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德国学者,作家裴德思,曾经就读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东亚研究学院,他在这所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而作为一名从事东亚研究的学生,中国总是一个避不开的课题,而裴德思的同学们往往都会选择前往台湾或者香港留学,毕竟这里也算是中国的一部分。
但是裴德思没有选择前往香港,而是自行联系了上海的复旦大学,并且获得了录取通知书。
在裴德思的导师得知了他决定前往大陆之后,这位导师大发雷霆,他对裴德思说道:“去中国大陆上大学,这会毁了你的职业生涯!”
这位英国教授为何会这么说呢?
(裴德思)
一、隐形的壁垒
2024年4月13日,美联社发表了一篇文章,该文章称虽然中国目前有30万留学生正在美国留学,但是美国在华留学生却仅仅只有700人!这个数字远低于十年前2.5万人的峰值,该文章认为,之所以目前美国在华留学生的数量如此之少。
是因为中美关系紧张所导致的,这使得美国的潜在留学生认为他们在中国的的经济机会将会有所减少,所以这些潜在的留学生不愿意在中国“浪费时间”。
但是事实情况可能和美联社的说法大相径庭,因为造成这个问题的显然并非是中国,而是美国。
(在华留学生)
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2024年4月23日也报道了一篇类似的文章,但是该文章的观点与美联社的观点截然不同。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文章中举了一个现实中的例子,美国学生萨姆.特利扎在去年4月收到了博伦奖学金的贺信,博伦奖学金愿意向萨姆提供一笔3万美元的奖学金,资助其学习中文。
但是博伦奖学金在贺信中却写上了一个前提,那就是萨姆可以继续学习中文,但是萨姆却不能前往中国学习中文,如果萨姆前往中国留学,那么他将会失去三万美元。这使得萨姆陷入了纠结,他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三万美元,还是选择中国。
(美国)
最终,萨姆选择了三万美元,因为他需要这笔钱。而萨姆的故事也向我们揭示了潜在的美国留学生所面临的困境,他们不是不想来中国,而是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来到中国。
而在中美关系较差的2023年,美国国务院一直都在“建议”美国公民“谨慎前往”中国。
美国各界的种种举动,无疑都是在提升留学生赴华的门槛。但是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到美国政府层面上,就会发现美国政府不仅不会排斥美国留学生赴华,甚至他们还在鼓励更多的美国学生赴华,他们排斥的仅仅只是美国学生自行赴华。
(莫大伟)
事实上,美国有很多政府主导的赴华留学项目。最著名的莫过于奥巴马在2009年提出的“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而在2012年美国在华留学生数量便达到了接近两万五千人。
事实上美国根本就没有掩饰自己这么做的真实目的,他们需要更多真正了解中国的人,以制定真正可行的对华政策。
美国语言学家莫大伟就直言道:“我们需要更多的留学生赴华,否则未来10年我们将会无法在中国开展富有见地的精明外交。”
(来华留学生)
很显然,这些政府项目内的留学生在回到母国之后,往往都会有很光明的前途。那么像是裴德思,这些自己前往中国的留学生,他们又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呢?
二、同样的路,不同的结局
在一份问卷调查中,一位来华留学生表示,他们的国家政府要求大学毕业后就立刻开始工作,不能跑到其他的地方去。
这个政策导致他只能选择留在中国发展,如果返回自己的祖国发展,他们的政府就会询问他为什么没有去政府指定的地方工作,这几年都跑去了哪里。
(来华留学生)
这位留学生大概率并非欧美留学生,更可能是某个非洲国家的留学生。但是他所面临的情况却非常具备代表性,虽然欧洲国家不会指定大学生去哪里工作,但是欧洲赴华留学生在回国之后却会切实的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
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在于,欧盟不认可很多中国大学的学历,这就导致欧洲留学生回国后基本等同于没有学历。就像是裴德思,他在从事东亚研究的时候,就被提供过前往香港的奖学金,但是他拒绝了这个奖学金,果断地前往了上海。
(来华留学生)
临行前他的导师还在建议他去伦敦的亚非学院,或者剑桥大学学习中国,而不是真的去上海或者北京学习。
而裴德思在2019年返回德国的时候也发现,自己的北大博士学位其实在西方精英眼中,属于“拉低了自己的身价”,他已经无法融入西方精英社会。
因为他的北大博士学位,根本就是“一文不值”的,他最后只能选择留在亚洲,前往日本工作。裴德思在中国的时候读到了《论语》的中文原版,然后他惊讶的发现西方对这本书的翻译完全就是建立在自身的臆测之上的,孔子甚至成为了类似于圣诞老人的角色。
(来华留学生)
于是裴德思自己写了一本书《圣人》,但是他却遭到了西方的联合封杀,七百家西方媒体和出版社拒绝发表他的文章。
毫无疑问,裴德思的导师并没有欺骗他,他的前途真的已经被“彻底毁灭”了……
但是真正热爱中国文化的人,是不会在意这些挫折的,就像是裴德思,他明知自己将会面对什么,但是仍然选择了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