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拜登在布鲁金斯学会的卸任前演讲中,十分嚣张地说:“如果美国不领导世界,还有谁能?”
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世界各国的不满,美国是强,但也不是全球的霸主。
实际上,对于拜登这种嚣张的言论,中国就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自新世纪以来,中国用无数的实践告诉世界,告诉美国,领导世界的不是美国,而是世界各国。
拜登的“美国领导论”
拜登在这次的讲话先是大夸特夸自己给特朗普的“政治遗产”。
他强调,美国在我任期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新增1600万个就业岗位,失业率达到50年来最低,并推出了《芯片与科学法案》等提升美国的科技竞争力。
接着他一转话音,开始批评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然后发出质疑,“这样的高额关税,究竟是中国等国家为其买单还是美国人民?”
但现实是,拜登自21年上台后,一直延续了特朗普的高额关税政策,尤其针对中国的部分。
既然这么不赞同关税政策,那么为啥还要推行4年。
看来拜登又老毛病犯了,嘴又开始瓢了,脑子也选择性遗忘了,忘记自己过去4年干了啥缺德事了。
怪不得在讲完这些后,开始吹嘘,自己将为特朗普留下一个无比强大的美国,强大到足以让所有人都嫉妒。
然后开始发出嚣张言论“如果美国不领导世界,还有谁能?”
但拜登试图塑造的“全球领导者”形象并未站得住脚。
首先美国看似强大,实则病入膏肓。
在国内,美国虽然股市屡创新高,但通货膨胀问题仍让普通家庭不堪重负;
在国际上,拜登政府的“小圈子外交”策略不仅未能解决全球冲突,反而在俄乌战争、加沙危机等热点地区制造更多问题。
这些矛盾让拜登的“美国领导力”看起来更像是无力的自我粉饰。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拜登批评的关税政策却被他自己延续。
过去4年,美国经济学家一直在发出警告:高关税不仅可能推高物价,还会威胁就业率。
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削弱了“美国领导世界”的可信度。
那么谁能领导世界呢?不是美国,也非中俄,能领导世界的是世界各国。
这符合当前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并且这一看法也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
中俄是最早推动多极化发展的国家,而后欧洲各国以及不少美国专家、政客也发现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像是德国总理朔尔茨在2022年称“世界正在多极化”。当时俄发言人扎哈罗娃还对此发出讽刺,对德国“现在才明白”这一趋势深表同情。
至于美国,则认识更早。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书中写道:“归根结底,所有国家最终必须要参与到世界秩序的构建过程当中。”
而这就是多极化趋势。
多极化趋势
实际上,在冷战结束后,多极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过去几十年,新兴市场经济体迅速崛起,改变了全球经济的力量分布。
数据显示,2022年,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GDP份额已超过发达经济体,成为推动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中等强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也愈发重要。
金砖国家的扩员便是一个显著例子,沙特、阿联酋等中等强国的加入进一步壮大了多极化的格局。
这些国家通过战略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例如,土耳其在中东地区的独立行动就体现了中等强国在多极化中的自信与担当。
更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南方国家也在积极推动国际秩序变革。它们强调平等与合作,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政治。
南方国家通过区域合作组织和国际会议,不断为自身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成为多极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国近年来以实际行动推进世界多极化,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多极化世界秩序。在联合国框架内,中国强调主权平等,反对将国际事务划分为等级或阵营。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创造了更多发展机会。这种模式不是以领导者的身份自居,而是通过合作共享实现共同发展。
此外,中国的实践还表明,多极化并不与全球化冲突,反而可以促进全球化。
尽管美中关系紧张,但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并未因保护主义而全面下降,反而在调整中焕发新生。
供应链的重新配置使得更多国家参与到全球化中,而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所以为了更快建成多极化世界,谁领导不是关键,合作才是答案。
未来的世界
拜登坚持的“领导世界”观念已然过时。在一个多极化的世界里,没有单一的领导者,只有平等的合作伙伴。
这样的格局才为大小国家提供了更多自主性,让更多力量能够参与全球治理。
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平等合作的方式在这些年赢得了更多国家的支持。
它并不试图建立新的霸权,而是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推动全球治理改革。
这不仅为全球提供了应对挑战的新思路,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多极化的未来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领导。
拜登的提问——“如果美国不领导世界,谁能领导?”——恰恰暴露了美国传统建制派那一套霸权思维。
世界并不需要一个新的霸权领导者,而是需要更多的合作与平等。
中国以其实际行动告诉世界,多极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一个没有霸权但充满合作的共同进步之旅。
这不仅是对拜登质问的回答,更是对未来世界秩序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