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强筋骨

教育惠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事实证明,“改革”是教育发展进步的关键一招、重要法宝和活力之源。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既要有勇于推进改革的勇气,又要有善于推进改革的智慧!《中国教育报》今年12月2日头版头条以《是什么促成这里教育蝶变》为题对怀远教育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给予了高度评价,社会反响强烈。


打通肠梗阻,建立新机制,把对症下药和标本兼治作为改革“听诊器”,改出高度来,改出强度来;民心之所盼,改革之所向,把教育强县和教育惠民作为改革“风向标”,改出气度来,改出温度来。

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融媒体记者日前专门对怀远县“大编制管理”这道教育改革的亮丽风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且看乡镇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怀远实践”——


1

ONE

破除壁垒,盘活资源

改革的出发点、着力点均是为民谋福祉

春回大地,风起云涌;改革潮起,击鼓催征。

2023年9月,怀远县教育体育局(今年7月更名为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缜密筹划,全面开展深化乡镇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在县域18个乡镇推行中小学“大编制管理”二级管理模式(县教体局-乡镇中心学校),以此革除原有“学区管理体制”三级管理模式(县教体局-学区-所属中小学)衍生的诸多行政壁垒,将县域分散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盘活。《怀远县乡镇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显示:“撤销学区,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每个乡镇设立一所乡镇中心学校,建立以乡镇重点中学为中心学校管理辖区内中小学的管理体制。”


教育强县,怀远何为?作为户籍人口134万、在校师生23万余人的皖北农业大县,怀远县需要认真回答好这道深刻的新时代命题。

“重任在肩,与时俱进。”怀远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纪春告诉记者,“乡镇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优化乡镇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集团化办学、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需要,更是完善管理层级、适应教育规律、改进工作作风的需要。”

2

TWO

七破七立,对比鲜明

改革的新画卷色彩绚丽、大气磅礴

画卷一:“一人挑水喝,两人抬水喝,三人等水喝。”在教育行政管理的实践主体上,改革前是多人法人制,改革后则是单一法人制,实现“一个乡镇只有一个法人”,乡镇各级各类学校法人代表由67个减至18个,相比减少了73%;学校领导干部由过去的240名减至121名,相比减少了49.6%。

画卷二:“校级干部必须回归教室、回归讲台。”在教育管理体制的层级上,将原先“学区制”的中心小学管理转变为乡镇中心中学管理模式,改革前的学区管理人员更像“行政干部”,完全脱离教育一线,改革后是校长带头兼课,校级干部坚持一线教学和管理。

画卷三:以前是“小而散”,现在是“大统筹”。改革前是独立小编制管理,改革后是实施灵活统筹的中小学“大编制管理”创新模式。

画卷四:“先瘦身,再强身。”改革前,管理机构臃肿,人财物分散;改革后,精简行政人员及校级干部,提升办事效率,人财物集中统筹,盘活乡镇各级各类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画卷五:“五指发力”不如“握指成拳”。在集团化办学上,改革前,是松散型教育集团;改革后,转化为紧密型教育集团,实施集团化办学协同发展。组建18个乡镇紧密型教育集团、18个城乡辐射型教育集团、7个城区教育集团。组建以乡镇中心学校校本部为核心的初中教育集团、以乡镇实验小学为核心的小学教育集团、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核心的幼儿园教育集团等6个不同层次类型教育集团,实现强校带动弱校、核心校带动分校、示范校带动新建校,让管理更科学、更专业、更高效。

画卷六:“党建旗帜迎风飘扬。”改革前,书记校长“一肩挑”;改革后,突出和强化党建引领,校长、书记分设职位,实施党组织书记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画卷七:“城内城外皆芬芳。”改革前,乡镇与县城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呈现背反样态,“冷热两重天”;改革后,加强乡镇中心中学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同步均衡发展。

3

THREE

培元固基,增强活力

驶入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快车道

车道一、“奉献精神”快速提振。舍弃个人“小我”,奉献教育“大我”,部分校长因年龄、学历等诸多因素限制,退出岗位,高风亮节腾出位置,让更多符合条件的有为青年走上领导岗位。改革后,40周岁以下干部占比增长7.77%,本科以上学历占比增长16.37%,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校级干部也日渐增多。

车道二、示范引领作用快速发挥。中心学校是乡镇教育集团办学的旗舰校和核心校,所辖其他学校均为分校,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车道三、赋权和监督的职能关系快速明确。书记的职责是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主要体现在领导、决策、监督层面;校长的职责是执行决策,主要体现在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管控等层面;同时,成立总支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三会”有机统一,确保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到位。


