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学派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任见:《刘秀传》(增订版)第十五章 千古谜案的见解58

刘秀传任见 著

内容简介

本书为任见先生创作的东汉光武皇帝刘秀的传记。刘秀于西汉末年起兵于舂陵,昆阳之战挽狂澜于既倒,致百万敌兵一时土崩瓦解,敲响了新朝王莽政权的丧钟;继而刘秀徇略河北,平王郎,降铜马,奠定中兴之基;统一天下后刘秀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整顿吏治,强化集权,中兴汉朝,成为一代重量级君王。本书立足史实,以刘秀的政治生活和情感生活为主线,以磅礴跌宕的故事情节和艺技独运的构思布局,以简约与饱满臻于极致的洗练文笔,将历史人物传记小说的艺术魅力推到了新颖动人的境界。

刘秀传目录

第一章 捕蝶的小丫头……………………

第二章 杀开血路的勇士…………………

第三章 哀情与婚礼………………………

第四章 小人得志的活剧…………………

第五章 大司马言之有理…………………

第六章 温婉涵蓄的新夫人………………

第七章 双喜比临…………………………

第八章 久别胜新婚………………………

第九章 洛阳南宫的宽恕…………………

第十章 次第奏凯…………………………

第十一章 得陇望蜀………………………

第十二章 好德如好色就好啦……………

第十三章 苍天黄土掩奇冤………………

第十四章 吃醋与情债……………………

第十五章 千古谜案的见解………………

第十六章 刘氏的基业……………………

第十七章 烧饼翻不休……………………

第十八章 外戚与宦官……………………

第十九章 锋光逼目七宝刀………………

第二十章 哀痛与愧悔……………………

著者任见简介

第十五章 千古谜案的见解

58

公元57年,光武帝刘秀已经是六十三岁的高龄了,在东汉时期,活过六十岁的人确乎不算很多呢。

年事已高,但刘秀精神还很好,经常天一亮就上朝,直到天黑了才下班。

空闲了,就把一些有文化的人或懂谶纬的人叫到身边,跟他们讨论经书中的文章,切磋纬书中的词语,直到夜静了才睡觉。

太子刘庄心疼老爸的健康,对他说:“皇上的圣明比得上大禹、商汤,但是却不大符合黄老清静无为的要求,未免有点太累了吧!我想您还是从现在开始多养养精神,过一过悠哉悠哉的日子。”

刘秀摇摇头说:“我喜欢这些事情,并不感到疲劳。”

话虽然这样说,但是终究年纪不饶人,公元57年春季的一天,刘秀鸡鸣早朝去,只觉得眼皮滞重,身体倦怠,跌倒在洛阳南宫前殿上,再也没有够站起来。

刘秀的遗诏是:“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刺史、二千石长吏皆无离城郭,无遣吏及因邮奏。”

刘秀不让百官离开工作岗位为他吊孝,他做到了对人“最后的感动” 。

看看后世某些自称“先进”的国家,头领翘了,让全国人民戴着白花大哭,真不知其“先进”在何处,“面部”在何处。

刘秀生逢乱世,王莽政令朝出暮改,生灵转徙沟壑,饥民揭竿造反,绿林、赤眉遥相呼应之际,乘势揭竿,志在匡复汉室江山。

昆阳之战,以少胜多,杀王莽灭新朝;攻邯郸,诛王郎,可谓波澜壮阔。高邑登基,延揽英雄,削平天下,定都洛阳,偃武崇文,以柔道治国,终使社稷安宁,百姓乐业。

刘秀的寿陵是公元51年正月开始修建的,当时寝陵工程总指挥长窦融上表说,洛北大原,十分广袤,不用考虑面积,应该壮观威严,彰显帝王气派。

刘秀看了窦融的表奏,坚决不同意,批示说:“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车茅马,使后世之人不知其处。文帝能明终始之义,景帝能述遵孝道,遭天下反复,而霸陵独完受其福,岂不美哉!今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

刘秀反对奢华铺靡,力行节俭薄葬,革除“厚葬为德、薄终为鄙”的陋习,自己是身体力行的。

前已表过,刘秀打天下、治天下,妙招不少,奉行轻徭薄赋的经济政策,使黎民安居乐业,百事繁荣兴旺,可他登极直至驾崩,对占卜、预决之类活动笃信有加,正史野史均有记载,他的葬地的选择亦是一例。

汉光武皇帝陵,当地百姓叫它刘秀坟,静穆地蹲在黄河岸边。

出洛阳市,东北行约二十公里,现在的孟津县白鹤镇东北不远,就看到陵园浓绿如云的森森古柏和若紫若蓝的腾腾云烟了。

光武陵距离黄河之近,总使人担忧滚滚波涛会横杀过来,造成某种后果。

是的,我国历代皇帝选择寝葬之所,皆是“背山面河” ,以开阔通变之地形,象征其襟怀博达,驾驭万物之志,这样的墓葬太多了。

惟光武陵,一反数千年封建帝王葬地选址常规,头枕黄河流水,脚蹬邙山丘陵,成为两千年封建社会史上之孤例,给世世代代的后来人,留下了一个百思不解的谜团。

不知道曾经有多少人试图解释这个千载之谜,但极少发现令人信服的说法。

任见先生二十世纪在北京宣读的论文《东方天象与中国帝制的辅成关系》中,对汉光武帝的寝陵选址曾有简要而又独特的“任见之分析理解” ,顺势谓之“见解” ,可惜淹没不闻。

