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藏着一棵神奇的树,它静悄悄地从我们的‘画布’中生长出来植根在校园,如一座桥梁,带领我们了解艺术,认识自然。”展台前,上海市杨浦区复旦科技园小学四年级的小姑娘,热情地介绍自己班级同学和家长在课后服务时间合作完成的“神奇的树”。
树上长出的“神奇果子”是每位同学亲手制作的风铃,树干上还有各种大自然的秘密等待参观者去发现——蜻蜓、七星瓢虫、蜘蛛、蘑菇……
复旦科技园小学“点亮职业梦想”的课后服务课程,在复旦大学专家的指导下,将儿童职业启蒙的体验式学习与职业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在艺术装置展中创设规划设计、安全巡查、生态治理等七大职业角色。
在杨浦区,还有很多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上起了由杨浦区和复旦大学合作开发的课后服务课程。
12月11日,杨浦区教育局联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以下简称:复旦大学社政学院)共同举办“区校联动 助力‘双减’——大中小一体化专业化课后服务支持体系建设项目展示活动”,11门课后服务资源课程同时发布。
01 万余份问卷调研后
打造成体系的“课后服务资源包”
2021年“双减”实施后,杨浦区教育学院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合作建立大中小一体化专业化课后服务项目组,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导向、以破解课后服务关键问题为目标、以高质量专业研究和服务为依托、以系统性解决方案为突破,纠正目前中小学成长辅导类课后服务专业人员需求和供给的错配,通过支持体系建设行动,双向发力、综合施策,研究和探索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的新模式,构建教育良好生态。
据复旦大学社政学院副院长沈可介绍,为更好分析课后服务现状,把握学校需求,项目组对42所中小学进行了大样本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从4700份学生问卷、3056份家长问卷、2243份教师问卷、42份校长问卷等万余份问卷调研中,发现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交往与社会责任等社会化情感能力偏弱,学校缺乏课后服务的专业教育资源,家长缺乏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2021年,杨浦区教育工作党委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共同签署了大中小一体化专业化课后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研究项目合作备忘录,研制《区校联动大中小一体化专业化课后服务支持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杨浦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张鹰回顾了3年来项目的发展,她说,区校在合作中充分发挥复旦大学教育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学、社会学、社会政策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以及杨浦区教育学院对基础教育长期系统深入研究的优势,共同开发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专业化课程资源包,用好“双减”政策为学生发展留出的宝贵时间,打造成体系的“课后服务资源包”,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同时,用好复旦大学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充分发挥《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和苏步青旧居、谈家桢旧居等场馆资源的育人价值,厚植中小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将课后看护2小时变提质2小时。
02 3年实践出成果
三大类11门课程发布
2021年起,复旦科技园小学引入了复旦与杨浦区共同研发的课后服务资源包——“点亮职业梦想”,校长马燕婷介绍说,经过3年的发展,课程形成了自我认识、自然探究、社会理解的整体架构,探索了体验式、互助式、游戏式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的能力。儿童职业启蒙课程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社会,从而提升他们在自主发展、社会责任、实践创新和家国认同等核心素养方面的水平。
过去的三年中,复旦大学共有51名师生参与了复旦科技园小学的课后服务项目,开设了职业规划、情绪管理、家校协作等三类课程,共计120余节课。课程汇集了全校的师生,其中351名学生参与了线下的课程,另有1200名学生通过线上的方式参与。如今学校已经成为该项目的10个基地校之一。
据了解,三年来,项目组设计了“最是信仰能致远——薪火相传的百年征程”“社会创新与设计思维”“培育中学生积极自我心理品质”等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心理素养类三大类共11门课程。在活动当天,这11门课程资源包也正式发布,期望从学生情绪管理、自我认知、职业规划能力等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自主发展、社会责任、实践创新和家国认同等方面的核心素养,提升家长科学育人理念,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社会创新与社会问题——青年领导力”展示课中,学生们在复旦大学俞志元教授的引领和铁岭中学教师蒋亦文的协助下,深入讨论了乡村阅读推广、缓解身材焦虑和青少年性教育等社会热点问题
3 二十位专家百余位研究生
为中小学生开发课程、授课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课后服务中师资紧缺问题,项目组建设了优势学科专家引领、校内老师为骨干力量、大学优秀研究生队伍和家长志愿者队伍为重要补充的“专业赋能共同体”。
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建了20人的专家团队,在资源包建设、课程规划与设计、环境创设、家长学校方面进行专业指导。
杨浦区教育学院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通过专业引领和示范辐射,开展教研一体化培训,为学校老师提供专业支持,提升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和专业水准。
学校同时加强家长志愿团队的开发,开设家长学校,形成全周期的培训模式,提高家长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技能,充实课后服务的团队力量。
项目组还鼓励复旦大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研究生队伍积极参与中小学课后服务,提升实践能力,激发服务社会的志向。与社会志愿者相比,复旦大学在校大学生参与开展杨浦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在育人观念、教学方法和生涯指导上都能够更有效对接中小学生实际,对激励中小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其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冰心介绍说,其团队在建设小学开设的“最是信仰能致远——薪火相传的百年征程”课程中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怎样把宏大的党史讲给十岁上下的孩子听。
“我们跟建设小学的老师进行了研讨,一方面是在课堂语言的组织上尽可能引人入胜,另外就是紧贴上海的发展,以城市为书本。”孙冰心说,比如项目组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份彩色地图,用卡通图示来展示要学习的重要内容,每次上课参观同学们都需要带着这张图到授课的地点打卡,出行的时候设计了主题标语手举牌,把重要的知识点记忆点都变成了图片,把知识从在眼中、在手里变成进脑中、进心里。
学生也喜欢上了大学来的哥哥姐姐。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心理老师罗吾民在活动当天与复旦大学社政学院心理系研究生“Double姐姐”朱芮瑾共同展示了“Yes,and……——在即兴戏剧演绎中赋能自我”的心理课程。“我跟小伙伴发生了矛盾,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昨晚妈妈说我写作业磨磨蹭蹭,其实我已经很努力了。”……孩子们将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戏剧的方式表现出来,并跟大学生老师说起了悄悄话,“平时有一些话并不想跟老师或者爸妈说,但‘Double姐姐’是我的好朋友,她也遇到过跟我一样的问题,跟她聊聊也许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田凌晖对大中小一体化专业化课后服务支持体系建设项目进行了点评。她认为,11门课并不是一个个简单的资源包,而是成体系的、针对当下学校教育和教育体系问题和痛点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它解决了“双减”带来的时间、课程资源、教师资源上的空缺,是基础教育学校校长、高校专家通过深刻的洞察和持续的践行探索,赋能社会和国家建设的有益尝试。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刘中正充分肯定了项目的价值与取得的成绩,也对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增强对课后服务的价值认同;二是提升课后服务的专业品质;三是提炼课后服务的典型经验。
文字:曹轶姗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部分照片由作者拍摄
编辑:谢然
校对:曹铒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