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蜂总科—跳小蜂科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膜翅目
细腰亚目
寄生蜂下目
小蜂总科
跳小蜂科
跳小蜂科(学名:Encyrtidae)是膜翅目、小蜂总科的一个科。复眼发达,胫节有1粗而长的端距。
1.形态特征
体长1一2mm,平滑或有点刻,黑色而有金属光泽。头阔,触角8—13节。复眼发达。中胸侧板大,完整而隆起,背板无盾侧沟。中足常膨大,适于跳跃。胫节有1粗而长的端距。
2.生活习性
寄生于卵、幼虫及蛹,有些种类为重寄生。有的行多胚生殖。许多种类是介壳虫的寄生性天敌。
3.食蚜蝇跳小蜂
食蚜蝇跳小蜂(学名:Syrphophagus sp.),膜翅目跳小蜂科,主要寄生在多种食蚜蝇预蛹。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35~1.44毫米,黑褐色。头、中胸背板及小盾片具蓝绿光泽。腹部有紫铜色反光。各足基节、腿节、前足和后足胫节大部以及中足胫节基部褐色,其余黄褐色。雌蜂触角柄节和梗节黑褐色,其它褐色。雄蜂触角柄节和梗节褐色,其它黄褐色。翅透明,无色,翅脉褐色。头从上面看略呈半球形,从正面看宽稍大于高,近似圆形,头顶较平,呈长方形,后头缘锐利。触角着生在颜面下方,位于两复眼下缘的中间,颜的中央至基部有鼻形隆起,两侧及上方深凹。侧单眼距为单眼直径的二分之一,为两侧单眼间距的四分之一。头、胸部具粗刻点,胸部光滑,第六节两侧各具1束毛(3根)。中胸背板宽大,着生密毛。小盾片约与中胸背板等长,其上毛较稀。前翅端半部较宽,基部三分之一除接近亚缘脉和翅基部后缘各有一列细毛,以及缘脉和前缘脉的后方有刚毛丛外,余皆透明无毛。亚缘脉上有4根长刚毛和两根短刚毛,其余三分之二翅面纤毛密生,亚缘脉与缘脉之间有断痕,缘脉很短,约与后缘脉等长,为肘脉长的二分之一。雌蜂触角柄节长为梗节的3.4倍,索节6节,1~6节逐节增大,第一节长大于宽,2~6节宽大于长;棒节3节,显著膨大,末端缩小,长约等于梗节和1~3索节之和。腹部比胸部短,产卵器稍露出。雄蜂触角柄节为梗节的3倍,索节6节,大小相似,惟第一节略窄,棒节3节,不膨大,末端缩小,长为2索节之和,梗节比索节短,呈卵圆形。
(2)生物学特征
该蜂寄生于多种食蚜蝇预蛹,每年以5~6月发生较多,一般对食蚜蝇蛹的寄生率达30%左右。
(3)地理分布
湖北。
4.瓢虫隐尾跳小蜂
瓢虫隐尾跳小蜂(学名:HomaIotylus flaminus),寄生性天敌。
(1)形态特征
雌蜂体长2毫米,体色黑褐色,有时带红褐色。触角棒节(有时包括第六索节)白色,头蓝绿色,口器黄色,中胸背板蓝色,三角片及小盾片绿色,有时小盾片暗肉红色,并胸腹节及腹黑色,具蓝色光泽,触角其余部分黑色。前翅中部具大型黑色斑,并显蓝色金光。足黑色或浅黑褐色,中足跗节和距白色,后足白色或黑褐色。体匀称,头卵圆形,正面观长大于宽,头顶具大的圆形点刻。复眼长大,颜额区窄,中单眼处的宽度约为整个头宽的六分之一。后头缘锐利,颊短,短于复眼直径之半,上颚具3齿,下唇须3节。触角着生于口缘,触角柄节较长,呈柱状,梗节长于宽,常长于第一索节,各索节几等长,棒节不分节,常呈白色或黄色,末端斜切。中胸背板具一排排的白毛,小盾片长三角形,很少膨起。翅不特大,缘脉很短,几呈点状,后缘脉与肘脉较长,几相等。足纤细且长,中足胫节之距与第一跗节等长。腹卵圆形,短于胸,产卵器隐蔽。
(2)地理分布
浙江、广东、湖北。
5.蚜虫跳小蜂
蚜虫跳小蜂(学名:Aphidencyrtus aphidivorus)是膜翅目跳小蜂科动物,蚜茧蜂僵蚜期的重要寄生天敌、麦蚜的重寄生蜂,为有害天敌。1980—1986年在蚜苗蜂的研究中发现了此蜂和另外4种重寄生蜂,其对麦田蚜茧蜂 (主要是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ae Haliday)的破坏作用极大。
(1)形态特征
雌蜂体长1毫米左右。体褐黑色,触角褐色,胫节末端及跗节黄色。头胸及腹脊有篮色反光,腹背带紫色。头横形,单眼排列成等边三角形。颊与复眼直径等长,触角着生于口缘,柄节细长,梗节显著长于第一索节,索节由基部向端部逐渐膨大,1-3节小,念球状,其余显著膨大,棒节4节,中部膨大,卵圆形,等于3-6索节合并之长。缘脉长为宽之2倍,略长于肘脉,后缘脉甚短。小盾片略长于中胸盾片,稍膨起,末端圆。中足胫节之距与第一跗节等长,腹短于胸。