车道四、比学赶帮超,“赛马机制”快速建立。出台《关于建立怀远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赛马机制”的通知》,分小学、初中、乡镇中心学校3个赛道,围绕文化科目、综合素养、教学常规、课程改革特色4个项目展开,测评总分400分,丰富“大编制管理”的创新内涵,深入研究改革后的学校治理现代化和学校管理去行政化的系列创新。

车道五、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快速提升。改革前,“学区制管理”的小编制限制了职称评定指标,诸多教师因为不能按时评定职称而失去工作热情。改革后,职称评定指标由乡镇中心学校按照学段统筹,依据辖区教师综合表现,最大可能地调配使用,教师的诸多利益得到根本保障。同时,简化了教师合理流动的操作程序和步骤,“以教师资格种类为介质,推动乡镇内部中小学师资队伍可上可下”,尽力满足教师的合理诉求。

车道六、助力乡村振兴的推手作用快速体现。改革一年来,诸多办学效益弱、规模小的学校被撤并,通过“集团化互动办学”创建一批办学质量好、文化品位高的美丽乡镇学校,吸引了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呵护好亲情,留得住乡愁。

4

FOUR

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改革的好声音清脆悦耳、扣人心弦

兴利除弊,万象更新。在该县白莲坡镇,记者聆听到的是一首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教育改革进行曲。

“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改进了作风,提振了士气,改革让乡镇义务教育如沐春风、活力倍增。”该镇中心学校校长王学军告诉记者,改革前是“九龙治水”、步调难齐,全镇义务教育共有8个法人代表,现在只有1个;改革前,全镇共有中学7所(含一贯制学校4所)、小学21所,其中,50人以下学校2所,50至100人学校4所,规模小、分布散、布局差,资源浪费巨大;改革一年多来,先后完成了官庄中学、朱林小学、老圩小学等10所学校的撤并,学校布局更趋合理。改革前,教师是“某家的”,改革后,教师是“大家的”,骨干教师可“支教”,紧缺的音体美教师可“走教”,流动性更强,师资配置更均衡、更科学。“集团化办学彻底破解了乡村学校教研难的困境。”王学军告诉记者,改革前,有些学校的一些科目甚至只有一个专任教师,教研活动进入寸步难行的“荒漠地带”。改革后,中心学校发挥教育集团联合体的优势,成立中心备课组,教研活动变“单打独斗”为“集团作战”,实行“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教师在高效的教研活动中强筋骨、长本领、增才干,在全县四赛岗位研修比赛中,全镇特等奖两位,并荣获怀远县第十一届“教坛新星”称号;一等奖六位,同时荣获怀远县“学科骨干教师”称号;二等奖十位;三等奖十二位。教师“乐教”、“精教”,学生“勤学”、“善学”,今年中考该校超额完成了县教育局下达的各项目标考核任务。

在该县常坟镇,记者领略到的是一首雄浑壮美、耐人寻味的教育改革交响乐。

窗明桌净,宽敞整洁,科技氛围满满,信息化设备一应俱全,记者在采访该镇中心学校时看到,新建成的“录播室”成为了全校师生的一件开心事。该校校长倪士双告诉记者,改革前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是“均撒胡椒面”,分拨到各个学校,“各花各的小钱”,“各打各的算盘”;改革后是“好钢用在刀刃上”,经费划拨到中心学校,在保障各分校运转的前提下,统筹20%至30%的经费,集思广益办大事,科学谋划造亮点。“录播室”在以前简直就是乡镇学校做梦都不敢想的“奢侈品”,正是“大编制”管理体制的“统筹”杠杆把梦想办成了现实。“改革给全体教师打了一针强心剂,吃下一颗定心丸。”该校党总支书记赵九宏告诉记者,改革前,评价机制“雾里看花”,干多干少无所谓,改革后奖勤罚懒,压力变成动力,深挖自身潜力,激发无穷创造力。全镇教师人手一个“积分池”,工作量、教研成果、教学成绩等都在里面,教师积分评价考核机制阳光透明,公平公正公开,与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紧密挂钩。在全校师生心目中,他们的书记和校长是一对配合默契的“好搭档”,对此,赵九宏深有感触:“悟真谛,守真心,动真情,只有做到归真,才能既有分工,更有合力!”

歌声正酣,脚步正酣,改革正酣,奋进正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奋斗方向!”谈及乡镇义务教育的改革初衷和发展前景,刘纪春感慨万千:“归根结底一句话,办教育就得让人民满意、政府放心!在改革中强筋健骨,在改革中砥砺前行,在改革中书写满意答卷!未来怀远的教育生态,必然是自信的、现代的和共生的。”

蚌埠日报社“最蚌埠”融媒出品

来源:蚌埠日报 记者:夏景祖 文 通讯员:孙本召 图

编辑:阎然 校检:袁玉柱

审核:曹新铸 李博

监制:王静 总监制:孟儒存

蚌埠哥推荐阅读HOT NEWS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