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的最后一天,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了这座号称东方之珠的——香港。

这一天,上天也被感动了,它洒下淅沥的小雨,分离了一个半世纪的香港泪湿沾巾。

6月30日晚上11点57分英军中校,向中国军人报告"长官,请允许我让威尔士亲王军营卫队下岗"。

中国驻港部队军营交接人谭善爱中校,他高大威猛、身体笔直,携升旗、护旗手和卫士们,矗立在英军前,眼神坚毅、声如洪钟喊出"中校,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监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站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话音刚落,中国驻香港部队三军仪仗队升旗手踏步走来,到达驻港部队总部大楼的旗杆下。

国旗刚挂上,等待国歌响起的时刻,数千名围观的人群传来激动的叫声。镜头则不停咔嚓声,记录着这个神圣的时刻。

为了此刻,中国人足足等了150余年!

当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缓缓升起,现场军乐团的大喇叭,用撕裂沙哑的音质播放着激昂的国歌,这一刻,作为中国不自觉地会有眼泪夺框。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准时正点地飘扬在香港上空。

终于洗刷了自1840年以来屈辱。从此近在咫尺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这也意味着日不落帝国殖民时代的结束,新中国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香港回归前,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英国号手吹响《最后的岗位》英国国旗则徐徐下落,小雨打在英国驻香港末代港督彭定康的身上,他昂着头望着缓缓下降的米字旗,心中五味杂陈,脸似当时的天空带着铁青。无奈的他这才意识到,他挡不住历史向前的车轮,也许是对自己政治前途的绝望。

于是低下头,抽泣着,伸手去触碰着鼻子去掩饰他的悲伤。他没能抵住历史的车轮,这一刻正在到来,并且马上就要结束。

彭定康,作为香港末代港督。他为自己过去五年来的"作"画上了句号,他成为世界人民眼中落寞英国的象征符号。

也让中国人、中国政府,甚至是英国政坛厌恶的对象,成为英国政治再次抛弃的人。


彭定康,1992年出任英国政府驻香港第28任总督。他这个总督之位是他的好友,当时的英国首相梅杰赏的。

上世纪90年代,彭定康是英国保守党主席,他帮助梅杰竞选总统成功,使梅杰接替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首相。梅杰上台后,彭定康发现自己被自己的政党边缘化了。偌大的英国政府没有他的一席之位和容身之地。

首相梅杰念其对自己上台的鼎力相助的份上,赏了其一个肥差,到香港去做香港总督。

前面,1987年撒切尔夫人访华,同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就香港问题已经数次交锋,不败的"铁娘子"在中国 遭遇"滑铁卢"。

其后因情绪低落,心神不宁,走路不稳,走出人民大会堂后仍未缓过神来,跌落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但在这期间,经过数次交锋的中英政府就香港问题,已经达成了《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的共识。但是梅杰上台后,英国对华的态度变了。


接下来,英国政府在香港大搞机场建设,并将机场建设的时间跨度延续到香港回归的97年以后。此举就是英国筹划建设,中国接管后承接烂尾盘,让中国为工程买单。其目的无非就是想将香港财政掏空,给中国留一个空壳子。

在香港回归前洗劫香港,给中国留下一个烂摊子。同时他们为香港的精英阶层发放英国居民待遇证,鼓动精英人士逃离香港,去英国定居。后来的李嘉诚变卖大陆和香港物业去英国买下一条街,为英国送钱,就是这么干的其中的一员。


为香港暴乱留下隐患

众所周知,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英国以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岌岌可危,没有什么力量。于是他们错估中国局势,惯性思维中想继续使用西方殖民国家退出殖民地时采取的方法。

在殖民地内部培养傀儡政府,扶持亲殖民者势力,挑起殖民地内部矛盾,企图在当地分裂和矛盾中继续保持身退后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在香港问题上,英国政府亦是如此。虽然老一辈革命家和撒切尔夫人已经就一切有关香港回归问题达成共识,为后续发展铺好道路。

但1992年彭定康上台后,他想在香港大显身手,期待利用香港实现其在英国政治上的影响力。于是他把香港当成了翻盘的资本,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扳回其在英国政治中的溃败。

可他太高看自己了,虽他算盘打得如意,可他万万没想到,他的算盘珠子散了一地,心中的算盘打得七零八落,最终搞得自己,里外不是人!

