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教育谚语。教育孩子需要凝聚多方力量,办好教育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9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打通学校、家庭、社会育人资源,促进各主体协同发力、同向同行,有效破解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促进形成良好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

“教联体”怎么建?“教联体”能发挥什么作用?《民生周刊》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如平。

“教联体”为有效凝聚多方育人力量提供常态化平台

民生周刊:家校社协同育人已经实施多年,现在为什么要推进“教联体”建设?

陈如平:家校社协同育人推进多年,号召家庭、学校、社会发挥各自的优势合力育人,但是整体效果并没有那么突出。“家校社”看上去是三家,家庭、学校的界定都比较明确,但是“社”并不明确,对于哪些是育人相关的社会资源,比较模糊。

家校社协同育人,通过家长或者学校来推动,效果并不是很好,很多社会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也缺乏一个机制来加入育人工作,“教联体”建设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方案》提出推动各地全面建立“教联体”,这样就把社会资源落实到政府、相关部门、社会资源单位、街道社区等单位,把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管护等育人责任有关的各类主体都整合进来了,并且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任务。

现在“教联体”建设的相关部门有17个,未来可能会更多。另外,各个不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也可能会有更多单位参与“教联体”工作。

建立“教联体”将为有效凝聚多方育人力量提供常态化平台,引导各主体在明确职责任务的基础上凝聚形成更加有效的协同育人合力,加快建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最终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民生周刊:“教联体”与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什么关系?对进一步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会起到什么作用?

陈如平:“教联体”是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家校社协同不是一句口号,需要通过非常具体的一些工作、行动来达到合力育人的目标。

“教联体”的特点在于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

“教联体”的内涵是整合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管护等育人责任有关的各类主体,明确各主体的职责任务,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有针对性地推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突出问题,搭建常态化育人平台和活动载体,为学生参与文化学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社会实践、课后服务等提供全方位条件保障。随着“教联体”制度设计完善以及未来运行,其独特优势将逐渐显现。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附属小学银杏校区学生在参加农耕主题活动。(图/秦奕然)

推进“教联体”建设,关键在于“联”

民生周刊: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有哪些关键点和着力点?

陈如平:推进“教联体”建设,关键在于“联”,包括联合、联结、联动。

联合主要在于,围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哪些部门要加入“教联体”,这里涉及范围和区域。“教联体”基本都是以区县为单位进行设计,区域内的相关部门、组织要进入。

联结主要涉及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等问题,需要政府牵头做整体设计,各部门按照《方案》各司其职,并且根据自己的责任制定目标和任务清单。社会资源的联结,靠学校肯定不行,学校是一个平台。地方党委、政府要发挥统筹领导的作用,调动各类社会育人资源,构建形成良好育人环境,支持学校、家庭、相关部门更好落实各自职责任务,推动学校广开育人途径、整合教育资源、打通育人各环节。

联动也就是会商协调、共同推进,最终形成合力育人,这也是一个重点。各个部门进入“教联体”后,在育人方面能不能拧在一起非常重要,影响着“教联体”工作效能的发挥。

民生周刊:“教联体”建设存在哪些困难?

陈如平:推进“教联体”建设确实会存在一些难点。首先,关于“教联体”达成相对一致的认识不容易。要认识到“教联体”是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非常有效的平台机制和工作方式,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地方政府主要领导要形成这种认识,并且重视这项工作。

其次,“教联体”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么多部门,协调工作难度非常大,需要经过长时间磨合,各地要在运行中探索形成一套工作机制,不能浮于表面。

最后,“教联体”的建设也不能等,《方案》已经明确提出,到2025年在50%的县建立“教联体”,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积极推进。

凝聚“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育人合力

民生周刊:下一步,各地应该怎样有效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

陈如平:各地对于“教联体”建设要有一个总体规划,要研究“教联体”的建设与当地实际的结合,更好地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

关于“教联体”建设的宣传要跟上,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和氛围,推动“教联体”建设。

各地要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摆在首位,加强资源统筹和政策保障,重点在4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凝聚家校社协同育人各主体的共识,做到同向同行,围绕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核心目标。地方党委、政府要发挥领导统筹作用,督促各主体履行各自职责任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会同相关部门将“教联体”建设列入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谋划推动协同育人工作,完善经费、人员、场地等方面政策保障,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落实。

第二,找准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做到集中发力。不同地区学生健康成长问题的具体表现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准确把握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机理,从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出发,跳出教育领域,从社会发展大环境中去探寻破解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可行策略。

第三,全面盘点区域内各类育人资源,做到科学统筹。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因育人而紧密联系在一起。育人资源的科学统筹是提升育人效果的重要保障。全面摸底区域内育人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利用情况,对照突出问题设计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让社会各类育人资源有效服务于学校育人。

第四,建立健全协同育人常态对接机制,做到有效沟通。对接沟通是推动“教联体”落到实处的必要环节。各地学生健康成长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区域差异,即便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地区,其所产生的原因可能也不同,需根据具体育人需求集结相关育人资源。这就要求建立健全学校与其他主体常态化工作对接机制,围绕学生在校内外学习生活的时间轴和空间场,推进育人需求和育人资源的有效匹配,凝聚“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育人合力,最大程度释放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规模效应,推动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

原文刊载于2024年第25期《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推进“教联体”建设,为凝聚多方育人力量提供常态化平台——专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如平》

记者 | 罗燕

编辑 | 姜玉函

责编 | 李雪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体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