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有着几十个朝代和政权相互更替,在此期间许多朝代让我们记忆犹新,其中唐朝更是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通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使唐朝的经济和国力达到鼎盛,至天宝年间全国人口达到八千。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经济、社会、文化和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当时一度出现万国来朝的局面。后来长达八年时间的安史之乱,唐朝元气大伤国力开始逐步衰弱,人口锐减,土地荒芜,藩镇割据的现象形成。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历史上不平凡的朝代,即使后期四分五裂,仍凭借最后力量灭掉三个强国。
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虽然经历了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和大中之治,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矛盾问题。当时唐朝面临着内忧和外患,内忧是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皇帝的拥立都由宦官决定,地方节度使甚至独立于中央的管理权,外患是吐蕃、南诏和回纥等。在唐宪宗时,在朝廷中逐渐形成党政局面,其中以“牛李党争”越演越烈,让宦官更加得势。唐文宗时,以李训、郑注为代表发动甘露之变,密谋诛杀宦官,但却以失败告终。此后,宦官们(北司)团结一致,而以宰相为首的群臣(南衙)借助藩镇兵力对抗宦臣权力,这也埋下了晚唐藩镇、宦官相冲突的种子。文宗死后,唐武宗在宦官的拥立下,经过派系斗争继位,改元会昌。
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西部防务空虚,吐蕃借机占领了陇右十八州和安西四镇,甚至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长安。公元757年,吐蕃联合南诏攻占巂州,公元763年,吐蕃攻克维州、松洲,公元764年吐蕃攻陷凉州,公元765年,吐蕃与回纥等连兵入侵大唐,围泾阳。由于频繁的战争削弱了吐蕃的国力,吐蕃开始由盛转衰,并派出使臣到唐朝请求会盟。至公元848年,唐将张仪潮派兵攻取甘肃、青海、新疆等十州,先前被吐蕃占领的陇右、河西地区重新回归唐朝。不久,在张仪潮的影响下,吐蕃将领尚延心以河、渭二州蕃部归。随后,唐朝联合南诏、大食等周边国家合围吐蕃,加之吐蕃连年征战,内战爆发国王被杀,导致吐蕃有的势力自立,有的归附唐朝,吐蕃灭亡。
回纥是位于漠北地区,原本是唐朝的藩属国,又称“回鹘”,唐贞观年间曾配合唐军攻灭薛延陀政权。天宝三年,回鹘首领自立为可汗,建立回鹘政权,在唐朝的支持下打败东突厥,成为漠北地区的霸主。在安史之乱时,回鹘帮助大唐平定叛乱,自此回鹘渐渐地不把大唐放在眼里,甚至经常南下偷袭大唐边境。公元841年,回鹘因内斗四分五裂,而南迁的乌介被十三个部落拥立为可汗,并归附唐朝。乌介想借助唐朝复国,并要求唐朝交出招抚的回鹘其他部落,但唐朝拒绝了乌介可汗的要求,乌介于是攻击唐朝边境。唐军多次击败南下的回鹘,前后杀死及俘虏几十万回鹘人,并俘获数千回鹘侯王公主贵族。兵败的乌介可汗东逃至室韦,最终在公元846年乌介可汗被杀。
在吐蕃和回鹘灭亡后,唐朝腾出手来收拾南诏。南诏在王朝的支持下统一洱海地区,成为是唐朝的附属国,但一直都跟吐蕃保持着暧昧关系,天宝十年与天宝十三年,南诏两次击败前来征讨的唐军,开始依附吐蕃,并在安史之乱期间占领云贵高原大部。后来,南诏因不堪忍受吐蕃压迫重新归附唐朝,但此后仍与唐地方军队时有战事。大历十四年(779年),唐朝大将李晟率兵大破南诏、吐蕃联军,吐蕃南诏军数次失败,损失超过十万人。恐惧唐朝的南诏王派使者朝见,表示愿意归顺大唐,永为唐朝的藩属。太和三年(829年),南诏侵犯西川,攻破成都外城,掠走数万人,第二年唐朝李德裕镇守成都,南诏再次求和归附。大中十四年(860年),南诏攻破安南交趾城(越南),不久安南都护高骈率军大破南诏军,收复安南交趾城。南诏因长期与唐朝战争,国力衰弱,天复二年(902年),唐人后裔郑买嗣起兵杀死舜化贞及南诏王族八百余人,灭亡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