上台伊始,彭定康就积极地在香港推行"新政"。


所谓的新政就是想挑战《中英联合声明》,期待在香港推动民主选举,用香港直选选举制度代替《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的过渡时期的政治制度的部分内容,打破中英就香港政治体制在回归时平稳过渡衔接的共识。

他鼓动香港政坛推行直选的民主选举,扩大区议会的职权,将香港双议席双票制改为单议席单票制,将立法院和行政院分离,分别组成独立机构。如此便可以把亲英势力的议员们安插在各个部门的每个角落。

为此他还邀请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到香港大学演讲,希望李光耀帮忙站台,谈谈"民主"在新加坡的好处。

但李光耀并没有给他面子,仅仅把他当做跳梁小丑,警告他不要和中国对抗,当面指责他"小子,你没那个能力",警告他英国没有同中国抗衡的实力,一度让其尴尬。


彭定康想,如果按照《中英联合声明》中的双议席双票制,则英国在香港的势力必将受到中方牵制。

于是彭定康一心地想培养英国政府的残余势力,主导香港政府。他也决心将其施政方案一口气走到底。

于是在199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大会上,他推行直选,致使亲英国政府的议员达到40多人,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达到绝对控制。

这就为香港回归后,特别是乱港分子屡次破坏香港安全与和平,被抓后总是被从轻发落,就此埋下了伏笔。

更重要的是,彭定康的改革,破坏了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中的"直通车方案"。

原来,根据中英两国共识,1995年香港立法院选举产生的议席和行政人员,将直接过渡到香港回归后的,第一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成为回归后的香港政府人员。

所以彭定康上台伊始,就从香港的选举制度上下手,努力安插亲英势力,让英国政府继续对香港拥有控制权。


历史的车轮,不会原地打转

入港以来,彭定康都将自己高调地包装为同香港人民站在一起,是为了香港的"民主",将"还政于香港人民"的形象。

彭定康带着狂妄,根本不把北京放到眼里,甚至想同北京叫板。

香港是中国的香港,是中国政府收回香港一切权利。按道理,香港的回归应是英国政府把香港完好地交还给中国政府,中国政府收复香港后,进一步把香港管辖权交由香港人,根据一国两制由港人进行管理。

但彭定康无视这一点。他只是把香港作为自己的政治工具。

他要的是在香港的政绩,期待在回到英国后,其能再次重回英国政坛。


但纵观香港被殖民统治的这150多年,香港人民有"民主"吗?那时候的港人,他们一人一票的选举呢?

作为虚伪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在殖民地香港他们从未提过"自由民主"的口号,反而是在香港搞港督一言堂。奈何却在香港回归前迫不及待地大力渲染、极尽地宣扬香港人民应该获得"民主"选举权!


如此此地无银的司马昭之心

彭定康一直以来都是和北京对着干,他为了不被中国政府识破,于是绕过了联合声明,在没和中国政府打招呼的情况下,先斩后奏单方面在港媒上宣布了自己的"新政"。

此举遭到英国外交界的批评,甚至英国首相也提醒他,此举是在激怒北京。但在香港,远离英国政府的管辖,天高女王远的彭定康十分膨胀,他以为自己就是香港的"王"。他决定凭着一己之力同中国对抗。


就像在他的书《东方与西方》的自传中说的那样:

(当时的他)一定要干出一番不同凡响的事情,一定要让英国政府从香港光荣的撤退,(让自己)赢得英国政府的认可!

他和许多现代政客一样,以为自己敢同中国对抗,就是西方的英雄,把口水吐向中国,他就能高人一等。

也许,当时的中国没有今天的实力,只能谦逊、善良,嘴拙,愿意给对方面子,委曲求全中只要把事情办成功就行,哪怕损失点经济也无妨,所以不在乎西方打嘴炮,任其在口头上的快活。

彭定康就是如此,他以为只要对中国,高调和强硬就能占到了便宜。以为中国力量弱,缺乏话语权。但是他忘了,只要事关中国国家主权事宜,中国就从未妥协过。


香港嚣张,北京受挫

刚到香港的彭定康,他经常带着女儿在媒体前频繁露面,大打亲民牌;在政治上他对话强硬,自以为是香港的"王",他的政治举措也吸引了全世界,特别是英国政府的目光。

上台不久,他便提出访华的要求。

在1992年10月21日访华,甚至他在20日到达北京机场时,还以为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的鲁平会专程到机场去迎接。

可笑的是,10月21日下午,英国驻中国大使馆的车队到达中南海的大门口,彭定康专车爆胎了。这一意外场景正好被众多国际媒体拍下,面对记者的镜头,他假装平静,内心却是充满了愤怒、难堪和尴尬。他也只好徒步向前,走到会见厅。


在会议桌前,中方没有惯着他,简单的寒暄后,就是劈头盖脸对他一阵指责。指责他违背两国间承诺,破坏《中英联合声明》,违背《香港基本法》。同时也违背了中英两国外长七封信的内容。

提到七封信时彭定康一时错愕,他并不知晓中英两国外长还有七封,是事关香港问题的七封国书。

中国立即警告,关于香港的所有问题,中英双方已经全部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彭定康一意孤行,在中英两国间寻找空间,中国会将七封信的内容公之于众。

彭定康向身边的人询问七封国书的内容,随从从文件箱中拿出后,彭定康快速地过目后,便舔着脸对中国说:"这些信,我是知道的,但这些都是秘密的文件,是决不能公布。"


