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质疑大师季羡林

他说:

“从上学时就听说过季羡林,名气贼大。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居然完全想不起来他有什么突出的贡献。今天忽然心血来潮,百度了一下,发现他确实没什么突出的贡献……”

“或者说,在我看来,他那些‘成果’,对中国的建设没什么作用。他主要的长处是多国语言,尤其是很少有人会的吐火罗语。他的‘成果’包括印度语、吐火罗语(原始印欧语中的一种)的研究。”

“他还翻译了很多外国作品。什么外国作品呢?《罗摩衍那》之类的文学作品。这些东西,对中国的建设,有用吗?”

“换言之,没有他这些东西,中国的建设会受到一丝一毫的不利影响吗?”

“不是说这些东西没有价值。我只是觉得,这些东西的价值无法匹配他的名气。”



许多网友,不太同意这种说法。

但又说不出,这种观点错在哪里。

看不出这种观点错在哪里,很正常。

因为,对有用没用的认知,凸显的是穷富思维。

你是穷是富,会赚到钱还是一无所有,都在这个问题中,获得解答。

第一个,有用没用,遵循手纸定律。

手纸……就是你去洗手间,需要用到的纸。

请把这张纸,拿到鼻尖前,闻一闻……算了,还是丢入垃圾篓吧。

你会发现——丢掉的手纸,你只用了一点点。

手纸绝大部分,仍是干净的。

——手纸上干净的,没用到的部分,就是没用的。

手纸大部分没用。

有用的只是一点点。

如果你的手纸全是有用的,那你的手一定会弄脏。

正因为手纸绝大部分没用,你才可以使用。

这就是有用没用法则。

正是那些没用的,才让你像个体面人。

如果只剩下有用的,你的人生一定很惨。

第二个,有用与没用,不过是穷思维与富思维的分野。

有用,不过是资源短缺。

一件东西有用,说明你缺这个东西。如果少了这个东西,你就会很窘迫。

没用,不过是资源富足。

一件东西没用,说明你不缺这个东西。即使少了这个东西,也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影响,所以没用不过是资源富足。



(04)

第三个,穷人追求有用,富人追求无用。

穷人,资源短缺。对“有用”及“没用”高度敏感。

因为资源太少,只能选择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

穷人玩不起没用的。在穷人眼里,回报周期长的项目,都没用。因为等你回报期到来,穷人已经饿毙街头,这种项目当然没用。

你让穷人学个吐火罗语,告诉他这种语言,最短周期也要30年,才会有回报,穷人就会摇头摆手,不接这个项目。

只有富人,才会学30年后才用得上的吐火罗语。

——30年后,市场急需这种人才,穷人就会干瞪眼,因为他没有学。这时候富人站出来,这个项目他等了30年,他是市场上唯一的卖家,随他开价,你都得答应,所以富人总是赚到。

天生万物以养人,世间哪有没用的东西?

所谓有用,不过是短周期的小项目,因为涌进去的穷人太多,所以产出极低。这也是穷人忙碌一生,却无法摆脱贫困的因由。

富人更喜欢进入周期较长的“没用”项目,因为进入的人少,获利空间极大。

这就是穷富思维的差异:

穷人追求有用,但有用带来的利益极微小。

反而是那些没用的,才有极大的利润空间。

(05)

第四个,社会发展,是降低有用比例,活在快乐的无用状态中。

富国和穷国的区别,就在于富国“没用的”太多,而穷国只有“最有用的”。

富国有很多“没用的”艺术品及奢侈品,带来滚滚利润。

比如名画《蒙娜丽莎》,这东西典型 “没用”,不能吃,不能喝,更不能让国家的科技强大。

但《蒙娜丽莎》收藏在巴黎卢浮宫,而法国GDP全球排名第六,是当之无愧的富国。

那么问题来了,难道只有富国才有名画,穷国就没有名画吗?

答案是——穷国不是没有,而是不想玩这些没用的。

穷国和穷人一样,越穷,生活中有用的比例越高。

富国也和富人一样,越富,生活中没用的比例越高。

尽管穷国也有不亚于《蒙娜丽莎》的国宝级艺术品,但穷国认知,高度聚焦“有用”的项目,如果穷国也像富国一样,走艺术品及奢侈品创富的路径,就会遭到舆论的强烈反对。

一如大师季羡林,遭到网友的“质疑”。



季羡林

质疑季羡林,是最典型的穷思维,这种思维理解不了“手纸上无用的部位越多,手纸越好用”的规律,更理解不了没用的吐火罗语,也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带来极大的利益。

所以,社会发展目标,是让有用的越来越少,没用的越来越多,认识不到这个方向,就会陷于穷困之中,永远无法解脱。

可以用这个法则,检查一下自己的思维,是不是对“有用没用”,特别敏感?

如果是,就要努力去学习一些没用的东西,直到你脱胎换骨,养成富人思维为止。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良知比知识更重要,文明比科技更重要,有知识而无良知,会是一场灾难。

在这里,文明与良知,往往被某些人认为“没用”。

但正是这些没用的,才让我们获得人性尊严。

(*本文配图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