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皋兰大地,寒意渐浓,皋兰县“四普”实地走访调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着。近日,调查队按照计划来到了位于水阜镇的高岭子烽火台遗址进行实地调查,开启了跨越时空探寻历史之旅。

调查组“披荆斩棘”徒步登山

调查的第一天,薄雾笼罩大地,队员们准时在皋兰县水阜镇集合。在皋兰县文物局局长王敬辉的带领下,调查队一行7人驱车来到了水阜村高岭子山脚下。由于前面的路都是山路,车辆无法继续前行,队员们只能背起测量仪器和工具,跟着当地文保员王老师徒步登山。

上山的路大都是羊肠小道,起伏不平、坑坑洼洼,遇到陡坡,队员们就相互搀扶着攀爬而上,有的山路上长满了荆棘,队员们就拿出了“披荆斩棘”的气魄。女队员也不甘示弱,紧跟队伍不掉队。因多次上山开展文物普查工作,队员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攀登,也练就了一身登山和测绘的本领。

在崎岖的路上,王敬辉给队员们讲述了高岭子烽火台遗址的相关知识,并强调了普查工作的要点。

高岭子烽火台与长城相守相伴

皋兰县地处黄河北岸,历史上为金城外围屏障,县境内烽燧遗址较多,且纵横交错,大同小异,目前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为明代。皋兰烽燧大多建在高山地带,黄土夯筑,呈覆钵形,周围挖有防御性壕沟。烽燧附近往往有戍卒、守望者遗弃的碗、砂锅等生活用具的残片。

据推测,高岭子烽火台始建于唐末时期,北接水阜镇定火城烽火台,南连野马沟烽火台,东望蔡家河烽火台,西见烟洞沟烽火台,建于高岭子山顶,由黄土夯筑而成,形如覆斗,墩之周围有平整的圆形台阶三级。高岭子烽燧是县境内现存最壮观的一座,今烽燧南部原貌犹存,北部因年久而成陡坡。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遗址。

烽火台在古代具有极大的军事和政治作用,为古代戍守边防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为中原的稳定统一发展奠定了基础,它与长城相守相伴,共同肩负着保家卫国的历史重责。

3小时协调配合完成测量普查

经过4公里左右的蜿蜒山路,调查组终于登上了高岭子山顶。随后,工作人员顶着寒风开始操作无人机、摄像机等设备来留存资料。

山顶上风呼呼地刮着,气温比山脚下低了许多。队员们顾不得数小时的奔波劳顿和山顶的寒冷,聚精会神地围绕着烽火台仔细地进行观察。历经数百年,这座烽火台南部还保存着原有的面貌,北部因年久而成为陡坡,人们完全可以想象出它完整时的样子。此时的高岭子烽火台酷似一位历经风霜的老人,伫立山巅,凝望着脚下广袤的大地,见证着历史的沧海桑田。

“这就是穿越时空,留存至今的高岭子烽火台。”一位队员忍不住感慨地说。

欣赏完烽火台之后,队员们迫不及待地拿出测量仪器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认真详细的测量,默默记录着每项数据。经过3个小时的协调配合,调查组终于完成对高岭子烽火台的测量普查工作。

夕阳西下,队员们踏上了返程的路,满身疲惫却又满载收获。但是本次野外文物普查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普查队员们还要将本次调查测量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上报。所有这些工作完成后,“四普”工作人员还将再次踏上“寻宝”之旅。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 超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