在此次会谈中,中方代表周平对彭定康发表了严正声明:如果彭定康胆敢违背《香港基本法》,中国将坚决"奉陪到底,奉陪到底,奉陪到底",一口气喊出三个奉陪到底。让彭定康体会到了中方的坚定立场。

与此同时,自大的彭定康自以为此次访华会谈后,接待他的会是大陆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接待他的是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的钱其琛。

彭定康此次访华,是经过周密的设计,但北京之访并未取得任何进展,反而碰了一鼻子灰。

原来这七封信的内容涉及到中英两国的谈判争议与妥协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英方同意了《香港基本法》中,就香港回归后未来10-20年议员人数和席位的设置,谈判中英方妥协了,双方达成谅解。


此时彭定康已经公布了新政方案,如果中国在此时公布信件,彭定康则骑虎难下,在媒体前备受难堪。所以彭定康不让中国公布这些机密文件。

可是,回到香港不到七天,10月28日,彭定康就通过英国驻华大使馆知会中方:英国将在月底公布中英外长的七封密信内容,并作出英方的解释。

于是中方立刻行动,抢在英方前面发布在《人民日报》上。如此,狠狠地给了彭定康一记耳光。


香港终归是中国的香港

一时间,国际舆论开始分析七封信的内容,后来中英双方在媒体上展开一场关于这七封外交信件内容和法律约束力,协议性的探讨和论战。最终争辩的结果是信件内容深刻影响了香港回归的结果,从而才有了《中英联合宣言》和《香港基本法》的诞生。

国际上均认为这些信件是有积极的政治和法律意义的。这些信件对当时的香港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让港人认识到中国收复香港是极具建设意义的。因而香港人民积极参与推动了"直通车"在回归途中的发展,才有了1997年香港回归的顺利交接。

这一交锋粉碎了彭定康的香港计划。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彭定康鼓吹的"还政于民"的西方民主思想,对香港现在的年轻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在司法界和学生界培养了一大批港独分子,成为港独分子。


接下来,中国政府直接绕过彭定康,直接同英国政府对接谈判。

1993年中英政府间经历几次谈判均未果,在最后一次攀谈破裂后,中国政府在英国谈判代表返程的飞机上就向世界公开宣布。

中国将在香港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委员会,全面推动香港政权和平过渡。就是现在的中国对外政策,在中外对抗中,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继续做我自己该做的事情。

就像中国在南海南沙区造岛,美国带着众小国提出抗议,但这本是我国领土,我们自己做什么,你管不着。

在对方的一轮轮抗议声中,结果是南沙群岛的军事存在感越来越强,中国人想做的事情一个个地办成了。

后来,英国大使也批评彭定康是鲁莽和危险的,在国际环境中对英方形象是有损害的,而彭定康的行为自然成为自取其辱、遗臭万年的笑料。


哭是鳄鱼的眼泪,解不了香江的愤怒

也正因此,在香港回归的当天,彭定康带着失落和难以言表的灰心和失望,在97年6月30号下午四点半降下英国国旗后,抹干眼泪带着国旗踏上了归途。也许这是他对5年来在香港虎头蛇尾的失落,也可能是为自己的愚蠢而后悔。

于是他灰溜溜地离开了,将欢呼和喜悦的心情留给中国。其三个女儿也被父亲的情绪所感染,特别在英国国旗降下来的那一刻,望着他们颓丧的父亲,国家的落寞。

她们更加难以自己,一个个哭成泪人,为她们的父亲,也为他们逝去的伟大帝国的落幕。


可她们的父亲,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终归成为丑恶的殖民国家的最后统治者,被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

以至于在多年后,面对记者的采访,彭定康说:"当时的内心真的十分难受,面对世界的镜头,这是极其不光彩的一刻。这是他人生中最臭名昭著的15分钟"。

彭定康回到英国后也并未进入英国政坛,而是和全家在法国的一栋乡间别墅里低调生活,在默默无闻中缓解了几年,以治愈他在香港的错误决定和回归那晚的声名狼藉。


最后,东方明珠,依旧闪亮

在彭定康离开总督府前,本应在劳斯莱斯里绕府前的花园三圈,以示留恋,但绕到第二圈,但其觉得没必要再继续丢人了,当司机绕了两圈后,其便迫不及待地让司机驱车驶离总督府,就是不想再继续丢人现眼了。

而接下来的中国,就在那一晚的零点,让五星红旗冉冉飘荡在香港太空,把《东方之珠》的歌声,顺江而下荡漾在整个珠江上。

如今,看沧海桑田,香港依旧灯火阑珊,浪漫依然,永不变是黄色的脸。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我所见证的七份中英外交函件。

人民网:20年前,在香港向英军"下岗"的那位军官来了

CCTV: 香港回归直播 1997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