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影视作品中,把陈毅描述成了一个“大老粗式”的人物。不少人认为不拘小节,才是陈毅这种久经沙场将军们的性格。从陈毅和美国人有段谈判的影视资料,可以看出陈毅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气势依旧很宏大。



尤其是那几句流传甚广的话:“我等的头发都白了,就等着美国打进中国大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全都报销。”

然而,在陈昊苏的眼中,父亲陈毅是个才华横溢,富有浪漫精神的人。回想起和父亲相处的日子,陈昊苏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以前他只觉得父亲太忙,平时见不着面。后来,他发现父亲是他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

陈昊苏于1942年出生在苏北抗日根据地。1949年8月,他跟随华东保育院来到上海。当时,解放军进上海有着严格的纪律,同时,像陈昊苏这样的小孩子也是有纪律的。因为上海刚解放,形势还很复杂,保育院的老师就告诉他,不准乱跑,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陈昊苏和家人在上海安顿下来了,当时,陈毅除了担任上海市市长,还有华东军区司令员的职务。所以,陈毅经常是上海、南京两地跑。虽然陈毅很忙,但他有个习惯,工作结束后总要回家看看。而他每次都很晚回家,很早又走了,那个时候陈昊苏还在呼呼睡大觉呢!

虽然不长接触孩子们,陈毅还是很重视孩子们的教育。他曾为读书阶段的孩子们写过两首诗《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示儿女》。其中有一首的一句是这样的——“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后来,两首诗被作为陈家家训,陈昊苏说一定会一代代地传下去。



1972年,陈毅因病逝世。几个月后,夫人张茜被检查出了癌症。陈毅生前曾对张茜说过,如果将来有可能,希望给他出一本按照时间线编排的诗集。张茜利用所剩不多的时间,努力完成丈夫这个遗愿。

张茜病重没法长时间写作,她自己整理诗,然后让儿子陈昊苏帮忙抄写。陈昊苏在抄诗的过程中,慢慢地了解了父亲的诗作。在此之前,他知道父亲爱写诗,但没有认真地研究过。

陈昊苏发现,父亲写的诗有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对人民的依恋,很多情绪包含在里面。他很喜欢父亲写的《无题》的两句: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



意思是,如果他在战争中牺牲了,他相信他的魂魄会归来,到时候大地变红,革命胜利了;他当时已经36岁了,随时做好了把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准备。

陈昊苏继承了父亲写诗的爱好。在他上中学的时候,曾写过一首《在大海的边上》,受到了父亲的夸赞。1979年,陈昊苏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名字叫《红军之歌》,那时的他正在军事科学院担任战史部研究员。

1983年,陈昊苏被任命为中共丰台区委副书记。次年,他被任命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990年,陈昊苏服从组织安排,进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工作。



陈昊苏除了和父亲一样爱写诗外,他也喜欢下围棋。而这两大爱好,都是陈毅生前最为看重的。随着年纪的增大,陈昊苏对父亲的了解和研究越来越深刻。他很少从父亲那里听过,父亲当年的英雄事迹,当他后来从资料和别人口中了解了父亲当年的革命经历后,他对父亲充满了无限的敬佩之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