(2)地理分布
上海、江西、浙江、四川、广东、河南、山东、河北、黑龙江。
6.毁螯跳小蜂
毁螯跳小蜂(学名:Echthrogonatopus sp.)是一种寄生于水稻稻田、隶属于跳小蜂科的膜翅目小动物。该蜂体型较小,蓝黑色,雌、雄蜂差不多,但是稍有不同。分布地区多集中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1)形态特征
雌:体长约1毫米。体蓝黑色;头部、中胸盾片带绿色金光;复眼、小盾片(除边缘外)黑色,无光泽;腹部带紫色金光。翅透明;足淡褐色。头呈半球形,稍阔于胸;复眼背观大;单眼三角形排列,侧单眼紧靠复眼;头顶较窄,为一复眼宽的2/3,颜面向下扩展,均具网状刻纹;后头光滑,有锋锐的后头缘;上颚上下缘在端半近于平行,端部3齿,上齿稍短小。触角着生于复眼下缘连线水平稍下方,触角洼明显,但下方之间有鼻梁状隆起隔开;触角11节;柄节长约为最宽处的5倍,长不达头顶;梗节与前3索节等长,约为柄节长的1/3;索节6节,长度相近,向后渐宽;棒节长大,分为3节,干标本常扁平,长约为5索节之和。前胸背板横宽;中胸盾片隆起,具白毛;小盾片平坦;并胸腹节短,侧方多白毛。前翅长约为宽的2.6倍,亚缘脉(包括缘前脉)约为缘脉的4倍;缘脉约为痣脉的2倍;后缘脉短,刚伸出;从痣脉内方有向内下方斜伸的无毛带,但不达后缘,斜带基方翅面的毛较斜带外方的稀;臀角缘毛为翅最宽处的1/10;后翅翅钩3个。腹部近三角形,短于胸长。
雄:触角淡黄褐色,细长,与体长相等;索节6节,各节有两轮刚毛;第一、第二索节较短而宽,约等长,长各为宽的1.5倍,稍长于梗节,稍短于其他索节但比第三、第四、第六索节宽;第五索节稍长稍宽于第六索节,但均比第三、第四索节长,长各为宽的2.5倍;棒节粗,不明显3节,长比前2节之和稍短。头顶与复眼等宽。
(2)生物特性
寄生于稻田的螯蜂,从螯蜂茧中育出,聚寄生,每茧出5-6头跳小蜂。
7.棉铃虫多胚跳小蜂
棉铃虫多胚跳小蜂(学名:Lilomastix hollothis),是膜翅目跳小蜂科动物。
(1)形态特征
雌蜂:体长约0.09-1.15毫米。体黑色,头部、中胸背板、小盾片上着生黄褐色毛,头部的毛短而密,中胸背板和小盾片上的毛较稀长,中胸背板具金绿光泽。头、三角片、小盾片及中胸侧板微带紫色光泽。触角9节,柄节和梗节黑褐色,其它均为褐色。柄节细长,棒节膨大,长约等于4-6索节之和,第一索节最小,柄节长约为梗节的2.20倍,宽为梗节的1.23倍,捧节长约为梗节的2倍,宽为梗节的1.50倍。索节6节,从1-6节逐节增大。各足基节、腿节(除端部外)黑褐色,胫节(除基部外)和跗节末端褐色,其它黄白色。中足胫节末端有1个大的距,由于中足较粗长,故适于跳跃。翅透明,翅脉褐色。腹部黑褐色,末端毛较多。
雄蜂:体较小;触角捧节长明显短于4-6索节之和,斜面部分占全棒节长的3/5,基半部无分节线。
幼虫:囊形,蛆状,初期乳白色,后期较深。
蛹:初期乳白色,复眼和3个单眼鲜红色。后期头线、胸腹黑色,复眼和单眼红色不显。
(2)生物学特性
年生活史;根据孟祥玲等报道(1994),该蜂在华北以幼虫在土内(在棉铃虫幼虫体内)越冬,翌年5月初羽化,后不久即在棉铃虫卵内产卵寄生。6月上旬随被寄生老熟棉铃虫幼虫入土越夏、越冬。一年发生一代。
寄生:多胚跳小蜂是一种内寄生天敌,其寄生对象仅限于鳞翅目卵至幼虫的跨期寄生蜂,由于鳞翅目幼虫有的体较粗大,而此蜂又非常细小,即使将其全部卵产在一头寄主幼虫体内,也不能使寄主致死,而且对其后代的化蛹羽化也非常不利。但是多胚跳小蜂有一种特殊的繁殖方法,就是它产的卵能进行胚子分裂,由1个卵发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多的一个卵可分裂成2,000多十后代。这种生殖方法.称为多胚生殖。多胚跳小蜂就具有这种生殖能力,它所寄生的棉铃虫,整个体内都充满了多胚跳小蜂幼虫,寄主死后变为黄褐、膨胀、干硬的尸体。幼虫在寄主体内化蛹羽化,然后咬破寄主皮壳飞出。
(3)地理分布
辽宁、河南、山东、河北。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