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玲
12月1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了2024年“地球卫士奖”获奖名单,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这也是中国人首次获得该类别奖项。卢琦在防沙治沙领域的付出与成就,让他不仅是中国的卫士,也成为了地球的卫士。而透过卢琦,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持之以恒的环保努力,以及改天换地般的巨大成就。
得知获奖时,卢琦正参加《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参与研讨泛非“绿色长城”建设。这是一项沿着撒哈拉沙漠南缘种植跨越非洲大陆的树墙、防止沙漠化的计划。将泛非“绿色长城”和“三北”工程这两条地球南北“绿飘带”,打造得更绿、更深、更漂亮是卢琦和各国与会者的共同心愿。
防沙治沙好比滚石上山。美好心愿得以实现的背后,永远少不了汗水、泪水甚至血水。1962年,数百名务林人开入塞罕坝,经过三代人、50多年的艰苦创业,将当地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完成治沙造林28.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43万亩。几十年来,我国通过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在一代代科研人员与务林人的辛勤付出下,科学保护沙化土地5.38亿亩,有效治理沙化土地1.18亿亩,“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2.41%提高到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绿线”向西移动300公里。据统计,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
70多年治沙实践,也让中国荒漠化防治探索出“中国魔方”草方格沙障技术、宁夏中卫沙坡头包兰铁路防沙治沙体系、低覆盖度治沙技术等一系列成功的技术、模式。11月28日,我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栽上了玫瑰花苗、红柳等植物,将这片总面积约为33.76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实现“锁边合龙”,形成了3046公里完全闭合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同时,当地林草等部门出于帮助群众增收的考虑,还在红柳、梭梭树中间套种了板蓝根、肉苁蓉等作物。在我国“养、防、治、用”4字方针的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全域治理下,通过实施生物治沙、工程固沙以及光伏治沙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让流沙、荒漠化得到控制,也将这个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地方化作了当地群众增收的“聚宝盆”。
防沙治沙是一项耗时、耗力、耗心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科学、系统的应对方略,也离不开团队的努力和国家的战略支撑。中国几代治沙人70多年的辛勤耕耘,与科研人员的不懈突破,共同创造了防沙治沙的奇迹。
同时必须客观认识到,我国的荒漠化总体趋势已有所遏制,但防沙治沙依然前路漫漫。防沙治沙工作有着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等难点,既要形成有效的治理循环,保障治理不倒退,也要继续做好啃硬骨头、打硬仗的思想准备。而放眼全球,荒漠化防治工作更加不容乐观:世界上近40%的土地已经退化,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毁灭性干旱越发频繁。但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所说的,“2024年度的地球卫士们通过他们的努力提醒我们,我们能够赢得保护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战斗’。只要有正确的政策、科技的突破、制度的改革、积极的行动以及原住民的重要领导力和智慧,我们就能恢复生态系统。”
如今,新技术的支撑为新时代防沙治沙带来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中国在防沙治沙领域的“中国技术”“中国模式”也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组织的认可。随着未来跨境全域治理和国际合作力度的持续加大,中蒙、中阿、中非荒漠化防治双边或多边合作有望继续深化,为全球荒漠化治理带来更多“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作者是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学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