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书中这样一句话:
自主动机来源于良好的亲子关系,只要好好跟孩子说话,进行有效沟通,积极倾听,就能构建相互信任、接纳、理解的关系,养育高内在动机和高自主性的孩子。
这句话无论是从逻辑还是实操,都无比正确。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家长,只是把它当成道理,真在落地的时候还是按自己的想法来,该怎么焦虑还是怎么焦虑,该多么着急一点没减缓。
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只看到孩子做得不好的一点,却看不到孩子已经做到的一面。
父母觉得自己好累啊,真不想管了,又不得不管。
孩子也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父母还是不满意,干脆就不愿意沟通,不愿意努力了。
亲子关系就如“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昨天,我其实有点难过,看到之前辅导过的一个家长,孩子那阵状态、情绪和亲子关系都不错,一切都欣欣然,后来辅导结束后,我也提醒家长将目前的状态自循环下去就可以。
不批评、不指责、不唠叨、不说教和讲道理,共情孩子,理解孩子感受,然后继续构建亲子关系就好。
时隔半年后,突然听说孩子休学在家了,让我十分震惊。
我赶紧问家长:孩子休学了?什么时候的事,半年前状态不是已经恢复了嘛。
家长说当时是好了,以为孩子完全没事了,后边又开始给孩子提了要求,然后亲子关系又崩掉了,孩子刚开始不写作业,后来发展到偶然请假,再后来频繁请假,直到现在休学已经好久没去了。
有点心塞和难过啊。
这个孩子的情况我比较了解,就是从小比较优秀,也比较乖,自我要求也比较高。
所以到了高年级时孩子有了压力和落差感,再加上父母的高要求以及强硬的沟通方式,孩子就比较内耗。
当时,我跟家长说的是,要关注孩子的感受,关注孩子情绪,不要总唠叨和说教,也不要试图改变孩子。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先放下自己的焦虑,练习情绪稳定,不把自己的负情绪投射给孩子。
家长当时也是听我的一步步这么做的,孩子也一步步变好,亲子关系也开始和谐亲密。
可是家长忽略了,孩子变好时,是不是随意加码和再回到之前的养育模式的,眼见孩子好一点,就又开始说教,又开始讲道理,又开始唠叨和指责,甚至硬碰硬的对孩子动粗。
孩子恢复的过程,是渐进的,是缓慢的。
不能因为孩子好一点,父母就觉得孩子完全没问题了,再持续施压和提各种要求。
这不仅会毁掉前期建立的信任和关系,还会让关系陷入二次崩塌,导致信任危机。
孩子会认为之前家长的改变都是为了让他学习,都是一时的委曲求全,并不是父母真的改变了。
焦虑中的父母,是毁掉孩子自驱力和自信的最大元凶。
很多父母有这样的理念:
只有孩子听话,好好学习,认真写作业,我才不焦虑;
我这会心情很好,心态很稳定,我的焦虑已经好了,我有情绪管理能力了;
只要没有孩子惹我生气,我就能很平和,我就不着急和稳定。
恕我直言,情绪稳定不是一时的管理能力,而是常态化自我管理能力。
不是说在孩子没有问题时,父母很稳定,一旦孩子有一点点问题,父母就焦虑上头。
准确说,焦虑不能被消灭,但是焦虑是可以有意识的释放。
如果父母说孩子太不像话了,我很生气,焦虑值一下子上来了。
这很正常,但是焦虑的父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怼孩子,就唠叨,就一味地陷入说教,跟孩子的矛盾一触即发。
这种焦虑会摧毁孩子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会让原本就有点心力交瘁的孩子更加雪上加霜。
我有时候也会因为孩子问题而焦虑,但我的做法是先深呼吸,然后有意识后退一步,觉察自己的焦虑根源是什么。
然后保持跟孩子一定的安全距离,先把自己的焦虑释放完后,再接着跟孩子谈。
在我有情绪,想发飙时,我是不会跟孩子谈的,因为我知道只会谈崩,只会两败俱伤,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反而会拖孩子后腿,会火上浇油。
有一个“本自具足“的观点,无论成人或孩子都一样,大人别低估孩子的自性,也别太高估自己。
不唠叨,不说教,不把家长的说教当成金玉良言,也不把孩子当成离了大人就啥也搞不定的三岁小宝宝。
或者孩子的自驱力能重建得更快,孩子的自性会发展更好。
家长做好自己,孩子做好孩子,如此才能和谐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