民间甚多关于刘秀的传说,其中就有刘秀为自己选墓地的趣事。

说是:刘秀的儿子刘庄生性叛逆,做事倔犟,虽然尊处帝王之家,跟乃父犯起犟来,和一般老百姓的孩子毫无二致,民间的总结是:“让他往东他偏往西,叫他打狗偏要抓鸡” ,一切反着来。

真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做皇帝的也因儿子凡事对着干伤透了心,随着年事渐高,刘秀为自己的后事焦灼不安。

北邙山是秦岭的余脉,绵延到洛阳一带,石层减少,黄土变厚,而且土质砂黏适度,干燥清爽,十分适合建造墓地,所以古来就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说法。

后山索性来拆一下汉字吧:“邙” ,左“亡”右“邑”——亡人之邑也。

所以帝王将相、王公贵族、富商大户,无不大肆破费钱财,在北邙山上掘坑挖穴,安置骨肉之身,以了“不朽”之夙愿,以至于北邙山“墓冢累累” ,几无卧牛之地。

刘秀作为一朝天子,若要崩后葬埋于北邙山,他要多大地盘都是不成问题的。实际上他正想百年之后葬在北邙。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 ,了解儿子脾气的刘秀就正话反说:为朕我命中缺水,你要把我葬在黄河中。

刘秀的心思是,儿子一定会逆着他的旨意,把他葬在邙山顶上的。

谁知,做儿子的良心发现了,想:老爷子南征北战,辛辛苦苦打下江山,又治理得民富国强,老爷子一死,整个江山就是我的了,可我一辈子都没有听过老爷子的话,也太对不起他老人家了。老爷子叫我把他的墓地定在黄河里,这个最后的旨意一定要遵从。

于是,刘秀死后,他的坟墓果真被安置在了黄河之中。

过了许多年后,黄河水向北滚动,刘秀的墓地才与黄河南岸连接起来,成了现在这样的状况。

陵墓怎么弄进河里呢?

于是,关于“葬进黄河心” ,有了更为离奇的“后续”传说。

那时候当然不会修筑围堰,将上游下游都挡起来。“刘秀治丧委员会”的做法是,集合起朝中所有大臣,排好队站在北邙山头,一个个地问:黄河会不会向北滚过去?

忠厚老实的大臣们一个个地回答:我看它不会轻易滚动;说实话我看滚不了……这些大臣一个个都丢了脑袋。

杀了快一百个人头的时候,有人不那么死心眼儿了,说:“会滚。”

于是奇迹竟然出现了:黄河忽忽悠悠眼瞅着就向北边退过去了。

还有的传说更加邪乎,说不是大臣一个个地被杀,而是童男童女百十人一个个地遭殃。

这类民间故事显然是穿凿附会,极其荒谬的,为解释那个“在水之侧”的墓地选址,不惜祭起了“神话”的法宝,甚至还弄得血淋淋的,令人发指。

其实,继任刘秀的东汉明帝刘庄不是以上传说中那样差劲的人物。

刘秀第四子刘庄,是刘秀和阴丽华的第一个儿子。从小资质过人,十岁通晓《春秋》 ,十一岁时在帐幄后面听刘秀理政,发表的意见曾让刘秀称奇。

即是前有述及的“度田”活动中,对陈留吏汇报材料的夹带中“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字样的解释——河南郡是帝城,多近臣,南阳郡是帝乡,多近亲,田宅之事,这两个地方违反规矩的自然要多,不好认真核查,让光武帝对刚刚十二岁的这个儿子另眼相看。

历史上的明帝非但不是一个愚蠢的叛逆分子,相反还在即位后继续执行乃父光武的各项政策,比如宽和百姓、予民休息的做法,基本上一直没有改变,尽管他对各级官吏十分严苛。

这样一个沿袭成规的继位者怎么会“让他往东他偏往西,叫他打狗偏要抓鸡” ,最后还要先帝耍个小聪明才能入土为安呢?

更加重要的历史依据,是陵墓的修造时间,据《后汉书·光武帝纪》和《东观汉记·卷一》记载,刘秀公元56年春季曾向陵墓建设指挥部负责人窦融交代:参照霸陵的修造模式办。

这就是说,光武帝陵墓的修建在他去世之前两年就已经开始了。

汉明帝忠于父皇的性格和彼时史家的记载,都在证明:陵墓位置是刘秀自己决定的,不是遗嘱儿子造成的。

后山在前面已经引述了关于汉光武帝原陵的“任见之分析理解” ,刘秀把自己安葬在洛阳北部最为肥美的平原上的独特选择,在泰山封禅的时候就有注脚了。

后山学派燕山小队(原京北燕山书屋)编辑

1.多位北大博士推荐:任见先生的“名家漫说”,与众不同的认识价值。

2.后山学派李闽山、杨瑾推荐。

3.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





国家出版基金优秀项目《丝路密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