部分。”汶阳镇党委宣传委员陈旭介绍。
三娘庙村紧邻大汶河,虽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但一直是守着“金碗”吃“粗粮”。2024年9月,借助大汶河生态廊道建设契机,结合乡村振兴片区建设,该镇顺势而谋,因地制宜在大汶河三娘庙村段发展文旅项目。
游客在三娘庙村大汶河段景区内打卡拍照。
项目负责人尹慧龙介绍,该项目,在滩地5年一遇洪水位线以下种植水生植物;5年至20年一遇洪水位为国有滩地,占地450亩,建设“沙滩营地”“森林营地”“休闲垂钓”“亲子游乐场”“露天影院”和“休闲景观区”六大主题片区;20年一遇至50年一遇为浆砌石护岸;5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基本是耕地,主要种植优质粮食。随着业态的“无中生有”和逐步丰富,三娘庙村及周边一带乡村旅游眼见着就火了起来,周边群众已开始忙着建农家乐了。
陈旭介绍,近年来,汶阳镇紧紧围绕肥城市委“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肥城模式”的目标要求,紧扣“汶滨水乡、徽派小镇”的发展定位,立足辖区53个行政村实际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通过多方联动,聚焦现代高效农业、乡村旅游、土地资源盘活,深化推进东、中、西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汶阳镇示范区内“徽派小镇”风格的村庄建筑。
肥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王继荣介绍,汶阳镇三娘庙文旅项目是肥城市示范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王继荣介绍,肥城共有14个镇(街)、587个行政村,推进乡村振兴不可能是一个模式,也不能“齐步走”,示范先行是大势所趋和必然选择。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肥城顺势而谋,本着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积极支持各地创新探索。王庄镇东孔村把“互联网+”与绿豆粉皮特色产业相结合,与山东科技大学签订共建科研与社会实践基地协议,村校共建“孔庄粉皮网上商城”,月访问量突破5000人次,月销售粉皮8000余斤,该村被评为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电商示范村。孙伯镇五埠村利用古村落优势,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通过和泰安四方集团合作,村级以闲置院落和土地资源入股,四方集团注入资金,村企联合成立五埠岭旅游公司,打造精品民宿、乡村记忆馆、抗战遗址等景观景点,村级和企业按照“合作运营,三七分成”的模式运营,带动村级就业80余人,村集体年均增收70万元,农民人均年增收2万元等。
突出特色
壮大优势
12月5日,室外气温已降至0℃以下。但在肥城市湖屯镇泰山九丰智慧农业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九丰产业园)建设工地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已建好的大棚内,工人们正忙着移栽番茄苗;单体占地180亩的综合棚,桩基已浇筑完工,地面施工已到关键期,工人们正忙着赶工。
九丰产业园工作人员(左)正在向到访的客人介绍情况。
湖屯镇党委副书记张艳贞介绍,九丰产业园占地3800多亩,是泰山番茄产业研究院的种植示范基地,也是该镇示范片区内的重要特色产业之一。项目规划建设科技智慧农业温室1个,新型无立柱大跨度日光温室119个,土蓄热装配式日光温室84个。同时配套建设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农产品配套服务中心、太空舱实验基地、研学基地等。2025年7月全面建成投产运营后,可实现三季番茄种植,预计年栽植番茄种苗2000万株,番茄年产量超10万吨,所产番茄重点供应长三角高端市场,并拓展俄罗斯、阿联酋等海外市场,年营业收入可达10亿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
“九丰产业园特色非常明显,就是围绕番茄做文章。”湖屯镇二级主任科员刘大龙说。
“对示范区产业发展,我们坚持特色就是生产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坚持从产业基础、交通区位、资源禀赋等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帮扶示范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以一项项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和项目建设,铺就富民强村路。”王继荣说。
像九丰产业园一样,仪阳街道刘台村,培植壮大肥城桃产业,先后引进优质桃品种56个,培优肥桃品质;注册“刘台”牌商标,借助品牌、提升效益,发展肥桃3000余亩,年产优质桃300万公斤,群众亩均纯收入8000元。而潮泉镇上寨村,则发挥紧邻肥城市泰山桃花源旅游片区的优势,积极发展特色苹果采摘项目,村民亩均收入超过1万元,苹果种植产业逐步壮大起来等等。
在“特色”理念的指导下,肥城将全市587个行政村精准分类,每类确定5—10个示范村重点培育。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万元、增长7.7%,收入水平在泰安县市区中最高。
产业配套
串珠成链
自今年9月份正式投产以来,安驾庄镇颜子片区石磨面粉厂生产的功能性面粉就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我们片区5个村,村情基本一样,都是农业村,为形成发展合力,片区成立联合党委,我担任党委副书记。”朱家颜子村党支部书记杜均涛说,“为拉长产业链,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联合党委决定建石磨面粉厂。”
安驾庄镇颜子示范区联合党委副书记杜均涛(左)正在跟面粉厂负责人李英峰探讨面粉包装设计情况。
2023年4月,片区先后整合泰安市派第一书记帮扶资金、下江庄村“万村共富”扶持资金、颜子片区发展资金、镇级配套资金,将赵家颜子村废弃小学改造成石磨面粉厂。“普通包装的功能性石磨面粉,每斤售价为6.6元,精品包装价格为8.8元,目前产品一直供不应求。”面粉厂负责人李英峰介绍。
得益于面粉加工厂的带动,该镇的小麦产业链得以拉长,蓝麦、紫麦等功能性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农户收益逐步提升。
而为配套支持该镇蔬菜及番茄产业发展,2019年该镇引进山东乐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祖少华介绍,目前公司基地总占地800余亩,年繁育番茄苗超2000万株。除此之外,目前公司还与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配套开展小麦育种工作。
而在潮泉镇,作为片区的产业龙头,今年“五一”开业的绿城泰山桃花源,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住宿、餐饮等基本需求,其配套的商业街、医院、酒吧、书画院、红色记忆馆、民宿等,还极大丰富了当地产业业态,带动了潮泉镇片区旅游、农业等产业的提档升级。
山东乐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祖少华(右)跟有关专家查看小麦种质资源生长情况。
据统计,目前肥城像山东乐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绿城泰山桃花源一样的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8家;而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达到3658家,带动80%的农户参与规模化经营。得益于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肥城各地产业“串珠成链”,由原来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从传统种植养殖产业向智慧农业及农文旅融合产业转变。据统计,目前,该市已培植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5家,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
综合施策
全面提升
“肥城是传统农业大县,对示范区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我们坚持党建统领,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城乡融合为动力,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县域示范区。”王继荣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市坚持从大处谋划、从小处着手,聚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三大目标,量化“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标准,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培育“产业强而特、村庄洁且美、日子红而火”的示范样板。通过综合示范村和示范片区的压茬培育、以点促面,进一步拓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区、示范镇、示范带四级乡村振兴示范体系,蓄势聚力,乘势而行,让“一处示范”引领“处处振兴”、全面提升。
目前,肥城示范区建设在14个镇街已实现全覆盖,形成了以潮泉镇、孙伯镇2个省级示范区为引领,湖屯、老城、桃园、仪阳、边院、汶阳6个泰安市级示范区及新城、石横、高新区、王庄、安临站、安驾庄6个县级示范区为重点的“2+6+6”梯次创建格局。肥城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先后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数字乡村试点县、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山东省现代农业强县、乡村振兴示范县等称号。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王星 通讯员 张磊 刘冰霖 纪宗玉 秦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